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7一24日,與朋友四人呼倫貝爾大草原自駕行!</p> <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草原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莫爾格勒河又稱莫日格勒河、莫日根河、莫爾根河,發(fā)源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境內(nèi),大興安嶺西麓,號稱“天下第一曲水”。</p> <p class="ql-block"> 河長319公里,流域面積4987平方公里,由東北向西南,流經(jīng)著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注入呼和諾爾湖后流出,匯入海拉爾河,屬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水。</p> <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白樺林是中國最大的原始白樺林之一,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境內(nèi)。它被譽為“中國北方的綠肺”,是一個珍貴的生態(tài)寶庫。</p> <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白樺林地處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夏季短暫而涼爽,冬季漫長而寒冷。這種氣候條件為白樺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白樺樹是這片林區(qū)的主要樹種,它們高大筆直,樹皮潔白如雪,給人一種純潔而壯觀的美感。白樺林覆蓋的面積廣闊,樹木繁密,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卷。在白樺林中,生長著豐富的植被,包括多種灌木、草本、苔蘚等。這些植被為白樺林提供了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p> <p class="ql-block"> 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鄉(xiāng),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下轄鄉(xiāng),地處額爾古納市西北部,東與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xiāng)接壤,東南與三河回族鄉(xiāng)相連,南與黑山頭鎮(zhèn)交界,西隔額爾古納河與俄羅斯后貝加爾邊疆區(qū)為界,北與蒙兀室韋蘇木毗鄰。</p> <p class="ql-block"> 恩和俄羅斯族民族風情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敖魯古雅是鄂溫克族居住的部落,位于呼倫貝爾市根河市最北部的敖魯古雅河畔,根河市西郊,是鄂溫克族最遠也是最神秘的一個支系居住的地方。敖魯古雅,也稱馴鹿鄂溫克人,意為楊樹林茂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7世紀中葉,馴鹿鄂溫克人從貝加爾湖流域一帶,游獵遷徙到大興安嶺密林中,靠狩獵和飼養(yǎng)馴鹿為生。他們被稱為“使鹿部落”和“中國最后的狩獵部落”,也是中國境內(nèi)保存“馴鹿文化”的民族之一。最后一代純正血統(tǒng)的馴鹿鄂溫克人僅有30余人,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馴鹿只剩600余頭,極少一部分馴鹿鄂溫克人仍然保留著較為原始、自然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室韋口岸,位于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中游東端,在室韋鎮(zhèn)的西南0.5公里處,南距額爾古納市在地拉布達林鎮(zhèn)168公里,西隔額爾古納河與俄羅斯奧洛契口岸相對。</p> <p class="ql-block"> 大草原室韋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的中部,是大草原上最大、最有名的草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麗、原始的草原之一個牧區(qū)。</p> <p class="ql-block"> 室韋是鄂溫克民族的聚居地,也是中國北方最典型的牧區(qū)之一。這里草原廣袤,花草豐盛,牛羊成群。室韋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空氣清新,水質(zhì)純凈,是一片清雅寧靜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界河對岸是俄羅斯民居。</p> <p class="ql-block"> 室韋的美景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呼倫貝爾大片金黃色的麥田!</p> <p class="ql-block"> 從呼倫貝爾格日莫勒河至恩和、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室韋、七八九卡水墨邊防線、黑山頭、滿洲里、呼和浩特,入住小木屋、草原蒙古包,沿中俄邊境公路看最美的草原景色!</p> <p class="ql-block"> 天氣晴朗,微風輕拂,走在草原上,一望無際成片的向日葵地和大堆草垛們,組成了仿佛一幅清新的油畫,草原所有的美好紛呈而至,在自己的位置上靜靜描繪明與暗、高與低、陽光與云影,自然與美好。整個草原屏息凝神,在高空和片云里,像一首音樂的尾聲,讓你的思緒也隨著光影歸入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 滿洲里套娃廣場是滿洲里標志性旅游景區(qū),廣場集中體現(xiàn)了滿洲里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國風情交融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 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海拉爾紀念園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城區(qū)鐵路工人新村北部,定位為國家4A級戰(zhàn)爭主題公園,總面積110公頃,是在原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上建立的,是集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為一體的軍事主題紅色旅游景區(qū),是國內(nèi)少有同類題材主題公園之一。</p> <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回民區(qū)通道南街28號,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是呼和浩特市建筑年代較早、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積約6畝。</p> <p class="ql-block"> 大召寺是中國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qū)南部的一座大藏傳佛教寺院,屬于格魯派(黃教)。大召寺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后改為“無量寺”。因為寺內(nèi)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黃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區(qū)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黃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區(qū)有大范圍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 大召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lǐng)阿拉坦汗于明萬歷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創(chuàng)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shè)活佛的寺廟。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nèi)∠嘶罘鸬霓D(zhuǎn)世規(guī)定。</p> <p class="ql-block"> 大召不僅是一處佛教圣地,而且還是一處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輝煌的召廟建筑、珍貴的文物和藝術(shù)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樂,構(gòu)成了大召獨特的“召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綏遠城將軍衙署是清代綏遠將軍管轄歸化城、漠南蒙古及統(tǒng)領(lǐng)大同、宣化等地駐兵的辦公衙門,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營造,磚木構(gòu)制,占地約3萬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它的營建,是清王朝為鞏固西北疆邊陲的穩(wěn)定,奉行對大漠南北蒙古地區(qū)實施政治、軍事統(tǒng)治的產(chǎn)物。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北五里處勘定一處城址,作為右衛(wèi)城北移屯兵之用。至乾隆二年開始大規(guī)模修建。四年(1739年)告竣,清廷賜名“綏遠城”。解放后,衙署為綏遠省人民政府并內(nèi)蒙古人民政府辦公地,烏蘭夫兼兩府主席。古建筑展示、地區(qū)歷史宣傳為一體的多功能博物館。經(jīng)過多的維修改造,將軍衙署于2017年7月31日面向社會試運行開放,重新開放的將軍衙署占地2.64萬平方米,以將軍衙署為主體,以“綏遠方式”紀念館為輔助,以清代建筑風格為主要基調(diào)的基礎(chǔ)設(shè)施完善配套的城市文物景觀,再現(xiàn)了“漠南第一府”的恢弘景象。</p> <p class="ql-block"> 綏遠城將軍衙署里收藏的如意算盤。</p> <p class="ql-block"> 愉快的旅行結(jié)束,感謝朋友的策劃與付出,期待下次與你們出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