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柵欄地區(qū),東起前門大街,西至新華街;北起前門西大街,南至珠市口西大街。這片區(qū)域是代表老北京胡同的重點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 我家住在大柵欄附近,參加工作后,單位也在大柵欄地區(qū)。生活與工作在這片區(qū)域六十多年,汗水與情感全部灑在大柵欄這片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三年防疫,出游受限,哪里都去不了,我只好在家附近轉一轉、走一走,拍拍照,寫下我與北京的故事專輯《情滿大柵欄》。</p> <p class="ql-block"> 大柵欄街道是北京老城區(qū)胡同最密集的地區(qū)之一,本地區(qū)無主要大街干道,由多條胡同小巷組成復雜的交通網(wǎng)絡。主要胡同街道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琉璃廠文化街、</span>大柵欄商業(yè)街、觀音寺街、珠市口西大街等,以及著名的“八大胡同”均在此地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琉璃廠街:</p><p class="ql-block"> 琉璃廠街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里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大多數(shù)外國人來京旅游都要到這里。</p> <p class="ql-block"> 說起北京的琉璃廠,我的記憶里還是過去的更多一些。記得每年春節(jié),這里都要舉辦年會,當然這里的年會比起其它地方的年會更突出“文化”二字。</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后,這里蓋了一棟大樓,起名叫“廠甸大樓”。招商租攤,經(jīng)營民族小吃,不單單是北京小吃,全國各地的各種小吃都匯聚在這里。那時經(jīng)常時不時的來這里解解饞,感覺還挺好。可現(xiàn)在這里完全變了樣,目前這座大樓經(jīng)營著更高檔、更賺錢的生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柵欄商業(yè)街:</p><p class="ql-block"> 大柵欄商業(yè)街是北京市著名的一條老商業(yè)街。大柵欄,自1420年(明朝永樂十八年)以來,經(jīng)過500多年的沿革,逐漸發(fā)展成為店鋪林立的商業(yè)街了,在大柵欄分布著11個行業(yè)的36家商店。復原民國初期風貌,大柵欄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曾經(jīng)就是一個繁華的商業(yè)區(qū)。</p><p class="ql-block"> 大柵欄商業(yè)建筑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有必要解釋一下“大柵欄”的讀音?!按髺艡凇弊xdà shí lànr。</p><p class="ql-block"> 我發(fā)現(xiàn)在電腦或手機上打字時,“大柵欄”組合打“dà shí lànr”可打出漢子“大柵欄”。如果把“大柵欄”分開單字打,就必須打“dà 大”“zhà柵”“l(fā)ànr欄”。</p><p class="ql-block"> 這就使得外地人來北京,常常感到奇怪,明明是柵欄(音乍闌),為何在北京要讀成“石爛”。</p><p class="ql-block"> 據(jù)歷史資料記載,明代這里曾是皇家珊瑚庫,為防盜,自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起便設柵欄,晝開夜閉,當時官話柵欄就讀“石爛”。以后作為地名,保存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 走進大柵欄商業(yè)街,首先看到的是北京最有名的“大觀樓電影院”。</p><p class="ql-block"> 大觀樓電影院伴我走過了少年、青年和中年的不同階段,小時候兜里有了五分錢就來這里看電影,學校組織看電影也大都是這里,后來工作了,單位離這里近,工會發(fā)電影票也基本是這里。</p><p class="ql-block"> 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基本上就沒有來過這里。</p> <p class="ql-block"> 北京同仁堂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中聞名遐邇的老字號,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同仁堂從清雍正元年(1723年)開始“承辦官藥”直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在長達188年時間里,同仁堂遵照皇家挑選藥材標準、恪守皇宮秘方和制藥方法,形成一套嚴格的質量監(jiān)督制度,同仁堂與清宮太醫(yī)院、御藥房之間有機的融合和影響,形成了同仁堂中藥的特殊風格和傳統(tǒng)知識。</p> <p class="ql-block"> 瑞蚨祥位于大柵欄街道大柵欄街5號。瑞蚨祥綢布店創(chuàng)建于清末,曾居北京綢布業(yè)“八大祥”之首,一時“名滿京城、享譽海內”。</p><p class="ql-block"> 殿堂主體為二層木結構樓房,平面布局中突出共享空間在功能上的實用意義,建筑裝飾在清末民初京城開風氣之先,采用仿歐洲巴洛克式與中國傳統(tǒng)裝飾題材相結合的手法,可謂匠心獨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觀音寺街:</p><p class="ql-block"> 觀音寺街東起煤市街,西至櫻桃斜街和鐵樹斜街東口交匯處,全長323米,平均寬度6米。歷史上,因其西端有座興建于明代的“觀音寺”而得名“觀音寺街”。</p> <p class="ql-block"> 觀音寺街商鋪林立,建筑古老。觀音寺街所在的正陽門外兩側的斜街在明代被稱為“龍脈”。正陽門外西斜街一帶延續(xù)了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城三代皇城,是“一脈貫三都”之地。商鋪商販云集,從商鋪到民居形成了獨特的觀音寺街景。