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入園的幼兒哭鬧、情緒不穩(wěn)定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3—4歲的孩子正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他們從小在父母身邊生活長大,突然要離開家人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與陌生人相處,必然會產生“分離焦慮”和“陌生焦慮”。為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順利度過焦慮期,就必須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排除“焦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家長要消除自身焦慮心情</b></p><p class="ql-block"> 家長的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可是結果卻事與愿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作為幼教一線的教師,我們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新生入園的十三忌。</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忌:一味妥協(xié),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b> </p><p class="ql-block">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還存在僥幸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要堅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兒園,那么當你再次送園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更加變本加厲。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忌:送兩天,歇一天。</b> </p><p class="ql-block"> 有的孩子剛入園時,哭鬧比較嚴重,吃飯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長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幾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給孩子調理調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存在誤區(qū)的,當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來幼兒園會感到更加陌生,特別是對于新入園的孩子來說,還沒有建立起與老師之間的依戀感情,送送停停會讓孩子的適應過程事半功倍。堅持送園,對孩子的適應至關重要。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b>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寶貝,又見到自己的寶貝哭鬧的厲害,家長心疼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家長對孩子的情緒感染實在太強了,家長陪著孩子哭的情況在幼兒園的新生入園接待中司空見慣,造成孩子們錯認為家長不要他們了,認為上幼兒園不管對于他們自己,還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進而加劇孩子的分離焦距,不利于孩子的適應。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四忌:“我在外面等著你!”“我去給你拿進毛衣來!” </b></p><p class="ql-block"> 在祖輩送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孩子一張嘴要哭,馬上對孩子說:“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著你哈!”“奶奶去給你買奶,這就回來!”這種說法可能暫時有效,可是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后,他會感覺到非常不安,因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兒了,這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忌:“別哭,我第一個來接你!” </b> </p><p class="ql-block"> 許多家長會這樣許諾孩子,當孩子哭著對你說:“媽媽第一個來接我!”你忍心拒絕孩子嗎?于是好多家長隨口承諾:“好,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們當然并不反對這種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長,您能保證您是第一個嗎?如果不能,請不要這樣回應孩子,請換一種方式回應孩子:“媽媽會早來接你!”“媽媽四點來接你!”如果輕易的承諾沒有兌現(xiàn),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shù),那么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長欺騙了自己,會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長會不會來接他?孩子便沒有把握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六忌:“再哭,再哭就不接你了!” </b> </p><p class="ql-block"> 這是家長氣頭上的急話,可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卻常常聽到。家長這話說出來,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厲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來接他了,這種負面效應會讓孩子覺得恐懼,恐懼幼兒園,恐懼老師,更恐懼分離焦慮。