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3年9月14日,深圳市龍華區(qū)高中英語教研員丁麗云老師蒞臨深圳市厚德書院,深入我校高三英語課堂進行聽課視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現(xiàn)場會診把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本次教研活動中,高中英語老師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參與到本次聽課視導工作中,沒課的老師陪同聽課,共同研討。執(zhí)教教師甘旭明老師(高三2班)和朱凡吉行老師(高三4班)做了精心準備,為大家?guī)砹藘商脛e具匠心、各具特色的高三復習課。甘旭明老師以學生的語篇習作導入,引導學生列出問題清單(不會分辨時態(tài)和語態(tài)、謂語和非謂語), 依據(jù)學情制定本課學習目標,進入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察-總結-知識遷移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深圳特大暴雨”的話題語篇填空、聽說和寫作)--評價”環(huán)節(ji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朱凡吉行老師用一首英文歌曲“If I were a boy”(假如我是個男孩)導入了“虛擬語氣1”語法專題復習課,對虛擬語氣概念、用法、句型、考點等指導學生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演繹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課后,丁老師帶領我校全體高中英語教師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觀評課,充分肯定了二位教師的教學亮點,同時也表揚了厚德書院高三英語備課組老師們都在積極踐行新課改的理念,這是高三備課組集體教研的成果體現(xiàn)。接著,丁老師從主題設計、教材處理、語料選擇、技術層面以及構建思維可視化的角度為全體教師進行了培訓,最終對我校高中英語組的未來教學工作提出了展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丁老師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為在場的老師們解構了朱老師這堂高三復習課。丁老師指出,第一,本堂課目的明確、意圖清晰,體現(xiàn)了教材的處理化:英語歌的導入(girl: if I were a boy....; boy: if I were a girl...)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語料選擇具有明晰的時代性、生活性和趣味性;第二,知識遷移化:引導學生把虛擬語氣的語用功能遷移到今年高考的寫作中;第三,評價量表呈現(xiàn)出的結構化以及核心知識運用的可視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丁老師認為,甘旭明老師在以深圳洪暴為主題設計的語法課,內(nèi)容具有時代性和生活性,語法知識通過“語言基礎知識回顧”→“語用情景創(chuàng)設”→“語用能力實踐”→“學習遷移及測評”的教學步驟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活用語法和升華主題,逐步達成進階型、復合型的語言復習目標。丁老師充分肯定了甘旭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活動設置方面的亮點:強調(diào)分工明確的學生小組合作,敢于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能夠充分鍛煉學生自主與合作的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丁老師指出,課堂中對學生思維的激活度仍有待提升,能力提升的落腳點和與高考的連接點不夠到位。怎么做呢?對于教學過程中的材料選擇,丁老師認為教師們應尤其注重材料內(nèi)容的權威性、現(xiàn)實性和豐富性,以此幫助學生拓寬語言知識儲備,落實語言積累任務;同時結合時代與社會特色,積極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豐富課堂內(nèi)容,最終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語言學習能力和綜合認知能力的提升,拓寬認知邊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建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列清單</b><span style="font-size:15px;">:針對學生的問題清單,課前布置預習任務,也是學習目標制定的依據(jù);</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2.個性化</b><span style="font-size:15px;">、分層化(一方面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探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精神與意識。另一方面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混合起來,組成一個學習互助小組,由優(yōu)等生幫助中等生與學困生,并且在課堂中引入話題進行研究討論);</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3.精細化</b><span style="font-size:15px;">(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思考和表達);</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4.通過細化過程構建思維可視化的課堂學習活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5.對于新教師們,丁老師也建議大家多研究高考文本,提升寫作、理解和思辨能力,從而加強命題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總之,二位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能做到充分踐行學科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希望英語組全體教師在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意細化教學目標,保證其落實的有效性,確保教學目標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核心指導地位,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甘旭明老師的教學反思</b><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感謝丁老師給我的指導以及對我的課堂整體思路設計的肯定。新課程理念下的新高考評價體系強調(diào)主題大觀念意識和學科育人理念,本堂課就是基于這一核心理念設計的主題意義下的新高考一輪語法復習課。在設計本節(jié)語法復習課的環(huán)節(jié),我遵循并貫徹了兩個原則:1.貫徹好新課程理念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學生為主體。2.通過語法復習讓學生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成人成事的價值取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準備階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教學素材的準備:學生語法填空題試卷中有關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題目;搜集有關深圳暴雨的視頻;故事的編寫及英文錄音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學生預習階段。學生自主復習一般現(xiàn)在時和一般過去時的動詞形式以及過去式的不規(guī)則動詞表。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做得不夠理想,缺乏學習小組成員之間互相監(jiān)督復習過程及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課堂階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絕大部分學生能按照指令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同時他們也體驗了成功感,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為更深層次的語法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沒有進行有效的處理,導致部分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未能按時按質(zhì)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在高考真題練習階段,未能加強對B層次學生的輔導。因此,要發(fā)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在小組討論過程當中,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互助,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共同進步。最后,要注意列出學生的知識問題清單。如:如何在判定使用謂語動詞之后,正確使用時態(tài)和語態(tài)。這樣有助于學生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有的放矢地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二次語法教學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通過對第一次教學實踐的反思,及時對教學設計、課件與學案進行了適當?shù)恼{(diào)整。