</p> <p class="ql-block"> 我與家人每每去大柵欄購物都喜歡走這條街。邊走邊逛,心情舒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紀曉嵐故居:</p><p class="ql-block"> 紀曉嵐故居位于大柵欄街道珠市口西大街241號,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原為岳飛二十一代孫、雍正時權臣、兵部尚書陜甘總督岳鐘琪的住宅。紀曉嵐在這里住了兩個階段,分別是從11歲到39歲,和從48歲到82歲,前后共計62年。紀曉嵐于清嘉慶十年(1805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 我每天出去晨練都要經(jīng)過紀曉嵐故居門前,看一看紀曉嵐當年親手栽種的紫藤樹。</p><p class="ql-block">紅塵日日馬蹄生,</p><p class="ql-block">踏遍天街不記名。</p><p class="ql-block">只有君家容易認,</p><p class="ql-block">紫藤花底讀書聲。</p><p class="ql-block"> ——清朝·葉方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胡同:</p><p class="ql-block">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唯獨八大胡同聞名中外,它們是: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胡同、陜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xiàn)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xiàn)小力胡同)。</p><p class="ql-block"> 其實,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并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胡同里,還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p> <p class="ql-block">鐵樹斜街:</p><p class="ql-block"> 鐵樹斜街,顧名思義,此街是斜街,在大柵欄地區(qū)西南部,東北起自大柵欄西街(觀音寺街),西南至虎坊橋五道街。</p><p class="ql-block"> 鐵樹斜街是大柵欄地區(qū)一條知名、重要交通道路,這條街長551米,寬8米。為走斜街超近道,人們大都選擇走這條路。比如上面說到的紀曉嵐,每次去故宮上朝,都要走這條斜街。</p><p class="ql-block"> 鐵樹斜街也是我最熟悉的一條街,每天上下班都要穿過這條街。因為家離單位近,算上中午回家吃飯,一天總共要穿過這條街四次。</p> <p class="ql-block"> 遠東飯店:位于北京大柵欄鐵樹斜街90號。</p><p class="ql-block"> 北京遠東飯店始建于1940年,是北京飯店行業(yè)中僅有的幾家中華老字號之一。</p> <p class="ql-block"> 這個門牌號標的比較特別,明明是在鐵樹斜街上,可牌子上寫的是“大外廊營胡同1旁門”。</p><p class="ql-block">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這是個知名大宅院,位置處于鐵樹斜街與大外廊營胡同把角處,正門在大外廊營胡同1號,故此門為“大外廊營胡同1旁門”。</p> <p class="ql-block"> 大外廊營1號是譚鑫培故居。譚鑫培系清光緒年間著名京劇老生演員。當年的老宅有6套院子,共有房子46間半。</p> <p class="ql-block">百順胡同:</p><p class="ql-block"> 百順胡同是著名的北京大柵欄八大胡同之一。</p> <p class="ql-block"> 這座二層小樓位于百順胡同49號,解放前是一座高檔妓院。</p> <p class="ql-block"> 百順胡同40號:斌慶社舊址。</p> <p class="ql-block">棕樹斜街:</p><p class="ql-block"> 棕樹斜街是北京大柵欄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p> <p class="ql-block"> 這個二層小樓位于棕樹斜街89號。此樓解放前是一所高檔妓院,解放初期改為“夫妻浴池”。</p><p class="ql-block"> 別看這二層小樓外表不怎么樣,但里面非常豪華,里面全是木制結構,木地板、木樓梯、木欄桿、木扶手,各房間的前臉都是木制,二樓的支撐也是由多個大圓木柱完成,涮的大紅大綠漆,地面油光锃亮,非常好看。</p><p class="ql-block"> 里面有一個正正方方天井,四周全是單間客房。</p><p class="ql-block"> 可能有人會問,你對這小樓里面怎么這么清楚?大家不要誤會,因為這里原來是我單位的招待所,經(jīng)常來這里開會和會見客人,所以對這里面的環(huán)境非常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京韻園:</p><p class="ql-block"> 京韻園是我心中最美的社區(qū)小公園,它坐落在中國京劇發(fā)源地——大柵欄街道百順社區(qū)。</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京劇愛好者聚集歡樂的地方,也是附近居民晨練健身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自從退休后,我每天來這里晨練健身并和票友們歡聚一堂。老哥幾個都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第二個家。同時也非常感謝大柵欄街道為群眾辦的這個實事。</p> <p class="ql-block"> 這里有一個群眾性的京劇票社,在不大的一間平房里改建了一個微型小劇場。周一至周五免費為群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 以上就是我與北京的故事之“大柵欄篇”。</p><p class="ql-block">感謝您的到訪,祝美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