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加快荊楚名師培養(yǎng),壯大教育領軍人才隊伍,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培養(yǎng)造就高素質(zhì)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中小學教師隊伍,2023年9月17日,由孝感市教育局組織,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培訓學院承辦的2023年孝感市中小學教師“省培”項目--荊楚名師名家工程(孝感市名師工程)開班。</p> 開班儀式 <p class="ql-block"> 開班儀式由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地方項目一部副主任胡祥主持。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副院長陳紫龍對本次培訓方案做了解讀,此次研修班旨在通過培訓學習,以專家引領、自我研修、團隊互動、教學實踐、考察學習等形式開展過程培養(yǎng)、效果跟蹤,打造一批能引領區(qū)域?qū)W科教育思想與實踐發(fā)展的領軍型教學名師。孝感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fā)展中心副主任余瑾萍就培訓期間的學習紀律、生活安全等相關事宜進行了安排,并強調(diào)了注意事項。孝感市曬書臺小學校長朱亞萍作為學員代表,鄭重承諾將珍惜本次培訓機會,明確目標,認真學習;遵規(guī)守法,做好轉變;勤學善思,力爭“提高”,做有獨立思考力和行動力的領跑者,進而引領更多教育者前行。</p> 專題研修一 <p class="ql-block"> 9月18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制度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斌教授作了題為《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的專題講座。徐教授緊緊圍繞準確理解“兩個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以及“兩個結合”等方面,緊密聯(lián)系實際,以引人入勝的語言、豐富詳實的資料、跌宕起伏的故事,全面回顧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先驅(qū)們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偉大精神。</p> 參觀北京師范大學 <p class="ql-block"> 9月18日下午,校長班和名師班的老師們一同前往北京師范大學校參觀。在形象展覽館里,大家跟隨講解員的腳步,從三個校區(qū)的沙盤出發(fā),按照時間順序,依次穿過“校史廳”、“名師廳”、“特色廳”和“啟功廳”,沉浸感受北師大的百年崢嶸歲月。</p> 專題研修二 <p class="ql-block"> 9月19日下午,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汪志廣做了《雙減背景下如何實現(xiàn)體質(zhì)增效》專題講座。汪教授生動深刻地剖析了“雙減”背后的國家戰(zhàn)略考量。當今教育更看重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駕馭知識的能力、超越已知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應該走向培養(yǎng)孩子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的高階思維階段。這也是新高考的方向,考察的重點是思維。引導學生從解題向解決問題轉變。新高考是對幼兒園、小學、中學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檢驗。我們需要站在小學看高考,正確把握政策導向。在“雙減”中改變教學方式,改變課堂上“問題膚淺、作業(yè)簡單”的現(xiàn)象。用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挑戰(zhàn)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小課堂看見大世界。</p> 專題研修三 <p class="ql-block"> 9月20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區(qū)教師進修學校牛玉璽教授圍繞“跨學科主題學習”,從內(nèi)涵、意義與設計三個方面為我們深入淺出的進行了闡述。他以一線教師的視角,從跨學科主題學習困惑點出發(fā),以生動鮮活的案例為我們提供了可供操作的路徑、策略和方法。整節(jié)課大容量、大視野、大格局,多領域、多維度、多方面展示了跨學科融合的新思考、新研究、新拓展。牛教授的課給我們帶來了兩種光,一種是人類內(nèi)心的光,讓我們感受到人格的魅力與偉大;另一種是跨學科的課程講座之光,它讓我們感受到了跨學科融合的魅力和深邃。</p> 實地參觀一 <p class="ql-block"> 9月20日下午,我們來到了美麗的芳草地國際學校,參觀了校園,聽了兩節(jié)示范課,感受到了學?!胺疾菸幕佬老驑s”的辦學理念。</p> <p class="ql-block"> 齊振軍校長用心、用情的報告,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齊校長的人生格局、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齊校長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教師課程領導力》為主題,向我們介紹了芳草地國際學校基于所處地域和功能定位制訂芳草文化“欣欣向榮”的內(nèi)涵和外延,梳理分析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共性現(xiàn)象和原因,積極引導不同文化差異的孩子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交流,和而不同,共同成長。</p> 專題研修四 <p class="ql-block"> 杜屏教授是一位具有國際視野、中國情懷的時尚型教授;同時杜教授也是一位理論功底扎實、治學嚴謹?shù)膶<倚徒淌?。如何成長為研究型名師呢?9月21日上午,杜教授重點介紹了兩種教學研究的方法:行動研究法和問卷調(diào)查法。并聯(lián)系自身實際,她認為要有熱心做教育科研的情懷,還要有成為科研型名師的信心和決心,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潛心研學,篤行方能致遠。</p> 專題研修五 <p class="ql-block"> 9月21日下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闞維教授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為我們解疑釋惑:一、對教學實踐的理解,他認為教學實踐是一種復雜的對話過程,同客觀世界、他人和自我的對話過程。二、教學思想的內(nèi)涵,他認為教學思想是教學意識相對穩(wěn)定,能集中反映教師自身的教學特點,并能激奮其教學追求的體系化的教學理念與主張。三、教學思想凝練四步法(入格、定格、述格、踐格)。