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年之后,再度拜謁圣地延安,重回舊時棗園。迎接我的是這個時節(jié)——清秋佳日獨有的愜意——光明與火熱。</p> <p class="ql-block"> 云白天藍、群山翠黛、草木茂盛。聳立的樹,如茵的草,馥郁的花朵,金蝶舞蹈的銀杏,青碧的畦垅菜蔬……斑斕多姿的田園,完全顛覆過往灰頭土臉的濯濯童山。</p> <p class="ql-block"> 是煥然一新的極易讓人誤讀的江南式容顏,風情萬種的田野藝苑。然而,確乎又是實實在在的西部,坐擁億萬兆年厚重的溝壑、斷谷與盆地交錯的黃土高原。</p> <p class="ql-block"> 一孔孔鑲嵌著扇形木格大窗的窯洞,舉證著典型的陜北民居特征。可以肯定,即使沒有聞名天下的紅色主體,依憑獨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綠野仙蹤,今天之棗園已然景觀天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可是,它同時兼容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山地風貌,故而足夠唯美,美得足令閱過萬水千山的我等“驢子”,青眼相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更那堪此間散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共中央軍委作戰(zhàn)指揮室、中共中央機要機構等重量級革命遺跡與舊址。</p> <p class="ql-block"> 尤其遍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的足跡。1943年至1947年,穿著補丁衣服咀嚼著辣子的湖湘詩人毛澤東,和他的親密戰(zhàn)友們戰(zhàn)斗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吃飯、睡覺、抽煙、凝目沉思、深深呼吸。在生死攸關的大時代沖撞中,偉人談笑風生,在詼諧幽默中接見斯諾、接見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迎接疾風暴雨,閑庭風云際會…… </p> <p class="ql-block"> 在窯洞的煤油燈下奮筆疾書震耳發(fā)聵的《沁園春·雪》,籌備召開了中共里程碑意義的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戰(zhàn)最后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為爭取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zhàn)做了充分準備……</p> <p class="ql-block"> 棗園,美麗優(yōu)雅的園,戰(zhàn)斗浴血的園,歷經炮火連天和日軍、蔣匪軍敵機連番轟炸,卻精神不倒、光芒歷久彌新的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披一肩明媚秋陽,踩著自己的影子,走過黃葉擎?zhèn)愕男÷罚呓G地如毯,走近五大書記群雕。 </p> <p class="ql-block"> 走進毛澤東同志故居,走進一個依山觀瀾的高臺——張思德雕塑。此乃偉人情真意切悼念普通一兵張思德,并演講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等也站在了這里。但置身長期的和平環(huán)境的我們,追昔撫今,回首早年的艱苦卓絕,回首當年隨時隨地可能的流血犧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首靠堅定信念超強意志支撐的崢嶸歲月。除了感動感慨感念,做為后來的旁觀者的我們,真的可以感懷至深、感同身受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只是可以確定的是,走過風雨歷程、成為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沒有忘記所來徑,沒有忘本,沒有忘記革命老區(qū),尤其沒有忘記延安。</p> <p class="ql-block"> 為回報老區(qū)人民,為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政府投入了可觀的物質與非物質的巨大支持,發(fā)展延安,架橋鋪路、也修葺了棗園等革命舊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棗園,花團錦簇,修葺一新。全國人民皆可依憑有效證件,免費領取門票參觀。棗園以4A景區(qū)觀光旅游之形態(tài),時時在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記錄、存儲、講述、描繪曾經的歷史烽火、戰(zhàn)爭狼煙,傳遞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革命記憶與信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棗園業(yè)已成為中國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承載著無限景仰,回放著過往影像,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一茬又一茬曾經來過的和沒有來過的后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無數敬仰者,不辭千里,不畏疫情,跋涉勞頓踏訪瞻仰、緬懷朝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而我,一個被感恩驅動的普通中國公民,只是這蕓蕓眾生中,朝圣隊伍中的一分子。許多同道人,不孤單,倍感幸運、福臨、力量與上蒼厚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離開棗園的時候,森森林麓與颯爽秋風交頸密唔簌簌私語,我側耳傾聽,是問好?是道別?是敘舊?是挽留?還是諄諄教誨與勉勵奮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抬頭,系著鮮艷紅領巾的少先隊員還有年輕人組成的研學團,正排著長長的數百人的隊列,高擎著旗幟,高唱著戰(zhàn)歌,聲震林樾,魚貫而入……我的心扉倏忽開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曾經的悲壯吶喊,依稀回蕩,又依稀被嘹亮的戰(zhàn)歌助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刻,你美麗、寧靜、祥和、風暢日暖。舉重若輕的偉人風范!也是你直到今天都在恪守的品格、稟賦嗎?</p> <p class="ql-block"> 而我,真切地聽到秋聲激越,那是新時代復興的號角,是民心民愿的表達,在黃土的紋理、窯洞的墻壁、寶塔的基座、延河的濤聲中,以自然天籟的方式,發(fā)聲、回響、合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瑾以此文致敬國慶佳節(jié),祝福新延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