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紙的發(fā)明可以追溯到古代,在上古時代,人們主要依靠結繩紀事,后來發(fā)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后來又發(fā)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于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于是導致了紙的發(fā)明。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制作,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廣泛流傳。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魚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p> <p class="ql-block">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類造紙技術越來越發(fā)達,紙也成為了家家戶戶生活的必需品,為了讓孩子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切的認識和體會,我園中班組于9月份開展了關于“紙”的班本課程。 </p> <p class="ql-block"> 本月我們對紙的研究課程總共分為四期,從認識各種類型的紙、了解紙的由來及制作過程、延伸到紙的游戲、最后到紙的創(chuàng)意活動。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激發(fā)幼兒探索“紙”的興趣,初步萌發(fā)幼兒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自豪感!</p> 第一期 認識各種各樣的紙 <p class="ql-block"> 古有蔡倫造紙,了解過古代造紙的繁瑣工序,造紙技術延伸至今,機器代替人力,現代發(fā)達的造紙技術讓紙更加容易獲取,更是成為了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須品,但隨著生活條件逐漸上升,紙的浪費現象也日益增長,本期我們主要以了解紙的制作過程為主,讓孩子們了解紙來之不易,引導幼兒初步樹立節(jié)約用紙的理念。</p> 第二期 了解紙的制造過程 第三期 紙的游戲 <p class="ql-block"> 廢舊的紙張也可能成為孩子手中的“玩具”,在我們眼里,它是一張紙,但在孩子手中,它是“玩具”,更是“玩伴”。</p> 第四期 紙的創(chuàng)意 <p class="ql-block"> 紙不僅是孩子們生活中的伙伴,也是孩子們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必備材料。瞧!孩子們通過染、撕、畫、折、剪、揉和“紙”開啟了一場創(chuàng)意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剪紙 粘貼畫 畫一畫 <p class="ql-block"> 紙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幼兒園、家里、商店、蛋糕房、超市、商場等,到處都有紙和紙制品的影子,為了孩子了解紙的種類、用途、特性提供了豐富的探究資源。這看似不起眼的紙,卻會被孩子視為寶貝。孩子們喜歡折紙、剪紙、制作紙創(chuàng)意、不同材質的紙,會向老師追問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如:“紙是怎么造的?”“未來的新型紙都有什么特點?”“紙可以用來干什么?”等。本次活動孩子們走進紙王國,探索紙的奧秘,感知紙的特性與作用;孩子們接觸自然環(huán)境,感受自然界的美妙與神奇,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對自然的探究欲望。</p><p class="ql-block"> 回顧整個活動的開展,我們緊跟孩子們的興趣點,在孩子們的提問中徐徐展開。我們通過集體教學、部室活動、區(qū)域游戲等活動方式,引導孩子們積極探索紙王國的奧秘,在實踐中獲得新知,在操作中體驗快樂,在分享中不斷成長。</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么中,我們不禁感慨道,這就是童心的世界呀!感謝可愛的孩子們帶我們走進紙王國,一起探索紙的奧秘,感謝孩子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生活處處皆學問,我們要有一雙發(fā)現問題的眼睛,一雙敢于探索的雙手,一顆不斷探索新知的心,用心去發(fā)現和感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