報告既深入淺出,又發(fā)人深思;既開闊了視野,又啟迪了思路。</p> 專題研修六 <p class="ql-block"> 9月22日上午,為我們授課的是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的錢志亮教授。他為我們帶來一場精彩的講座《教育的邏輯起點——從人性善與惡的視角》。錢教授的講座詼諧幽默但意味深長,他帶領我們遨游在歷史的長河里,從人性善惡的假設出發(fā),從五千年中華文化到國家信仰與民族希望的大局觀中談教育,引發(fā)我們對當今中國人性狀況的思考,更讓我們懂得我們的教育任重而道遠!</p> 專題研修七 <p class="ql-block"> 9月22日下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博士生導師余凱教授從一個問題和兩節(jié)語文課說起,深入淺出的闡釋了何為高效課堂,令我們懂得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動機和興趣至關重要。他通過真實的課堂教學案例,帶領我們一起探尋“深度學習”的概念與特征,在余教授的淺白儒雅的語言中,我們明確了一節(jié)好課的概念,我們應把所有學生的差異作為一種資源,要走出認識的誤區(qū),懂得高認知和高參與缺一不可!整場講座既有理論的高度,也有實踐的深度,讓學員們對“深度學習”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p> 黨史教育 <p class="ql-block"> 為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黨對教育事業(yè)的領導,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來自孝感“荊楚名師名家工程”培訓班的60余名教師來到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展覽館,開展了“追尋黨史足跡,啟航嶄新征程”的主題教育活動。</p> 自主研學 專題研修八 <p class="ql-block"> 9月24日,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理論刊物分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期刊同行評審專家李濤博士,為我們帶來一場關于《研究能力培養(yǎng)———線教師的教育專業(yè)寫作》的專題講座。李濤博士現(xiàn)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報》編輯部主任和副編審,他致力于教育研究工作,專注于教育史、教育行動研究以及期刊編輯出版等方面的研究,在教育學領域有看深厚的學術積淀。</p> 專題研修九 <p class="ql-block"> 繼杜屏教授給我們做了《問卷調(diào)查法和行動研究法介紹》、李濤教授《一線教師的教育專業(yè)寫作》的講座之后,9月24日下午,博士生導師、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與研發(fā)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教育學科學術委員會理事蔡永紅教授給全體參訓學員帶來研究能力培養(yǎng)專題講座——《如何開展基于中小學教育實踐的科學研究》。</p> 對話教育名家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下午,原北京崇文小學校長、現(xiàn)任北京市亦莊二小校長,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校長,正高級教師白淑蘭校長給我們帶來了《教育生態(tài)、精準匹配、一流師資——談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與卓越教師成長》的講座。該講座的核心主題就是,優(yōu)化教育生態(tài)就是培植使杰出人才“冒”出來的適宜土壤,培養(yǎng)越來越多的卓越教師,托舉起一批批拔尖創(chuàng)新的人才。</p> 實地參觀二 <p class="ql-block"> 北京市趙登禹學校以趙登禹將軍名字命名,是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今年開始高中辦學,改為十二年一貫制?!熬乱哉槊?,涵養(yǎng)而立人”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堅持學習和傳承趙登禹精神,建有趙登禹生平事跡陳列館,是豐臺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校將“愛國 求知”列為校訓,追尋先烈足跡,傳承愛國精神,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不怕困難、奮勇向前的登禹學子。</p> 教學思想研討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下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院闞維副教授和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穆秀穎校長認真聽取了八名學員的匯報,并給出了中肯的評價與指導。既肯定了報告中的可行之處,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不足。他們認為,教師是有思想的實踐者,應該在教學之余尋找自己的教學特色,總結教學實踐經(jīng)驗,在行動中提煉方法,形成個性化的、有特色的教學成果。穆校長和闞教授也指出,學習他人經(jīng)驗并不是簡單的模仿,也不要盲目選擇,盲目崇拜,要學會優(yōu)化選擇,形成獨特的,有創(chuàng)新的,適合自己的教學思想。</p> 專題研修九 <p class="ql-block"> 培訓接近尾聲,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周序教授為我們帶來了《新課標教學評一致性的內(nèi)涵與實施》的講座。講座闡述了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課堂教學向核心素養(yǎng)轉向;二是課程內(nèi)容要結構化;三是倡導跨學科學習。其中重點講述了課程內(nèi)容結構化的三個策略,一是“兩次倒轉”的教學思路,二是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提取,三是單元整體教學。周教授的課詼諧幽默,寓教于樂,場上響起陣陣雷鳴般的掌聲。</p> 階段性學習總結 <p class="ql-block"> 眾里尋秋千百度,盡在帝都深處。為期十天的培訓結束了,聆聽專家講座、領略名師風采、實地參觀名校并對話教育專家,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北師大的學習之旅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動力。蓄能成長、學無止境,感謝北師大的最美相遇,愿你我永遠保持空杯心態(tài)去對待每一次的充電。愿我們每一位孝感的教育人秉持示范引領的教育初心,厚植教育情懷,拓展教育輻射,為努力成為為學、為事、為人、為師示范的新時代“大先生”行遠自邇、篤行不?。?lt;/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