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楠(11296724)</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p> <p class="ql-block"> 提起英雄城南昌的地標,就不得不說八一廣場。八一廣場位于南昌市東湖區(qū),是由東側(cè)的廣場北路、南側(cè)的孺子路、西側(cè)的八一大道、北側(cè)的中山路合圍形成的區(qū)域。1956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在城建過程中,將民國時期的大校場命名為人民廣場,并加以擴充拓展,從此八一廣場作為城市中心的地位得到確定。</p> <p class="ql-block"> 1977年8月1日,南昌市對廣場進行了大整修并將人民廣場正式改名為八一廣場,為紀念南昌起義五十周年而開建了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1979年1月8日,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建設(shè)落成,成為南昌英雄城的標志性建筑。其后八一廣場經(jīng)歷數(shù)次提升改造,金水河、音樂噴泉、軍史浮雕、題詞臺、 石刻大事記等標志性景觀紛紛亮相,成為南昌市的城市新地標、英雄城的“文化之魂”。</p> <p class="ql-block"> 八一廣場總占地面積約7.8萬平方米,主要有南部以紀念塔為標志的紀念區(qū),占地面積約2.1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南端的追憶區(qū)、以8塊浮雕為載體的懷念區(qū);中部的文化區(qū),占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水體面積約1680平方米;北部的休閑區(qū),占地面積約為2.1萬平方米,其中綠地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廣場內(nèi)建筑從南往北主要有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金水橋、升旗臺、軍史石刻、軍史浮雕位等。</p> <p class="ql-block">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矗立在八一廣場的南端,是廣場中的標志性建筑,高53.6米,由臺基、塔座、塔身、塔頂四部分組成。承托紀念塔的臺基分二層,均為正方形平面。</p><p class="ql-block">塔座為二層,第一層面積16平方米、高5米,正面(北面)嵌砌著鐫刻有“八一南昌起義簡介”碑文的磨光碑石,高2.4米、寬9.6米。在塔座的東、西、南三面共有“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反映武裝起義的人物浮雕。</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層塔座高3.5米,正面有凸起的碑石,刻有“1927.8.1”字樣。塔身正面鑲嵌著葉劍英手書“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銅胎鎏金大字。塔頂由一支直立的巨型“漢陽造”步槍和一面八一軍旗組成,設(shè)計巧妙地將“漢陽造”步槍融合為八一軍旗的旗桿。</p> <p class="ql-block"> 紀念塔前有一條長120米,寬14米的東西向金水河,寓意軍民魚水情。河上東西兩側(cè)各架設(shè)1座寬5米的金水橋,2座金水橋相連接,風格與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協(xié)調(diào)一致。河的南岸中軸線上設(shè)置濱水舞臺,北岸為觀演空間。在金水橋兩旁河床鋪排各種造型的噴頭音樂噴泉,高低起伏的噴泉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咱當兵的人》、《走進新時代》等歌曲組合成水舞歌飛的視聽景觀。</p> <p class="ql-block"> 八一廣場升旗臺,升旗臺位于八一廣場中心南面,設(shè)置的升旗臺是舉行解放軍陸??杖娛谄靸x式和升國旗儀式的地方。升旗臺北側(cè),漢白玉鐫刻著江澤民的親筆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突出了南昌在中國革命中的特殊歷史地位。升旗臺的南側(cè),與之相對稱的漢白玉鐫刻著毛澤東手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了井岡山道路對于中國革命勝利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軍史石刻位于廣場南部直通升旗臺的中軸線上,鋪設(shè)了一條49米長4.9米寬,由透明玻璃構(gòu)成的步行道。步行道下面用三十二塊漢白玉的精美鐫刻,展示了解放軍的成長史,時間從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至2003年“神舟”五號升天,全文八千余字。</p> <p class="ql-block"> 軍史浮雕位于廣場中心四周,樹立八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題材的浮雕。分別是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斗爭、紅都瑞金、萬里長征、敵后抗日、解放戰(zhàn)爭、鋼鐵長城。其背面是江西現(xiàn)有的八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即以井岡山、廬山、三清山、三百山、龍虎山、仙女湖、梅嶺、龜峰為題材的山水浮雕。南昌八一廣場的8塊“軍史浮雕”榮獲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shè)部、文化部頒發(fā)的“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shè)成就獎”。</p> <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廣場當時是國內(nèi)僅次于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全國第二大的廣場,這個曾經(jīng)讓南昌人無比驕傲,承載了南昌幾代人乃至全省人民的深刻記憶。隨便到老南昌的家中,翻箱倒柜都有幾張廣場主席臺、展覽館的老照片,照相地點不是“服務大樓”就是“萬歲宮”。</p> <p class="ql-block"> 八一廣場一直是南昌城的中心地標,全市全省人民的網(wǎng)紅打卡點,也承載了一個城市的集體記憶。隨著我們國家不斷發(fā)展壯大,每個城市也在不斷發(fā)展更新,南昌同樣也不斷涌現(xiàn)出新的城市標志性建筑:秋水廣場、雙子塔、九龍湖......,時光流逝,但儲藏記憶的空間卻是永恒的。人們會采用不同的方式對這些記憶進行思考和描述,不論是身在其中的懷古還是旁觀的凝視與悵惘。</p> <p class="ql-block"> “追求真理、堅定信念,勇于拼搏、不怕犧牲,敢為人先、開拓創(chuàng)新?!钡陌艘痪瘢嬷袊伯a(chǎn)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從南昌起義到新中國成立,黑夜中響徹南昌城頭的槍聲變成天安門前的禮炮聲。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lǐng)導革命戰(zhàn)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端,開啟了中國革命新紀元。證明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正確領(lǐng)導,我們新中國將變得更加獨立富強。</p> <p class="ql-block"> 八一廣場西側(cè)至今保存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藝術(shù)風格的雄偉殿堂式建筑有江西省展覽中心江西省展覽中心,南側(cè)是即將落地的規(guī)劃陸軍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江西省展覽中心始建于1968年10月,由當時江西省建筑專家集體設(shè)計,最初稱為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館,1971年改稱江西省展覽館,1973年改稱江西省革命歷史展覽館,1978年改稱江西省革命博物館,1980年改稱江西省展覽大樓,1984年改稱江西省展覽館,1992年合并省農(nóng)業(yè)展覽館、省工業(yè)展覽館后改稱江西省展覽中心。</p> <p class="ql-block"> 江西省美術(shù)館大樓建于1968年10月,始用名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館,之后先后改名江西省革命歷史展覽館、江西省革命博物館、江西省展覽大樓、江西省展覽館、江西省展覽中心;2018年12月,改名為江西省美術(shù)館。在外觀設(shè)計方面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與歐洲建設(shè)相結(jié)合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江西省會城市南昌最具特色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中個別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聯(lián)系必刪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塔座碑文:</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七年夏,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國共合作的北伐戰(zhàn)爭遭到了失敗。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決定組成以周恩來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領(lǐng)導南昌起義。八月一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lǐng)導在我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二萬余人,向南昌守敵發(fā)起猛烈攻擊,殲滅國民黨反動軍隊三千多人,勝利地占領(lǐng)了南昌。這次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表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后繼的革命精神,開始了中國共產(chǎn)黨獨立領(lǐng)導武裝斗爭的新時期。一九三三年七月一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八月一日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成立紀念日。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五十周年之際,興建此塔,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四年重修,永志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