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哈爾濱回來已經(jīng)二十天了,最后一天的行程記錄遲遲未完成。我的日常生活似乎已經(jīng)忙成回家就躺下了,有點質(zhì)疑。于哈爾濱,我也想借上那句:我到過多少美麗的城市,都比不上塵土飛揚(yáng)的你。</p> <p class="ql-block">那天,拍這張照片的時候是在車上,軒哥介紹說這是哈爾濱火車站標(biāo)志,手機(jī)打開的瞬間,躍入鏡頭的全景就是這樣,美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略帶</span>不足。</p> <p class="ql-block">從齊齊哈爾回到哈爾濱的時候已經(jīng)晚上7點多了,是我堅持要去夜市的。</p> <p class="ql-block">人不是一般的多,用人頭攢動來說一點也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看見街道兩邊電子屏滾動播放各種宣傳標(biāo)語,其中“不要打架,打輸住院,打贏坐牢”特別醒目,估計這條街經(jīng)常有人滋事尋釁。美食配美酒嘛,喝醉了容易沖動。</p> <p class="ql-block">整條街都是各色美食,看得我們眼花繚亂,無從下手的感覺,就先喝了瓶酸奶解渴。</p> <p class="ql-block">多次聊到烤冷面,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軒哥就最先給我買了份,感覺味道一般,不如想象中那么勾魂??匆姈|北大油邊的牌子時,軒哥肯定的說這個一定要嘗嘗。</p> <p class="ql-block">這個大油邊真的是大,味道也太好了,正是我喜歡的,這一串若都吃完,后面就只能看風(fēng)景了,所以忍住。</p> <p class="ql-block">肥腸包大蔥。好長的一根,一再問軒哥確定是要一根嗎?可以買半根,但他很篤定的說是要一根,結(jié)果烤出來他傻眼了,太多了又沒吃完。</p> <p class="ql-block">這次學(xué)乖了,三個人一起只買了一個牛肉餅,味道極好,又沒有浪費(fèi)。</p> <p class="ql-block">到哈爾濱的第一天就吃了鍋包肉,軒哥說那天的不夠正宗,不夠酸,老姐覺得還沒有吃過癮,這里又買了一份,我嘗了一塊,太酸了,不喜歡,看他們兩個吃,說酸得正宗。</p> <p class="ql-block">脆皮五花肉。老姐一走到攤前就果斷要了一塊,好吃是好吃,就是胃裝不下了,吃到后面我只吃脆脆的肉皮,其他直接吐掉了,有點浪費(fèi)。</p> <p class="ql-block">慢慢逛著,后續(xù)是走得多,吃得少,直到老姐考了份羊排,誰也不想吃了,就丟了垃圾桶,簡直是浪費(fèi)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把還在熱鬧的夜市果斷拋在身后,我們打道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軒哥告訴我哈爾濱早市也熱鬧,在道里區(qū)的紅專街,我就想著要去一次。早市太早,第二天早上他們兩個要睡懶覺,我只能獨(dú)行。那會兒正遇大雨,地鐵站幾乎空著,我到紅專街的時候只有偶爾經(jīng)過的路人,有點失落,冒著大雨卻沒感受到早市鬧熱。</p> <p class="ql-block">穿過紅專街居然就是中央大街,沒想到離這么近。雨漸漸的小了下來,空蕩的街道,剛好可以悠閑的走走。</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居然有個馬迭爾賓館,之前走過好幾次了卻都沒有發(fā)現(xiàn),或許是被熙攘的人流淹沒了,今天第一次照面。</p> <p class="ql-block">空曠的街道,偶爾看見幾個和我一樣早起的路人。我們各自懷揣夢想,在這里相遇,又在這里相離,只一眼,輕輕的,什么也沒有留下。</p> <p class="ql-block">一街一回憶,一城一情懷,很喜歡這句話。因為念想,因為情懷,這座城市便有了靈魂。</p> <p class="ql-block">此處為中央大街的標(biāo)志所在,每次來都要拍這里,因為6號晚上沒有走過還頗有遺憾,沒想這一大早的居然彌補(bǔ)上了。軒哥說這不過就是外地游客打卡的地方,本地人不走這里,我說:你媽不就是外地游客嘛。</p> <p class="ql-block">走過中央大街,跟著導(dǎo)航一路到了索菲亞教堂。</p> <p class="ql-block">八點不到,游人卻不少。