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月再見,九月你好,夏季已進入尾聲,風里已經(jīng)有了秋的味道,秋的味道寫在風里,人生的味道寫在四季里,季節(jié)輪換,總有新的故事值得期盼,希望這個秋天,秋風不燥,歲月靜好,我們都平安歲遂。</p> <p class="ql-block">九月二日跟隨揚帆國旅去中華水上古城聊城三日游。途徑濟南,濟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眾泉匯流而成,湖水經(jīng)北水門泄出流入小清河東注渤海。元明清各代增建亭臺樓閣,植柳種荷,形成秀麗景色。</p> <p class="ql-block">大明湖畔夏雨荷,綠葉紅花映碧波。清風拂面心歡喜,湖畔漫步樂無邊。</p> <p class="ql-block">濟南解放閣位于濟南市歷下區(qū)解放路,建于1949年,是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lǐng)濟南而建立的。解放閣的建筑風格為中西合璧,高約36米,共有五層,是一座典型的樓閣式建筑。解放閣的外觀設(shè)計十分精美,整座建筑以紅色為主色調(diào),寓意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勝利和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黑虎泉,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qū)解放閣南護城河南岸陡崖下,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黑虎泉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寬1.7米,泉水主要來自洞穴的東南方向。洞穴由青石壘砌,洞穴隱露在巖壁下。泉池由石塊砌成,略呈長方形,寬約17米,深約3米。泉池南壁并列3個石雕虎頭。泉水流過暗溝,經(jīng)3個石虎口噴出。涌水量最大每日4.1萬立方米,僅次于趵突泉。附近有琵琶,溪中、九女等名泉14處,組成黑虎泉群。黑虎泉是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居于“黑虎泉泉群”之首。為天下第一泉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三大泉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華水上古城-聊城,史稱聊城古城、東昌古城,于宋代淳化三年(公元992年)遷于今址。古城面積1平方公里,以“光岳樓”為中心,布局方正,全城被面積約6.3平方公里的東昌湖鎖環(huán)繞,狀如棋盤飄浮在萬頃碧波之上,形成“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體、交相輝映”的城市格局。</p> <p class="ql-block">最小的關(guān)帝廟</p> <p class="ql-block">聊城東昌湖</p> <p class="ql-block">東昌湖,原名環(huán)城湖、鳳城湖,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偯娣e4.2平方公里,略小于杭州西湖,為中國北方少見的人工湖泊。此湖為宋代掘土筑城時形成的護城河經(jīng)歷代挖土、蓄水形成。后引入京杭運河、黃河之水予以補給,形成了穩(wěn)定的湖面。東昌湖湖區(qū)盛產(chǎn)魚蝦等,原為聊城市重要的水產(chǎn)基地。</p><p class="ql-block">東昌湖,其東、南、西、北分別以聊城市區(qū)主干道柳園路、湖南路、湖西路、東昌路為界,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略小于杭州西湖,是濟南大明湖的5倍,為中國北方城市中少見的人工湖泊。</p> <p class="ql-block">洛神湖國家濕地公園:洛神湖在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城區(qū)以北,坐落于洛神湖公園中。洛神湖是利用縱貫東阿南北的官路溝及其周圍的廢棄地改造而成,又因三國時期的東阿王曹植著名詩篇洛神賦>>而得名。園內(nèi)生態(tài)環(huán)境獨特,地勢多樣,魚鳥眾多,植被豐富,擁有維管植物6239種,各種脊椎動物252種,其中鳥類169種,形成了一個完整、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對涵養(yǎng)水源、凈化水質(zhì)、調(diào)節(jié)徑流、維護生物多樣性,以及保護洛神湖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維護區(qū)域生態(tài)平衡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個甜甜的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人生難得幾日閑,清茶一壺煮流年,</p><p class="ql-block">忘卻人間三千事,心寬無處不桃源。</p> <p class="ql-block">美片制作:趙建華</p><p class="ql-block">時間:2023年9月2日-4日</p><p class="ql-block">地點:濟南、聊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