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七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會就好了!” </b></p><p class="ql-block"> 許多家長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來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會,就一定能夠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長說再見。然而,往往事與愿違。家長的多呆一會兒,只會讓孩子的適應時間拉長,讓孩子的哭鬧和分離焦慮時間拉長。因為此時,孩子已經意識到家長可能走,分離焦慮已產生,便開始哭鬧。而家長畢竟是要離開,那時孩子還是要獨自去面對,嘗試著去適應。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八忌:“不許哭!” </b> </p><p class="ql-block"> 誠然,每個家長都不愿聽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聽不到,心里能夠接受的了,可是卻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淚。其實,面對分離焦慮,孩子選擇以哭的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達方式,壓抑孩子哭,以強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長的。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九忌:喂完飯再走 </b> </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早上總想喂飽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飽了后再和家長告別,很容易因為哭而嘔吐,而且,家長長時間逗留在活動室,會讓其它的孩子產生情緒感染,不利于孩子適應。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忌:窗子外面看一看 </b> </p><p class="ql-block"> 家長送下孩子后,難免會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長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可是如果一旦讓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哭鬧會變本加厲。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一忌:“有小朋友打你嗎?”“老師兇你嗎?” </b> </p><p class="ql-block"> 家長對孩子的關切溢于言表,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的負暗示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幼兒園的生活,不自覺的建立起幼兒園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師兇我之類的聯(lián)想。這當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我們可以這樣問孩子:“今天你認識哪個小朋友了?”“老師表揚你了嗎?”幫助幼兒回憶幼兒園一天的美好時光,建立對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二忌:在家一定要好好補補 </b> </p><p class="ql-block"> 孩子入園的頭幾天,吃飯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時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長會刻意給孩子帶奶,晚上吃飯的時候也想多做些魚蝦肉蛋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其實,孩子剛入園容易上火,在吃飯上應當注意多飲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對于魚肉之類容易生痰上火的東西,應當盡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十三忌:休息的時候無節(jié)制</b></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們看到,許多孩子星期一的時候特別不容易適應,這一方面是由于休息了兩天,對環(huán)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作息規(guī)律和幼兒園不一致,從而導致了作息秩序紊亂。休息日時,家長應當盡量配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形成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3至5歲,是孩子秩序感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會使孩子受益一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家園共同幫助幼兒熟悉環(huán)境</b></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由于感到陌生才產生“焦慮”,為了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對環(huán)境的“恐懼感”,在開學初,除了對孩子的身體關注外,還應重視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按孩子的需求來安排一日的活動。首先從孩子的特點出發(fā),我們幼兒園會努力營造溫馨的環(huán)境,活動室的創(chuàng)設體現(xiàn)在材料“優(yōu)”而無害、地板軟而“安全”、設施“好”而不花巧,來吸引孩子的視線。3—4歲的孩子喜歡擺弄柔軟的玩具,喜歡獨自玩耍,以此使其忘卻與家人分開的憂慮。