<p class="ql-block">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小班是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期,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尤為重要,結(ji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采用兒歌、手指操等貼近幼兒生活、令幼兒感興趣的形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我們在幼兒園里都養(yǎng)成哪些好習慣了吧。</p> 入園篇 <p class="ql-block"> 秋高氣爽的清晨,小班的小朋友們迎著朝陽走進校園,熱情地跟老師和同行的小伙伴打招呼,沿著入園通道來到晨檢處,洗手、測量體溫、檢查手部。走到教室門口摘下口罩、將衣服和帽子放到相應位置上,搬椅子坐下,動作連貫嫻熟。</p> 自理篇 <p class="ql-block">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獨立性發(fā)展的第一步,是建立幼兒自信心、成功感、獨立性、意志力的有效前提,是保證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基礎(chǔ)素質(zhì)之一。</p><p class="ql-block"> 幫助幼兒樹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思想,培養(yǎng)自我服務意識萌芽。</p> 我會排隊 <p class="ql-block"> 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guī)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做操都要排隊。要排隊,不能搶不能擠,通過“小汽車排隊”的游戲切身感受讓孩子們明白排隊的必要和好處,最終將排隊的意識落實到孩子們的行為中去。</p><p class="ql-block"> 《我會排隊》</p><p class="ql-block"> 小汽車滴滴滴,你在前我在后,不擁擠不著急,遵守秩序我第一。</p> 我愛喝水 <p class="ql-block"> (一)能正確認清自己的水杯,固定位置取放;</p><p class="ql-block"> (二) 知道按需求喝水,喝多少接多少,不浪費水,冷熱水要分清;</p><p class="ql-block"> (三) 不玩水,不打鬧、雙手端水杯,喝水</p><p class="ql-block">時,不說話不走動,避免嗆水。</p><p class="ql-block"><br></p> 我能自己入廁 <p class="ql-block"> 養(yǎng)成良好入廁習慣,知道及時入廁,不尿褲子</p><p class="ql-block">(一)幼兒知道及時入廁,不尿褲子,入廁前舉手;</p><p class="ql-block">(二)排隊入廁不推擠,上下臺階不滑到,把好扶手慢慢走;</p><p class="ql-block"> (三)掌握正確的入廁方法;</p><p class="ql-block"> (四)便后在成人幫助下整理好衣褲。</p> 我會洗手 <p class="ql-block"> 飯前便后要洗手,通過手指運動來提高孩子們對洗手的印象,同時可以帶動幼兒洗手時使用七步洗手法的興趣。</p> <p class="ql-block"> 飯前便后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濕,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凈。</p> 我愛講衛(wèi)生 <p class="ql-block"> 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p><p class="ql-block">(一)不用衣袖擦鼻涕、不在衣褲上擦手,保持衣褲清潔;</p><p class="ql-block">(二)不在公共場合隨地大小便;</p><p class="ql-block">(三)不在公共設(shè)施上亂寫、亂面;</p><p class="ql-block">(四)知道不將臟東西放入口中,不吮吸手</p><p class="ql-block">指、玩具等,懂得病從口入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小班常規(guī)的培養(yǎng)對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生活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和穩(wěn)定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都起到重要的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