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純色山鷦鶯</p><p class="ql-block">純色山鷦鶯俗名純色鷦鶯、褐頭鷦鶯、褐頭山鷦鶯,雀形目扇尾鶯科山鷦鶯屬鳴禽。其成鳥夏羽頭部濃灰褐色,額部棕色明顯,眼先、眉紋和眼周棕白色,頰和耳羽淡褐色;上體灰褐色略沾棕色,腰和背泛橄欖色;凸形尾較長,具不清晰的暗褐橫斑,外側尾羽具不甚明顯的黑色亞端斑和白色端斑;翼上覆羽和飛羽褐色,外緣紅棕色;下體白色,胸脅和尾下覆羽略沾皮黃色;虹膜淡橙褐色,上喙深褐色,下喙為角黃色,腳肉色。成鳥冬羽上體偏紅棕色,下體棕色,頦、喉較淡,尾羽較長。</p> <p class="ql-block">純色山鷦鶯在中國分布于西南、華南、華中和東南等廣大地區(qū),包括臺灣和海南,為留鳥,較為常見;在其他國家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棲息于低山丘陵至山腳平原的水域、農(nóng)田和果園等周邊的灌草叢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成小群,活躍地在灌叢下部和草叢中跳躍或做短距離飛行,飛行呈波浪式前進,叫聲為單調而清脆的“嘖、嘖”聲,繁殖期雄鳥善鳴唱。主食甲蟲、螞蟻、鱗翅目幼蟲和蜘蛛等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吃少量草籽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在5-7月,營巢于草叢和小麥叢中,以草葉絲、植物種毛和蛛絲等材料編織成側上方開口的囊狀巢或深杯狀巢。窩卵數(shù)4-6枚,由雌雄親鳥輪流孵化,孵化期11-12天,雛鳥晚成。</p> <p class="ql-block">純色山鷦鶯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yè)局2000年8月1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3日拍攝于南京姚坊門遺址公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