約談的時候家長可以陪孩子來園熟悉環(huán)境,讓孩子有機會與老師接觸、融入新環(huán)境,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你以后要來上學的地方,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通過孩子在玩滑梯、翹翹板等游戲,使孩子從快樂中去體會到幼兒園的吸引力。 </p><p class="ql-block"> 孩子提前熟悉自己的物品及幼兒園的活動場所,來園時老師的熱情接待和關愛,精心營造的生活環(huán)境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美好印象,孩子回家后會覺得幼兒園有一種無形的吸引力在等他,繼而產生了“我想上幼兒園”的強烈欲望。孩子預先來幼兒園適應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好處多,幼兒在園的整個過程中情緒的依賴不斷地產生變化,“師幼距離”慢慢地在拉近,“陌生感”和“焦慮情緒”自然就減少了。</p><p class="ql-block"><b> 教師巧妙安排幼兒的一日生活</b></p><p class="ql-block"> 3—4歲幼兒要以生活為切口,幫助幼兒適應新環(huán)境、新生活,不失為孩子消除分離焦慮的一種好辦法。開學初特別注意孩子的進餐、午休、離園等環(huán)節(jié)的情緒(具體我們每天都會有記錄),部分孩子由于情緒不穩(wěn)定,早餐吃得少,我們會給孩子多喝水或吃點心,保證有良好的午餐食欲;午休是孩子較難度過的一關,我們老師會結合家長交代的孩子休息情況,允許孩子帶自己的物品入睡,讓孩子暫時找到依戀的東西而安靜入睡。對不肯入睡且哭鬧的孩子我們會個別安憮,讓他暫時由老師做保護人,由于孩子對成人的依戀性強,所以不管是哪位老師都會像媽媽一樣照顧我們的新孩子,使孩子有與父母重逢的喜悅,這樣一來就慢慢可以沖淡他們的緊張和不快,因此在開學初,適當提前離園的時間是有一定必要性的。</p> <p class="ql-block"><b> 緩解入園焦慮的八大招</b></p><p class="ql-block"> 其實面對“幼兒分離焦慮”,爸爸媽媽們大可不必壓力山大~咱們一起來看看緩解入園焦慮的八大招,讓你家的孩子面對開學,更加淡定~</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第一招:潛移默化,讓孩子想上幼兒園</b></p><p class="ql-block"> 在入學前,爸爸媽媽在陪寶寶散步的時候,可以經常到幼兒園附近走走。家長帶著孩子看看幼兒園的小朋友做操和做各種戶外活動,并且告訴寶貝:“幼兒園有好多好多的玩具,你可以跟小朋友們一起玩,真的很棒哦!”在潛移默化的暗示中,啟發(fā)孩子想上幼兒園的愿望。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第二招:培養(yǎng)孩子生活自理能力</b></p><p class="ql-block"> 爸爸媽媽們可以為即將開學的寶寶準備易于穿脫的衣服、鞋、襪子等等。而且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上洗手間等等。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三招:及早調整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b></p><p class="ql-block"> 通常幼兒園的午睡時間在12:00—14:30,家長要從現(xiàn)在起就要準備安排孩子的午餐,盡量在12點之前結束,然后漱口、擦嘴上床睡覺,采用專用的漱口杯和專用的毛巾,條件允許的話給做個銘牌貼上面,讓寶寶知道這些是專屬的杯子和毛巾,爸爸、媽媽的專用口杯和毛巾最好都貼上銘牌哦。2點左右準時叫醒。晚上睡眠時間也要調整固定下來,9點之前應該入睡,爸爸媽媽這時候要犧牲一下自己的娛樂時間,盡量在九點之前陪孩子入睡,建議你們家的電視就不要去續(xù)費了,呵呵。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四招:溫柔地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b></p><p class="ql-block"> 如果寶貝的身體沒有太大問題,家長最好還是堅持按時把孩子送來幼兒園。盡管剛開始,孩子還是會哭鬧,但爸爸媽媽們要學會溫柔地堅持原則。堅持一個行動,關鍵在頭三天,而一件事情若能堅持21天,就能形成習慣,同樣,讓孩子上幼兒園也是一樣的道理。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第五招:家長要調整、處理好自己的情緒</b></p><p class="ql-block"> 家長離開幼兒園的時候要誠實地告訴孩子:“媽媽(爸爸)必須離開你了,因為媽媽(爸爸)要去上班,但是我保證,下午等你放學后,我一定來接你?!比缓?,爸爸媽媽再大大方方地跟孩子道別,千萬不要戀戀不舍,甚至跟著孩子一起掉眼淚,這種情緒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六招:家庭的意見和態(tài)度要保持一致</b></p><p class="ql-block"> 爸爸媽媽產生矛盾,意見不一致時,不要在孩子面前爭論。因為這樣只會讓孩子“有機可乘”,反而會加深家庭矛盾,讓孩子本來就焦慮不安的情緒變得更糟。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第七招:信任、理解老師,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b></p><p class="ql-block"> 家長可以跟老師當面交流孩子的情況,也可以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來溝通。此外,爸爸媽媽要學會在孩子面前多樹立老師的形象。如:“老師對你真好……老師很喜歡你,你不去老師會想你……老師今天表揚你啦……媽媽和老師是好朋友,媽媽不在,老師會幫助你的”等等。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第八招:跟孩子一起讀故事</b></p><p class="ql-block"> 爸爸媽媽們可以跟孩子一起閱讀一些有關分離焦慮的繪本故事,利用故事來引導孩子的入園焦慮情緒是個不錯的方法哦!而相關的推薦故事書前面微信公眾平臺推薦過,如:《阿文的小毯子》、《一口袋的吻》、《小阿力的大學?!?、《魔法親親》、《媽媽心 媽媽樹》、《我好擔心》、《我的名字叫克里桑斯美美菊花》、《小魔怪要上學》等等。</p> <p class="ql-block"> 有了這些緩解方法,再加上幼兒園老師的配合,爸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入園焦慮了,高高興興上學去,so eas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