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好久沒有逛人民公園了,正遇中秋國慶雙節(jié)大假,有閑暇時間獨自一人游園很是愜意。</p><p class="ql-block"> 走近公園,石獅威武,朱門飛檐,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大紅燈籠高高懸掛,金色燈穗隨風搖曳,喜氣洋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拾階而上,穿過門樓,鑒湖波光瀲影蕩輕舟,岸柳搖風添秀色,鮮花燦爛醉明眸。</p><p class="ql-block"> 環(huán)視一顆顆熟悉的樹木,孩童時在這貪婪玩耍;少年時在這蕩舟溜冰;青年時在這尋找夢想……</p> <p class="ql-block"> 眼望滄桑古木,思緒穿越百年……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天然林,俗稱“樹窩子”,其內(nèi)有一小湖泊,蘆葦蔥蘢,人們稱其為“海子”。</p><p class="ql-block"> 1884年新疆建省,首任新疆巡撫劉錦棠將“關(guān)湖”四面取直,使“關(guān)湖”清澈若鏡,遂將“關(guān)湖” 改稱“鑒湖”,意為澄清可鑒。 </p><p class="ql-block"> 1888年,鑒湖南岸建造了一座兩層小閣樓(現(xiàn)在的湖心亭)和一座龍王廟(后被洪水沖毀),至此,公園初具雛形,取名為“鑒湖公園”。</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新疆都督楊增新開始擴建“鑒湖公園”。官吏士紳,巨賈富商,籌劃資金10余萬元從北京、天津、西安等地聘來能工巧匠,于1918年動工興建公園,歷時4年,先后建起了“丹鳳朝陽閣”“火車長亭”“茅亭”“曉春亭”“醉霞亭”為紀念流放來迪化(今烏魯木齊)的紀曉嵐,修建了一排長廊平房,命名為“閱微草堂”等建筑。楊增新取“文王與民同樂”之意,將“鑒湖公園”改名為“同樂公園”。正式成為了公共游覽場所,百姓仍稱它為“鑒湖公園”或“西湖公園”,簡稱西公園。</p><p class="ql-block"> 盛世才統(tǒng)治新疆后,“同樂公園”被改名為“迪化公園”。公園內(nèi)的“丹鳳朝陽閣”曾一度變成了駐扎軍隊的兵營。之后“迪化公園”又被更名為“中山公園”。</p><p class="ql-block"> 新疆和平解放后,人民政府對公園進行全面整修和改建,并定名為“人民公園”。</p> <p class="ql-block">1930年拍攝的迪化鑒湖公園</p> <p class="ql-block"> 一陣陣歡快的麥西來普,一聲聲爽朗的歡歌笑語,將我的思緒拉回到了現(xiàn)實。烈士紀念碑巍然屹立 ,兒童游樂場熱鬧歡暢,林間小道人流如織,林蔭樹下合家團聚,亭榭長廊熙熙攘攘,朝陽閣前翩翩起舞。金色樹葉映襯著蔚藍天空,秋高氣爽,吉瑞祥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