雖然高三(2)班英語基礎比較弱,但大多數(shù)學生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傊谟⒄Z教學中要訓練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的可視化學習過程呈現(xiàn)出來,教師必須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上大膽創(chuàng)新,把新的課程理念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只有這樣,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才會找到新的出路。</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朱凡吉行老師的教學反思</b><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首先感謝丁老師對我的教材處理化方面的肯定!更感謝丁老師對我一針見血的把脈診斷和寶貴的指導意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準備階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對于高考寫作銜接的挖掘和課堂有趣性與有效性的思考是整個準備階段的主題。基于學生對虛擬語氣知識點的已知情況和近幾年新高考讀后續(xù)寫包括應用文寫作都能夠使用到虛擬語氣句式的新形勢,首先,讓學生識別它的基本含義和語用功能,并能運用到高考寫作過程當中才是設計本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同時,由于虛擬語氣能夠表達一種強烈的愿望或一種遺憾的心理,也希望能通過這個語法點切入,讓學生從虛擬語氣這個語法的功能和意義上升華,懂得總結過去,珍惜現(xiàn)在,放眼未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二、實施階段及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引入部分采用了Beyonce一首歌曲“If I were a boy”。目的是能讓學生盡快進入狀態(tài)。另外,通過對歌詞中虛擬語氣位置的挖空,讓學生聽歌填空的同時感受虛擬語氣在句子中的形式。同時,通過歌詞間虛擬語氣與非虛擬語氣句子的對比加深學生對虛擬語氣的感知,并由此導入虛擬語氣的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現(xiàn)在回顧,其實這里可以作為整節(jié)課的主線,這個部分不僅可以作為語言的引入,同時可以與學生的校園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學會正確看待感情,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部分語料是可以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的,但是在上課過程中點得不夠深,沒能夠充分利用好。這類型語料應該在引入知識的同時,體現(xiàn)英語的交際性,繼而體現(xiàn)出語言的人文性。課堂整體進行得比較順利,從語境出發(fā)讓學生自己感受虛擬語氣的表達情境和語用功能,然后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一系列的情境和句子讓學生自己歸納整理出虛擬語氣對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虛擬在謂語動詞上的體現(xiàn),總結出一個虛擬語氣謂語變化的結構表格。然后通過不同的謂語形式進行句式翻譯,在這個過程中結合了2023年高考新課標一卷的讀后續(xù)寫與2017年全國一卷的應用文寫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虛擬語氣的結構歸納過程中,由于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所以有部分學生難以靠自己總結出來,部分原因是他們對于謂語動詞的時態(tài)結構掌握不夠完善。另一方面,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這一步缺少了一些操練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從結構進入到寫作環(huán)節(jié)時把握句子的謂語結構出現(xiàn)了一些錯誤和困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作業(yè)與評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由于時間比較短,assessment表格設計不夠精細,難以達成預期的效果。在設計語法課程時,應當先列出學生問題清單和知識清單,讓學生明了這節(jié)課該掌握什么、還有多少沒有掌握、整個知識體系和結構該是什么樣的。另外,在設計assessment表格時應該盡量細化,比如本堂課的自評,它不僅僅是課堂目標的簡單重復,更應該根據(jù)虛擬語氣的知識點,讓學生自我評價自己是否能夠在句子中識別虛擬語氣、是否能夠辨認虛擬語氣的表達情境、是否能夠熟練掌握虛擬語氣的結構、是否能夠根據(jù)不同的情景寫出含有虛擬語氣的句子等等。而在課后任務方面,應當遵循具體的原則,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不能過于寬泛。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總的來說,在設計語法課程中,不能為了學語法而講語法。更好的方式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設計互動,讓學生自己感受該語法的語用功能,進而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語法的意義,并遷移到寫作當中去。在這個過程里,我主要涉及到的是虛擬語氣與高考寫作方面的聯(lián)系,但是缺乏對高考閱讀的解讀,因為很多高考閱讀的句子中也會出現(xiàn)虛擬語氣,這一方面能夠作為語料,加深學生對語法功能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促進學生對高考閱讀真題篇章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得學生在讀寫方面的能力互相促進,得到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彭霞老師的評課: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b><span style="font-size:15px;">甘旭明老師的課: 熱情奔放,口語流暢,教材把握得當。整堂課教學目標明確,過程“學生習作語篇----目標制定----學生觀察&總結-----小組合作探究(知識遷移:完成以‘深圳特大暴雨’為話題的語篇)----鞏固與創(chuàng)新(新高考聽說訓練&寫作)-----作業(yè)分層設計(同一話題的應用文和讀后續(xù)寫)----立德樹人的目標達成”體現(xiàn)了甘老師的新課標理念:依據(jù)學情定目標,材料選取和視頻呈現(xiàn)真實直觀、內(nèi)容新穎,語法課能以一個大主題作為明線,將語法知識穿插應用于語境中,升華了主題意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建議:就這兩個時態(tài),引導學生從動作和狀態(tài)的角度區(qū)分be動詞的適用場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朱凡吉行老師的課:教態(tài)自然,口語流利,教材處理巧妙。從聽和讀的輸入到寫的輸出,再到評的升華,整個教學過程緊湊連貫,且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中的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特別是在知識遷移的環(huán)節(jié),能引用2023年全國新高考1卷和2017年全國一卷的真題,使語用功能落實到高考中,設計的問題很有導向性,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建議:把虛擬語氣的語用功能和語篇結合起來,特別是新高考的讀后續(xù)寫部分。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鄒斌老師的簡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朱老師的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課堂導入效果很好,調(diào)動了學生參與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訓練方式多樣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改進方向: 知識清單明細化;作業(yè)布置指向具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甘老師的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富有激情。 ?2.訓練有梯度,層層遞進,由點到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改進方向: 知識清單總結精細化,條理化。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總之,本次視導課的觀摩和點評給我們留下寶貴的學習經(jīng)驗,值得我們在今后教學中落實和反思。感謝兩位老師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課堂,感謝丁老師的精細把脈和傾情視導?。。?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供稿:彭霞 甘旭明 朱凡吉行 鄒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審核:丁麗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