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2023年7月13日我們延著331國道中朝邊境線去集安。</b></p> <p class="ql-block"><b>331國道邊景色</b></p> <p class="ql-block"><b>集安市府大樓</b></p> <p class="ql-block"><b>集安市,吉林省縣級市。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通化縣、懷仁縣(今遼寧省桓仁縣)析出各5保共59牌,置輯安縣。1965年更名為集安縣,1988年3月16日國務(wù)院批復同意撤縣設(shè)市,設(shè)立縣級集安市。吉林省集安市城東街道下解放村地處中朝邊境、鴨綠江畔,毗鄰中朝集安口岸、高句麗古跡、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和羊魚石“第一漂”等網(wǎng)紅景區(qū)。</b></p> <p class="ql-block"><b>集安市府廣場。集安市政府非常親民,為打造旅游城市,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將市政府停車場免費無時段對外開放,周邊賓館自駕游的車輛都可以去停。??????</b></p> <p class="ql-block"><b>江對岸是朝鮮</b></p> <p class="ql-block"><b>集安鐵路國門</b></p> <p class="ql-block"><b>1950年10月11日,輯安鴨綠江鐵路大橋,第一批赴朝作戰(zhàn)的志愿軍秘密部隊(東北四野,部隊無番號),就是從這里赴朝作戰(zhàn)。先后有38軍、39軍、42軍、50軍、20軍、26軍等42萬余名志愿軍、17.2萬隨軍擔架隊員,由橋上或由兩側(cè)16道浮橋、水下橋進入朝鮮。在朝鮮戰(zhàn)爭的幾年中,輯安鴨綠江鐵路大橋始終是祖國向朝鮮輸送給養(yǎng)的大動脈,人員、彈藥、武器從這里晝夜不停地輸往前線。丹東大橋被炸斷,輯安鴨綠江鐵路大橋因志愿軍戰(zhàn)士的保護與及時的搶修卻始終未斷,其間向朝鮮運送部隊、后勤保障的火車143500余列次,運送傷員回國18.2萬人,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因此,這座橋被譽為“抗美援朝第一渡”。 </b></p> <p class="ql-block"><b>集安公路國門</b></p> <p class="ql-block"><b>朝鮮公路國門</b></p> <p class="ql-block"><b>集安火盆一條街</b></p> <p class="ql-block"><b>遼寧青山溝景區(qū)</b></p> <p class="ql-block"><b>謝謝欣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