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醫(yī)說,血是氣之母,氣是血之帥。一個人長壽與否,就看他的氣血是不是平衡。</p><p class="ql-block">氣血平衡,壽命就長</p><p class="ql-block">我們看一個人的身體健不健康,能活多久,不能光看他身體特別好的那一部分,還要看他身體最弱的那部分。</p><p class="ql-block">【氣】分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p><p class="ql-block">先天之氣就是我們常說的元氣,是爸媽給我們,本來就存在身體里的氣。</p><p class="ql-block">后天的氣被稱作中氣,是我們吃五谷雜糧后,通過運動產(chǎn)生的一種氣。</p><p class="ql-block">【血】是我們?nèi)梭w當中先天存在的。</p><p class="ql-block">中醫(yī)認為,血跟腎有關系,腎主骨,骨生髓,髓就生血。所以,腎氣虛了以后,血就是不足了。</p><p class="ql-block">血是氣之母,氣是血之帥。氣血平衡,壽命就長!那么,我們怎樣判斷自己的氣血平不平衡呢?</p><p class="ql-block">胖人補氣,瘦人補血</p><p class="ql-block">氣不足則胖</p><p class="ql-block">氣是人的動力,氣足就可以把體內(nèi)的脂肪垃圾給排泄掉。如果氣不足排泄不暢,脂肪就會在肚子上堆積。堆積在血管里,就會引起動脈硬化。堆積在肝臟中,就會引起脂肪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脂肪就是沒有被氣消化掉的垃圾!很多人到了中年為什么會肥胖?就是因為他的氣比年輕時候少了,沒有辦法把脂肪給代謝走。而氣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氣不足,也就是脾胃功能不好,運化出了問題。</p><p class="ql-block">血不足則瘦</p><p class="ql-block">血不足就陰虛,陰虛就火旺,火旺就會加快體內(nèi)脂肪垃圾的代謝,同時也會把一些正常的營養(yǎng)成分給消耗掉。</p><p class="ql-block">所以,無論是胖子還是瘦子,補氣還是補血,最根本的都需要補脾!</p><p class="ql-block">脾胃虛不虛看手、看眼、看舌頭</p><p class="ql-block">看手</p><p class="ql-block">1、先看手上的食指,食指反映了整個脾胃功能的情況,如果食指有彎曲變形,根部有酸痛感說明你的消化系統(tǒng)功能出現(xiàn)了障礙。</p><p class="ql-block">特別是在商陽穴和前頭穴這兩個穴位所在的食指關節(jié)處出現(xiàn)硬塊、結(jié)節(jié)、色變,都說明脾胃虛弱得比較厲害,平時可以多按揉這兩個穴位,有保健作用。</p><p class="ql-block">除了看食指之外,還要將十個手指并攏,看手指間有沒有縫隙。如果手指根部縫隙過大,就是人們所說的“漏財手”,長了這種手的人,90%脾胃都不好。</p><p class="ql-block">看眼</p><p class="ql-block">2、中醫(yī)看一個人的脾胃是不是虛弱,可以通過眼睛的下眼瞼是否有水腫來判斷,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大眼袋”。</p><p class="ql-block">如果這個人總是眼袋水腫,就表明他的脾胃虛弱。要想徹底消除眼袋,必須先補脾胃,脾胃強壯之后,運化才有力量,身體的水濕會慢慢減少,眼袋就會慢慢變小甚至消失。</p><p class="ql-block">看舌頭</p><p class="ql-block">3、通過舌頭來判斷脾胃是否虛弱,有很高的準確性。脾胃不好的人舌頭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p><p class="ql-block">第一,舌的體積比較胖大;第二,舌頭兩邊有凹陷下去的齒痕;第三,舌表面中間有一道豎著的深深的溝;第四,舌頭表面有裂紋;第五,舌苔厚膩、或者發(fā)黃。</p><p class="ql-block">食療補脾胃四寶粥</p><p class="ql-block">【方法】蓮子肉10克左右,山藥要20克,薏米仁要30克,芡實10克左右,加一兩把大米,熬成粥,早晨就吃一碗這個四寶粥,晚上還可以再喝一碗。</p><p class="ql-block">【作用】根據(jù)很多人反映,吃了這個四寶粥以后,有的是一個禮拜就發(fā)揮作用了,有的要半個月,脾胃慢慢就好起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醒】除了吃四寶粥以外,還要注意脾胃特別怕冷,怕濕,也怕?lián)?,怕甜,所以說不要著涼,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吃得太甜,潮濕的地方要少去,另外酒要少喝,辣要少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5個補養(yǎng)氣血簡單方法</p><p class="ql-block">01、脾之色為黃,面色黃說明脾胃出了問題——本草說:"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為了利于吸收,我們可以把它做成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法:大棗(500g),去核,加水煮爛,熬成膏狀,加紅糖拌勻,儲存在冰箱中。早晚兩次沖服,每次15g。不要涼吃。堅持下去,脾就會重新運化氣血,面色也會有很好的改觀。</p><p class="ql-block">02、調(diào)補氣血玉靈膏:</p><p class="ql-block">取龍眼肉250g,西洋參15g,白糖適量。將龍眼肉搗爛如泥,西洋參研末,二物連同白糖一并拌勻,放密封的瓷器內(nèi),置鍋中,用文火蒸2小時即成。</p><p class="ql-block">每次取1匙,開水化開吃下。每日早晚各1次。此方出自清代名醫(yī)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調(diào)養(yǎng)氣血效果甚佳,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益智。</p> <p class="ql-block">03、氣血不足的表現(xiàn):</p><p class="ql-block">1、臉色蒼白、皮膚暗淡;2、頭暈眼花、疲憊;3、皮膚干燥、易脫發(fā)、指甲易裂;4、心悸胸悶;5、手腳發(fā)麻發(fā)涼;6、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脹腹瀉;7、女生月經(jīng)過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樣做:大棗一日3顆補血;山楂泡茶通氣;熟地黑豆各一把煮水加冰糖飲補血;黃芪熬粥湯補氣;蓮藕活血。</p><p class="ql-block">04、壓力大,脾氣大,很容易成黃臉婆,氣色差,臉部肌肉僵硬。很簡單的方法是:趕緊揉耳垂;常常揉耳垂!把耳垂揉到發(fā)紅發(fā)熱,可能立刻就會有頭面部氣血變暢通的好感覺。耳垂對應的正是人體的頭面區(qū)域,提神醒腦,防衰老。</p><p class="ql-block">05、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官城,陰陽源”。揉腹,即來回搓擦介于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內(nèi)臟。</p><p class="ql-block">先用右手大魚際在胃脘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摸130次,下移至肚臍周圍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復一遍。</p><p class="ql-block">長期堅持,補養(yǎng)氣血的作用非常明顯。食物雖少,動作也簡單,但這里可謂是五行具足,有效補氣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免責聲明】 所載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微信公開渠道,由小編匯集整理,僅供參考、學習、交流之目的。本站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產(chǎn)品信息以官方公布為準。文章版權(quán)歸原作者,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