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埃及行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在盧克索乘熱氣球了,網(wǎng)絡上把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亞和埃及的盧克索,譽為兩大熱氣球圣地。2018年我在土耳其第一次乘坐熱氣球,還在高空欣賞了一次完美的日出。</p><p class="ql-block">熱氣球一般在早上分兩班起飛,想看日出的要三點半起床,一早就趕到起飛場地。記得當時天還蒙蒙黑,熱氣球癟癟的躺在地上,被鼓風機吹著吹著慢慢豎起,火焰槍的煤氣開關一打開,呼的一聲,噴出一米多長的火舌,開始加熱空氣,等到巨大的氣球被熱空氣完全吹鼓起來,就可以待機升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次我沒有選擇早起,等我們到那里準備起飛的時候,天已大亮,天空中飄蕩著第一班看日出返回的熱氣球。</p> <p class="ql-block">熱氣球龐大的體積,就為了能浮起下面那個載人的籃子,藤制的吊籃一般可以載20人左右,也有大到載40人的。</p> <p class="ql-block">熱氣球飛行,一是靠風,二是靠加熱空氣產生浮力。因為沒有方向舵,所以風速不能太大,氣流必須平穩(wěn),而且空氣的濕度也不能高,更不能下雨。埃及的盧克索,正好具備這樣的氣象條件。</p><p class="ql-block">坐熱氣球是什么感覺? 幾乎沒有飛的感覺,非常平穩(wěn),很少晃動,不知不覺的就上升到了幾百米的高度。在土耳其的那次,飛到過1800米的高度,而在盧克索好像沒有飛那么高,因為目測底比斯山也就千把米高,熱氣球沒有飛過山頭。</p> <p class="ql-block">在陽光下俯瞰盧克索平原,尼羅河自天際線逶迤蜿蜒...</p> <p class="ql-block">沙漠和綠洲界線分明,晨霧與河流渾然一體...</p> <p class="ql-block">底比斯山在河西,身后是無垠的撒哈拉沙漠,河東也有山脈,背靠紅海和阿拉伯沙漠。尼羅河似一條銀帶在兩山間繞行,盧克索如一幅畫卷在河谷中鋪展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盧克索市中心和昔日的底比斯古城,都在尼羅河的東岸,按照古埃及人的觀念,河東為陽,河西為陰。河西的底比斯山,是古埃及傳統(tǒng)的墓葬區(qū),著名的帝王谷,王后谷都密藏在沉寂荒涼的山坳里。</p> <p class="ql-block">熱氣球都是從西岸的平原上起飛,我問熱氣球駕駛員,能不能帶我們飛過山峰,去看國王谷?他說“不可以”!</p> <p class="ql-block">在熱氣球飛近底比斯山的時候,我們看見了山腳下的一座神廟。</p> <p class="ql-block">這是古埃及十八王朝哈特謝普蘇特女王( 公元前1503年--前1482年)的祭祀陵廟,她是一位十分傳奇的女法老,命運多舛,很像中國的女王武則天。從十八王朝開始埃及進入了新王國時期,這也是埃及歷史上最鼎盛最輝煌的時期。</p> <p class="ql-block">陵廟依峭壁懸崖而建,氣勢非凡。</p> <p class="ql-block">廟前的獅身人面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威嚴肅穆,反倒顯得溫順平和。</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有兩層結構的大型建筑,也是古埃及令人驚嘆的石頭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里所有雕像塑造的都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一人,作為女性法老,她不得不蓄起胡子,穿著男裝,作為埃及女王,生前雖號令天下,死后卻印跡全無,墓葬被洗劫,木乃伊也下落不明。</p> <p class="ql-block">老鷹神是埃及帝王的守護神,但卻沒能保住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壽終正寢,尋找她木乃伊的下落,一直是考古學的話題。</p> <p class="ql-block">熱氣球帶著我們從高空俯瞰門農巨像和哈布城。</p> <p class="ql-block">門農巨像坐落在底比斯山和尼羅河之間的平原上,這里原本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的祭祀陵廟。西岸的這些陵廟,都是為法老入葬而建,不過真正的法老墓地,卻深埋在底比斯山谷中。</p><p class="ql-block">門農是古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zhàn)爭”的人物,他與阿喀琉斯對戰(zhàn)而被殺死。由于巨像常常在清晨時發(fā)出唱歌一般的聲音,人們認為這是門農在向母親黎明女神,傾訴自己的哀怨,“門農巨像”因此得名。其實,聲音是風吹過石像裂縫而產生的,后來有一位好事的羅馬皇帝,對巨像進行了修補,門農的歌聲從此消失。</p> <p class="ql-block">門農巨像高20米,光是腳掌有2米長,腳背有1米厚。它是古埃及石匠的又一驚人之作,整個骨架無輔助支撐,卻堅固平穩(wěn),周圍的建筑物都倒了,都夷為平地了,它們還屹立著。</p> <p class="ql-block">在山前還有一座哈布城,它是由第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所建,先是作為皇宮,后來又成了他死后的祭祀陵廟。</p> <p class="ql-block">這座陵廟可以說是埃及神廟建筑中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而且獨具皇宮氣派,內部裝飾可以稱得上是雕梁畫棟。后來到了托勒密王朝時期,這一帶還以陵廟為中心,形成了一座繁華的哈布城。不過如今早已凋敝一空,只剩下孤零零的陵廟和“哈布城”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我曾經(jīng)在許多地方見過這樣的“埃及門”,看來哈布城可以作為古埃及建筑藝術的代表,被人們不斷的模仿。</p> <p class="ql-block">這條幽深荒涼的峽谷,就是被人們傳說和被盜賊窺探了上千年的“帝王谷”。這里埋葬著從古埃及第17王朝到20王朝,大約64位帝王,法老。</p> <p class="ql-block">為防盜墓,從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圖特摩斯一世開始,就將自己的陵墓秘密建造在帝王谷中,而入葬時的陵廟則建在山外開闊處掩人耳目,后續(xù)的帝王紛紛仿效,法老墓扎堆入駐。雖然這和中國帝王建陵墓是同一個思路,但對于墓道入口,一般都會巧妙偽裝,做機關設陷阱,埃及人卻毫不設防,一旦發(fā)現(xiàn)入口,很容易就被打開。千百年來,帝王谷集中被盜,墓穴幾乎洗劫一空。</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的墓地,都會挖一條長長的隧道通往很深的墓穴,法老的木乃伊放置在石棺中,石棺會有大小幾個套在一起。整個墓穴的墻壁天花,刻滿了精美的浮雕壁畫和象形文字,由于封閉中受空氣影響小,壁畫的色彩幾乎鮮艷如初。</p> <p class="ql-block">在這幅壁畫中,生者正安慰死者木乃伊,而那位手持生命鑰匙的神答應讓他死而復生。</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非常炎熱干燥,身居其中猶如烘烤,木乃伊即便沒有防腐處理,水分大概也會迅速吸干,使之保存長久。</p> <p class="ql-block">壁畫中的人物服飾高貴,時尚優(yōu)雅,連指甲都閃閃發(fā)亮。</p> <p class="ql-block">整個盧克索西岸的行程即將結束,我們的熱氣球是從沙地上起飛,最后降落在一片綠油油的莊稼地里,就好像掉在了草甸子上。乘熱氣球是一種美妙新奇的旅游體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