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廣州市公共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廣州文化館(原廣州市群眾藝術館)成立于1956年,是國家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隸屬于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新館項目選址于廣州新中軸南段、海珠湖東北側地塊,北鄰新滘中路、東靠新光快速路、西南與海珠湖相望。</p> <p class="ql-block"> 廣州文化新館以“十里紅云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為理念,“八橋”“十六亭”等提法跟現(xiàn)實景觀一一吻合,其建筑群如海珠石般散落在湖邊,薈萃成大小不一的院落,形成庭院與建筑共生,園中有園的優(yōu)美布局。 選取嶺南典型的風景元素“山、水、田、塘”貫穿整體設計,同時按四季景觀設景,并結合嶺南園林布局特色,突出廣州歷史韻味。</p> <p class="ql-block"> 新館建筑面積約5.4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4.2萬平方米,占地面積居全國首位。漢唐風格建筑與嶺南園林空間渾然交匯,這是一座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融合、自然與人文共輝映、集藝術與生活于一體的新型文化綜合體。</p> <p class="ql-block">曲藝園 </p><p class="ql-block"> 以傳統(tǒng)建筑方式展示廣東傳統(tǒng)戲曲藝術的曲藝園,以粵曲《荔枝頌》的“工尺譜”作為主題構思和設計語匯的鏡面水景,將藝術氛圍感拉滿。</p><p class="ql-block"> ?工尺譜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記譜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記寫唱名而得名。 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樣作為表示音高的基本符號。</p> <p class="ql-block">曲藝園“工尺譜”水鏡景觀</p> <p class="ql-block">曲藝園</p><p class="ql-block">?? 曲藝園主樓為三層高的閣樓,上層屋面為十字脊的歇山頂,下層屋面為四坡頂。在總體風格及尺度比例上學習漢唐“如鳥斯革,如翚斯飛”的氣韻。 </p><p class="ql-block"> 曲藝園主要是傳統(tǒng)戲劇、曲藝、音樂等表演藝術類展演空間。</p> <p class="ql-block">曲藝園石景旱溪</p> <p class="ql-block">長廊洞格</p><p class="ql-block"> 只要你認真觀察,文化館新館內(nèi)每一條長廊壁上都有不同的洞格,隔著洞格往外拍,每一個洞格上都有它特有的美景呈現(xiàn)。</p> <p class="ql-block">旭日橋與曲藝園主樓</p> <p class="ql-block">峰頂獨置“飛來石”,更顯石山的峻峭奇險。</p> <p class="ql-block">廣府園</p><p class="ql-block"> 廣府園是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內(nèi)的景點之一,建筑面積約0.21萬平方米,位于園區(qū)的中間位置,承擔著體現(xiàn)廣府文化的重要角色,通過園林空間和建筑元素的傳承,突出廣府的文化、民俗和工藝,強調(diào)廣府建筑適應地域氣候、吸取西方文化精髓、兼容并蓄的風格。鑊耳墻、屋脊灰塑,磚雕、石雕、石柱、蝦公梁……位于整個園區(qū)中間位置的廣府園總建筑面積約0.21萬平方米,東臨水街與廣繡園相望。</p> <p class="ql-block"> 在《人在草木間》園區(qū),有三個展區(qū):其中歲月陳香,突出陳皮茶生活,重點展現(xiàn)陳皮茶的品飲功效,用不同的花藝植被組合與不同的茶品陳設來展現(xiàn)嶺南不同的季節(jié)特點,將嶺南三寶之首陳皮的四季生長周期的內(nèi)容融入其中,通過四季輪回的美感,體現(xiàn)新時代的茶道美學思想。</p> <p class="ql-block"> 趣嘆茶吧結合多元化生活方式,營造了“和你趣嘆早茶”、“山野間趣嘆早茶”、“異想未來趣嘆早茶”三個沉浸式空間場景,趣味演繹廣府早茶文化的深厚底蘊,解鎖早茶文化新姿勢,同時展現(xiàn)未來嘆早茶的多元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云氣茶澗呈現(xiàn)年輕派茶生活主張,選擇爆款茶飲“云氣茶”作為設計元素,呈現(xiàn)了輕松愉悅的“云氣茶澗”快閃店空間氛圍。