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5年,十月的貴州,秋高氣爽。上午到達(dá)貴陽市,沒有集體活動,搭車來到甲秀樓公園和黔靈山公園兩處市內(nèi)名勝。</p> <p class="ql-block"> 甲秀樓,位于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明朝萬歷年間,巡撫江東之于此筑堤聯(lián)結(jié)南岸,并建一樓以培風(fēng)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p> <p class="ql-block">南明河</p> <p class="ql-block">雕工精美的門當(dāng)。</p> <p class="ql-block">憨態(tài)可掬的石獅。</p> <p class="ql-block"> 公元1621年,明朝天啟元年,甲秀樓失火焚毀,總督朱燮元重建后,更名來鳳閣。</p> <p class="ql-block"> 公元1680年,康熙二十八年,巡撫田雯重建,仍用舊名。</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面塑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 從古到今,甲秀樓經(jīng)歷了六次大規(guī)模的修葺。</p> <p class="ql-block"> 歷經(jīng)四百年的風(fēng)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2006年,甲秀樓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名單。</p> <p class="ql-block"> 黔靈山公園是一座綜合性的游覽公園,建于1957年,位于貴陽市西北角,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稱的黔靈山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園內(nèi)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林木蔥蘢,古洞清澗,深谷幽潭,景致清遠(yuǎn)。</p> <p class="ql-block"> 黔靈山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靈猴而聞名遐邇。</p> <p class="ql-block"> 至弘福寺的山路,空氣清新,古今石刻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戰(zhàn)爭期間,張學(xué)良、楊虎城曾被軟禁于麒麟洞內(nèi) 。</p> <p class="ql-block"> 弘福寺位于黔靈山上,國家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名單。 </p> <p class="ql-block"> 康熙十一年(1672年),為赤松和尚所創(chuàng)建。</p> <p class="ql-block"> 九龍浴佛影壁。農(nóng)歷四月初八,是中國佛教徒紀(jì)念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亦名佛誕節(jié)。相傳在2600多年前,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dú)尊?!庇谑谴蟮貫橹饎?,九龍吐水為之沐浴。</p> <p class="ql-block"> 寺院占地約12000平方米,樓臺亭閣,莊嚴(yán)肅穆,道場興盛,常住僧眾多達(dá)百余人。</p> <p class="ql-block"> 寺后毗盧峰下有塔林,為弘福寺歷代祖師及僧人、居士之靈骨安藏處。</p> <p class="ql-block"> 羅漢堂內(nèi)的500羅漢,神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