教堂的門還沒有開,之前來的時候都沒有進(jìn)去看過,這次想看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門票卻要等到8:30才開始售。給軒哥打電話問教堂里面有什么看點,他說沒有什么,勸我不用進(jìn)去了,聽話唄。</span></p> <p class="ql-block">軒哥電話指導(dǎo)說索菲亞教堂對面就是道里區(qū)菜市場,建議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走進(jìn)去,琳瑯滿目,各色商品,都是吃的,特產(chǎn)品有,日常生活菜品也有。這里應(yīng)該是集游客和本市人一體的消費(fèi)場所。</p> <p class="ql-block">在菜市場里面看見這條美食街,確實別有洞天。可惜已經(jīng)吃過早餐了,只能是走下階梯去轉(zhuǎn)一圈,早餐,午餐應(yīng)有盡有,遺憾沒能嘗試一下。</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時光就在這逛菜市場用完了。打的回酒店,軒哥和老姐已經(jīng)準(zhǔn)備就緒,“老道外”是這一次行程里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到哈爾濱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來老道外卻是第一次。以前完全不知道有這么一個地方,現(xiàn)在軒哥算是半個本地人,帶我們來見識見識。</p> <p class="ql-block">初見“巴洛克”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得軒哥普及一下才知道是一種建筑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說哈爾濱是個很有特色的城市,中外元素相互融合。這老道外里面有地道的四合院,軒哥說是以前國內(nèi)商戶在這里落腳建設(shè)的。想必這江西飯店也是這樣興建的吧。</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四合院里面都被改成了商鋪,不過站在院里還是能想象到當(dāng)時繁榮與熱鬧場景。</p> <p class="ql-block">這個大院以前是經(jīng)營什么的不得而知,現(xiàn)在是看見它的寂靜。</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中華巴洛克,兩種元素的結(jié)合。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需要我們在這些建筑風(fēng)格里去發(fā)掘。</p> <p class="ql-block">百年餐飲老街,一條街都是美食,中餐就在這里解決了。</p> <p class="ql-block">大骨棒牌子豎那么高,中午就吃大骨棒了。</p> <p class="ql-block">味道比想象的還要好,就是胃不爭氣,裝不下太多。</p> <p class="ql-block">紅燈籠和毫無章法的電線在一起串著,街是熱鬧的街,可一眼也便看出了老道外的“老”。悠久的歷史,濃厚的中外文化融合特色,值得我們欣賞,探究。</p> <p class="ql-block">下午去了軒哥學(xué)校,他們建筑學(xué)院原本是不能進(jìn)去參觀的,但那天很幸運(yùn),不僅博物館開放了,還得進(jìn)學(xué)院了,沿著軒哥走過的足跡欣喜的走了一遍。負(fù)一樓的體育館籃球場,就是他之前發(fā)給我的圖片里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建筑學(xué)院主樓的原始正門,被嵌在三樓的玻璃框內(nèi)保護(hù)起來了,現(xiàn)在用的是復(fù)制門。</p> <p class="ql-block">寬敞的走廊,走過的瞬間,有種歷史的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學(xué)校博物館里很多資料都是俄文,尤其是早期的,證明我們太多的交集都是在俄羅斯,直到后期,越來越多的才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一直想站在大街上拍一張哈工大的大門,很遺憾那天只拍得一張從校園內(nèi)看向外面的。</p> <p class="ql-block">“規(guī)格嚴(yán)格,功夫到家”,希望軒哥牢記校訓(xùn),嚴(yán)格要求自己,力創(chuàng)美好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