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座所城里,半部煙臺史。</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三十一年,始建奇山守御千戶所,以此為中心向外輻射,便成了今天的煙臺市區(qū)雛形。</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所城里,城墻外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城墻內青磚黛瓦、古色古香。走入煥然一新的所城里,大紅燈籠高高掛起、油紙傘隨風搖曳、非遺面塑栩栩如生……擁有600余年歷史的古城,已蝶變成煙臺“網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煙臺名稱源于煙臺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當?shù)剀娒裼谂R海北山上設狼煙墩臺,也稱“烽火臺”,發(fā)現(xiàn)敵情后,晝則升煙,夜則舉火,為報警信號,故簡稱煙臺。</p> <p class="ql-block">公元1858年(清咸豐八年),清 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辟登州為通商口岸, 1861年改為煙臺。此后,英、法、美等17個國家陸續(xù)在煙臺 設立領事館。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萊陽專區(qū)和 省轄煙臺市,1958年設立煙臺專區(qū),1983年11月成立地級煙臺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