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國文字博物館見聞</p> <p class="ql-block"> 實地走訪歷史古跡、革命圣地、傳統(tǒng)文化保護地,是60歲以上年齡的人心中常??M繞的一個夢,揮之不去。今秋白露剛過的9月12日,我夫妻倆有幸與50多名40后、50后、60后退休同鄉(xiāng)開啟了乘火車、汽車走訪北方名勝古跡之旅。我們此行始于火車之城懷化,在12天時間里,游歷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太行山大峽谷、紅旗渠、大寨、五臺山、平遙古城、梁家河、晉祠、王家大院、雨岔大峽谷、壺囗瀑布、云丘山、萬年冰洞、天宮王府、皇城相府、黃河小浪底、龍門石窟、少林寺等景區(qū)。除往返懷化睡在火車上之外,其余時間均睡賓館。</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這次旅行之散記。</p><p class="ql-block"> 一、中國文字博物館見聞</p><p class="ql-block"> 9月13日清晨6點鐘,我們在河南鄭州下了火車,換乘此行的專用大巴車,一邊欣賞著中原大地的秋色,一邊聽著導游熱情的介紹,于上午9點鐘左右到達了艷陽高照的安陽,走進了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該館是一組具有現(xiàn)代建筑風格和殷商宮廷風韻的建筑群,由字坊、廣場、主體館、倉頡館、科普館、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組成。陳列著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fā)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shù)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實物與影印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老遠便能看到博物館廣場入口處矗立著一座形似甲骨文“中”字的高大牌坊,鐫刻著七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一一中國文字博物館。越過廣場,聳立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座金壁輝煌的像甲骨文“墉”字的宏偉建筑,建筑的外墻刻畫有許多中華古老圖騰,建筑大門通向主題館的道路兩旁,由銅質甲骨文組成的碑林展示了殷商朝代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象征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是中國古代“天人和一”哲學思想的生動體現(xiàn)。走過碑林,金碧輝煌的屋檐與紅黑相間的柱子組合為一體的主題館內,處處充滿了殷商文化元素,使我聯(lián)想起湘西苗族巫師那紅黑相間的著裝,腦海中浮現(xiàn)出苗族先民從殷商時期的黃河流域一路走向明清時期的湘西大山深處。</p> <p class="ql-block"> 我面對館內陌生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頓覺讀書少的尷尬。博物館的介紹,使我稍稍又增添了一點知識,中國漢文是我們的祖先按照實物形態(tài)先創(chuàng)造出象形文字,然后歷經幾千年逐漸演變成現(xiàn)代漢文的。中國漢文字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且對世界文明發(fā)展貢獻巨大的文字。因為漢字,我們得以了解遙遠神秘的殷商周王朝,飽覽燦若群星的百家爭鳴,欣賞字字珠璣的唐詩宋詞,知曉中華文明一路走來的苦難與輝煌。而借由漢字,后人也將讀懂你我的故事,領略我們這個由窮變富,由富變強時代的華章。</p> <p class="ql-block">迷途老虎2023年9月25日于湘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