以綠茶、茉莉花、薄荷、淡竹葉等植物元素蔓延室內(nèi),搭配時尚便捷茶周邊,以全新形態(tài)輸出時尚喝茶方式,反映當代年輕群體對茶的新態(tài)度與新表達。</p> <p class="ql-block">鑊耳頂</p> <p class="ql-block">拱門</p><p class="ql-block"> 拱門是園林中常見的造景元素之一,她不僅能有效地將空間區(qū)分開來,而且能在移步異景中起到很好的裝飾點綴效果。</p> <p class="ql-block"> 庭院以湖、島、船舫、雙廊、雙亭、六角亭、臨水閣、觀魚亭、望月樓等園林元素構成富有層次特色的廣府庭院空間,并與外部一灣水形成“園外有園”的景觀相融。</p> <p class="ql-block"> 展現(xiàn)嶺南園林豐富層次感的廣府園,這里湖島相融、園外有園、徑緣池轉、廊引人隨,</p> <p class="ql-block">蒲澗橋</p><p class="ql-block"> 園內(nèi)通過布置八條特色景橋,呼應設計概念。功能上,在水系間串聯(lián)各個庭院的館閣樓臺,為庭院中的漫步游賞創(chuàng)造多元趣味和視覺上的變化感受:貫游廊、穿石峰、泛霞暉、映水天。</p> <p class="ql-block">廣繡園</p><p class="ql-block">? 廣繡園是多個園區(qū)里較小的一個,雖然小但很精致,只要認真看,隨處可見嶺南元素,鑊耳墻、灰雕、磚雕、木雕都非常好看。</p> <p class="ql-block"> 從曲藝園向東邊走就能看到庭院和建筑共生,一派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傍水而建,悠悠然漂浮在湖面,青磚白墻,淡雅更不失巧雅,從河對岸看過去像一幅嶺南派的水墨畫一般。</p> <p class="ql-block">? 徑緣池轉,廊引人隨,如一幅展開的水墨畫卷,將一灣水全景繪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廣府園門</p> <p class="ql-block">云影橋</p> <p class="ql-block">翰墨園</p><p class="ql-block"> 翰墨園是一個建在山地上的場館,一走進去翰墨園就能見到讓人夢回大堂的空中棧道,棧道讓整個建筑體有了一種流動的線條美。</p> <p class="ql-block">翰墨園 · 墨池</p> <p class="ql-block">? 沿著曲折的連廊順階梯而上,長廊繞涼亭。走在長廊上,一步一景,會令你不由得放慢腳步,滿滿感受片刻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翰墨園 · 跌水溪澗</p><p class="ql-block"> 古典的嶺南園林仿若隔世,廣府園將園林和建筑相互承接,整個建筑的布局都非常巧妙,將廣式嶺南風格的亭臺樓閣,回廊小徑都做出了空間的變化,站在同一個地方,你不同角度都能拍到很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在園區(qū)里除了隨處可見拿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還有不少穿著漢服、旗袍、古裝、新中式的帥哥美女,在景區(qū)擺拍留照。</p> <p class="ql-block">夕照下的窗棱之美</p><p class="ql-block"> 欣賞建筑之美,不妨看門、看窗、看檐、看梁。每一處細節(jié),都在無形中言說著五千年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倚流亭</p> <p class="ql-block">清音臺</p><p class="ql-block"> 和中心閣相對的是曲藝園,曲藝園西側和南側為海珠湖環(huán)繞。在海珠湖旁也是相當出片的。</p> <p class="ql-block">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中有“十六亭”,其中,位于公共文化中心的這個亭子,四周是文化培訓及辦公區(qū),她成為這個區(qū)域的視覺焦點,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廣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示館</p><p class="ql-block">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中心閣設有兩個非遺展覽,包括特展《“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廣作華章——從外貿(mào)商品到非遺保護》和常設展《花城百花開——廣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展》。