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裴海濤</p> <p class="ql-block">一、拒絕——愉悅之反差</p><p class="ql-block"> 春節(jié)將至,在忙著整理家務的空隙,收到縣委組織部出版集子并邀參加首發(fā)儀式及新春茶話會的通知。對于政界出書,內(nèi)心有一種天然的拒絕,怕面對一本空洞的、唱著高調(diào)、無病呻吟的理論文字的堆砌而無話可說。</p><p class="ql-block"> 而當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眼前豁然一亮。書名《我們一起走過》,親切自然、富有磁力、耐人尋味。裝幀設計素雅、大氣、輕靈、賞心悅目。未讀一字,其義自見,讓人感到通體的舒暢、愉悅。</p><p class="ql-block">一、高遠——親近之驟變</p><p class="ql-block"> 組工人員作為管干部的干部,管黨員的黨員,位居縣委大院,無疑是政策、原則、作風的化身。門檻高,交往少,須仰視而見,敬而遠之。翻開這本《我們一起走過》,一個個陽光而鮮活的生命個體,或抒情、或敘事、或?qū)懸?、侃侃而談,微笑著向我們走來。那樣的熟悉、親近、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三、做人——為文之統(tǒng)一</p><p class="ql-block"> “ 做一等人忠臣孝子,干兩件事讀書耕田?!贝四私M工干部的座右銘。文如其人,他們在踐行的同時,在思考、在書寫、在回味、在鞭策。這是一本散文集,散文是一種記憶的再現(xiàn)。記憶是價值的存儲器,它是無形的,似乎可以說它很輕。但是由于其中包含了我們最重要的東西,它實際已經(jīng)成為生命累積的能量。書中無論是感恩感動、情愿情懷、偶思偶見、雅情雅趣,每一個章節(jié),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記憶能量的一種釋放,一種篩選,一種拷問。都是在記憶的儲存中攫取屬于心靈的一種顫動。只要我們耐心傾聽它的旋律,就會令我們的靈魂和它融合在一起,產(chǎn)生共振,引起共鳴。</p><p class="ql-block">真情是文學永遠的母體。只要有一份真情在,文學之花將永遠不會衰敗。</p><p class="ql-block">四、工作——學習之互動</p><p class="ql-block"> 腹有詩書氣自華。</p><p class="ql-block"> 德國詩人歌德說過:你要指點四周風景,你必須站上屋頂。</p><p class="ql-block">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的熏陶,文化的滋養(yǎng),才能達到知識上的廣度、思想上的深度、政治上的高度、情感上的維度。我非常欣賞他們的機關理念,它充分體現(xiàn)了這群組工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體現(xiàn)了他們務實的服務理念、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高雅的人生品味。 </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p><p class="ql-block"> 組織部部長姚廣林就是一本書,常讀常新。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智慧的、有著書卷之氣和個人魅力的領導,才帶出了一支善于學習、勇于承擔、團結奮進、充滿工作激情,富有生活情趣,有著詩味人生,具有良好形象的組工隊伍。</p><p class="ql-block"> 一起走過了昨天,他們將攜手走過明天,走向未來。與文學相伴,他們的人生將會呈現(xiàn)出一種別樣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衷心的祝福他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〇一〇年二月三日 星期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