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酷熱難當,應朋友相邀,我們到河北一遊。</p><p class="ql-block">當我們的飛機進入河北地界,滿眼是白云藍天?;叵?015年秋天乘飛機到北京,一進入河北,腳下是望不到邊的灰黃色霧霾覆蓋在大地上,讓人觸目驚心。經過治理,環(huán)境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著實讓人驚喜。</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選擇著名避暑勝地北戴河。第二天我們早上4點起床往海邊趕,就為拍日出。</p> <p class="ql-block">天已放亮,不少人在海邊活動。我怕錯過日出,趕緊加快腳步。</p> <p class="ql-block">沿著海邊走了半小時,才找到人少的地方。趕緊架好三腳架,調整好手機位置。還好,太陽還沒冒頭。按下快門,手機拍下了日出全過程的延時攝影?;氐劫e館,美女老板非常喜歡,連說“漂亮!漂亮!”,馬上加我微信,要了我的視頻。她還告訴我們,北戴河日出日落最美的時間是9月份。</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云彩很美,驚現(xiàn)了雙彩虹。因手機正在拍延時,沒拍到彩虹最美的瞬間。結束延時攝影后,趕拍了幾張彩虹照片。</p> <p class="ql-block">太陽下山了,我還意猶未盡。天空很快出現(xiàn)了藍調,景區(qū)街道熱鬧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北戴河聯(lián)峰山是觀海的好地方。許多名人都留下了足跡。</p> <p class="ql-block">甕石,十分有趣。在巖石上有個洞,用手拍打洞內壁,會發(fā)出“咚咚”的空洞聲。</p> <p class="ql-block">仕女騎驢雕像 </p><p class="ql-block">光緒二十二年,英國傳教士托馬斯的別墅在聯(lián)峰山雞冠峰落成,在慶賀的人群中有一位俊俏的英國女郎,騎驢而來,在此地歇腳,被一個英國畫家速寫成《仕女騎驢圖》,并制成英文廣告,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張旅游廣告。</p> <p class="ql-block">鴿子窩也是觀日出的好地方。以前山上石縫里有很多鴿子棲息,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們的行程是游覽長城。首先參觀期待已久的長城最東端“老龍頭”。</p> <p class="ql-block">老龍頭全稱為“靖鹵一號敵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所建,是長城唯一伸入海中的一段?!熬浮睘榧槠桨仓猓胞u”為海水之意(因生活中很多食物用鹽烹調稱為鹵,因此用“鹵”形容海水)。入海盡端稱為“入海石城”,屹立海中,為明萬歷七年(1 5 7 9年)戚繼光領導修建,抗日戰(zhàn)爭中被日寇炸毀。1987年重修,4、5、6層仍用原遺址巨石修砌,以讓我們領略當年風貌。重修后老龍頭總高十七米,深入海中2 2. 4米。</p> <p class="ql-block">一墻之隔,墻外已是關外</p> <p class="ql-block">游完老龍頭,我們來到“天下第一關”一一山海關。 </p><p class="ql-block">山海關是明長城的東起第一關,也是關內關外分界線,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位于秦皇島市內,離老龍頭約6公里,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海關甕城。</p><p class="ql-block">甕城是長城建筑中最珍貴的城,雖規(guī)模不大,卻有重要作用。一是如遇敵人侵擾,可將關門作為二道防線,制敵于"甕中之鱉";二是從建筑上看,城外甕城回護,形成重城并守之勢,堅固雄偉,體現(xiàn)長城防御工程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山海關重修后新舊磚墻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山海關已是下午,我們的司機小王是朋友租住的農家樂老板,小伙子非常好,建議我們趕緊再去參觀一段長城。駕車跑了很遠的山路,來到水上長城一一九門口,這讓我十分驚喜。九門口長城位于秦皇島市九門口村與遼寧葫蘆島市綏中縣交界處,比較偏僻,是長城唯一建在河上的長城,始建于北齊,擴建修于明洪武十四年(13 81年),是長城的重要關隘。我在央視《遠方的家》節(jié)目看過,覺得十分神奇,真想親眼看看。原以為我這輩子沒機會,沒想到會夢想成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門口長城全長1704米,橫跨九江河,享有“水上長城”之美稱。史稱“京東首關” ,是華北通向東北的重要關口。</p><p class="ql-block">在這里長城依山勢起伏升騰,到水門橫跨梁山河谷之間,形成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下流、長城遇山而斷、遇水而不斷奇觀。</p> <p class="ql-block">七千平方米過水石由一萬二千塊巨形條石鋪成,接縫之處有燕尾狀缺口,嵌入燕尾狀鐵鉸扣連接石塊,牢固無比。這種建壩方法在古代很常用。秦朝所建靈渠滾水壩用的也是這種方法。</p> <p class="ql-block">門內安有閘門,以扺御來犯之敵。</p> <p class="ql-block">九門口村藏在巍峨險峻的大山中,尤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再游天津。 </p><p class="ql-block">天津勸業(yè)場是天津商業(yè)的標志,建于1928年,被譽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可以說天津形成今天的繁華,是從勸業(yè)場開始的。</p> <p class="ql-block">雨中勸業(yè)場</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廳,近百年的商場依舊富麗堂煌,可以想像當年的盛況。</p> <p class="ql-block">海河捕魚人</p><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酒店離解放橋幾步之遙,每天清晨都看到幾個老人在橋上撒網捕魚,而且收獲頗豐。沒想到這個浸透了西洋味道的大都市還能見到這般人間煙火</p> <p class="ql-block">靜園</p><p class="ql-block">原名乾園,為北洋政府駐日公使陸宗輿宅邸。1929年7月至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攜皇后婉容、淑妃文繡于此居住,更名靜園,寓意“靜以養(yǎng)吾浩然之氣”。主樓融西班牙式和日式風格為一體,院內草木蔥郁、清雅素凈。2007年當?shù)匦迯屯戤厯p毀的靜園,向公眾開放。當年在這個院子里發(fā)生了一些震驚全國的事件:文繡趁黑夜逃出,隨即向法院申請離婚,是歷史上與皇帝離婚的第一人;溥儀在日本人的教唆下,半夜偷偷離開,到長春登基當上鬼儡皇帝。</p> <p class="ql-block">原靜園損毀嚴重,這個屋頂?shù)哪举|構件是留存不多的原件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世紀西班牙式西跨院是溥儀賞玩、休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溥儀非常喜歡這個魚形壁泉,后來在偽滿皇宮同德殿九龍門東墻上建了類似的龍形壁泉。2003年9月重修靜園,溥儀胞弟溥任認出兒時經常在此玩耍,最終確認靜園位置。</p> <p class="ql-block">天津眼</p> <p class="ql-block">擠在鬧市中的天主教西開教堂是天津最大的教堂,也是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天津街景</p> <p class="ql-block">清朝時期的郵局</p> <p class="ql-block">大興國際機場,如水晶宮般美麗。</p> <p class="ql-block">后記:這次華北游的最大收獲是參觀了三處各有特色的長城景區(qū),實現(xiàn)了多年的夢想。感謝為我們開車的小王,感謝老鄒夫婦的熱情相邀和陪伴。很留戀北戴河早市的生活氣息,水果十分便宜,賣水果的大叔大媽都很和氣,賣的是自家果園的水果,和他們聊聊天,仿佛又回到兒時的年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