</p> <p class="ql-block">中心閣(五層樓)</p><p class="ql-block"> 廣州新文化館涵蓋了約16000平方米的面積,以及五層樓的展覽空間。其中包括?各式廣作傳統(tǒng)工藝精品琳瑯滿目,牙雕、玉雕、廣彩、廣繡、廣式家具……可謂大師云集、精品薈萃!</p><p class="ql-block"> 此次共計117項廣州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不含新增第八批市級項目)、225名廣州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廣州市文化館新館中心閣的展覽中亮相。 </p><p class="ql-block"> 中心閣是全園最高的建筑,五樓展廳走廊可以觀賞到園區(qū)全景和眺望園外風光。</p> <p class="ql-block">《歲時節(jié)慶軸圖》</p><p class="ql-block"> 中心閣二樓展廳有一塊3.8米寬、7米高的電子版《歲時節(jié)慶軸圖》格外引人注目。游客用手機掃碼便能化身為電子小人走進這張圖,參與行花街、游神賽會、扒龍舟、舞火龍等民俗活動,領略不一樣的民俗氛圍。</p> <p class="ql-block">《五彩鉆底褂皇》</p><p class="ql-block"> 《五彩鉆底褂皇》引來不少游客駐足欣賞。作品以龍鳳圖案為主,兼有牡丹花、五福、祥云等吉祥圖案,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使用了釘、墊、貼、拼、綴等技法,刺繡面積達95%以上,具有濃郁的廣府民俗特征。</p> <p class="ql-block">廣彩人物紋花插</p> <p class="ql-block">象牙雕刻《大灣區(qū)之春》</p><p class="ql-block">? 四樓展廳主要展示了各式廣作傳統(tǒng)工藝展品。進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件巨型骨雕——長365cm、寬85cm、高188cm的展品《大灣區(qū)之春》。廣州牙雕國家級傳承人張民輝將大灣區(qū)各城市多個標志性建筑巧妙融入這件作品中,彰顯出“人文灣區(qū)”的欣欣向榮,它也是大灣區(qū)最大的骨雕作品之一。其技藝之精湛,體量之龐大,讓游客都感到震撼。</p> <p class="ql-block">草龍二級幾</p> <p class="ql-block">廣式紅木家具</p> <p class="ql-block">酸枝花鳥魚趣雙層花幾</p> <p class="ql-block">龍型燈座(紅木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鳳型燈座(紅木工藝品)</p> <p class="ql-block">琺瑯作品</p><p class="ql-block">? 照片右邊的琺瑯作品《中彩琺瑯象耳尊·福祿壽喜圖》,四周以掐絲琺瑯技藝制作傳統(tǒng)回紋作襯底,6個斗方運用廣州畫琺瑯技藝描繪山水、花鳥、動物圖案;尊腹部以金鼠圖案形成中央斗方,描繪“福祿壽喜圖”和“山水圖”;作品造型生動、繪畫精美,呈現(xiàn)出雍容之氣。</p> <p class="ql-block">銅制品</p> <p class="ql-block">廣府非遺項目南拳和涼茶。</p><p class="ql-block"> 展廳還設置有“跟我學南拳”點播裝置、“廣東音樂五架頭音樂科技裝置”等交互設計,游客觀眾可以通過大屏在木人樁道具前跟著動態(tài)招式現(xiàn)場學習體驗詠春拳,還可以站在感應點觸發(fā)裝置自動演奏廣東音樂。</p> <p class="ql-block">廣東涼茶</p> <p class="ql-block">? 廣州市文化館新館是一個值得一游的地方,無論是對于文化藝術愛好者還是國內(nèi)外游客,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地址:</p><p class="ql-block">廣州市海珠區(qū)新滘中路288號</p><p class="ql-block">開放時間:9:00-17:30(16:30停止入園),逢周一閉館,節(jié)假日正常開放。</p><p class="ql-block">交通指引:三號線大塘B出口東行約700米,預約方式:進入本公眾后臺回復【文化館】即可預約?。</p><p class="ql-block">注:(本美篇主要景點介紹選自百度百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