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p class="ql-block">跳繩是一項樂趣無限的全身運動,可以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敏度和判斷力,有助于幼兒體力、智力和應變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同時,也能幫助幼兒確立方位感和培養(yǎng)其整體意識。升入大班之后,孩子們對跳繩很感興趣。主要是有好多小朋友的哥哥姐姐在上小學。在一次戶外接待時,孩子們在在戶外做律動,馬藝睿跑過來問;“老師,我們?yōu)槭裁床惶K那”?我聽我哥哥說,我們上小學之后,每天都要跳繩100個,中考的時候還要考跳繩呢!”她的問題引來了其他的孩子討論,七嘴八舌地說,我也知道,我也聽我姐姐說過之類的。我問他們,你們會嗎?他們搖搖頭。</p> 教師思考 <p class="ql-block">《綱要》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跳繩是孩子們感興趣的,也是孩子們鍛煉身體的一個好運動項目。在孩子們感興趣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探索不同的跳繩方法,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發(fā)展身體的動作,掌握跳繩的基本技巧,發(fā)展想象,合作,創(chuàng)新能力</p> 活動內(nèi)容與過程實錄 <p class="ql-block">戶外游戲時,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帶著一籃子跳繩來到了戶外。孩子們們爭先恐后的拿起跳繩開始自己的跳繩游戲。剛開始玩跳繩,我們的孩子就遇到了困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們面臨的問題有很多:</b></p><p class="ql-block">呂樂說:繩子太長了。</p><p class="ql-block">盧宥睿說:甩不過去,繩子不好。</p><p class="ql-block">趙梓涵說:打到頭了,跳繩太難了,不會。</p><p class="ql-block">張凱興說:跳繩纏在一起了,腳會被繩子絆倒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師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跳繩是大班小朋友要會的一項運動,跳繩也可以鍛煉孩子們的協(xié)調(diào)和平衡能力,增強體質(zhì)。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不怕困難,不斷努力的堅韌精神。</p><p class="ql-block">看到孩子們對跳繩即喜歡又不會的狀態(tài),我問:既然你們認為跳繩這么難,你們還要繼續(xù)玩嗎?孩子們齊聲說:要,我們想跳繩。于是大家一起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們的策略:</b></p><p class="ql-block">韓予心說:跳繩之前要先把繩拉直,就不容易絆腳了。</p><p class="ql-block">馬雨桐說:要等跳繩落地之后,再跳就能跳過去了。</p><p class="ql-block">呂明宇說:要先學會甩繩才可以。</p><p class="ql-block"> 張瑾易說:跳過去后不要停下來連貫的跳下。</p><p class="ql-block"> 袁萌說:跳繩要拉開距離,雙手向前悠就不會打到人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跳繩有成效,幼兒行為分析:</b></p><p class="ql-block"> 1.小朋友在分享環(huán)節(jié)分享自己的跳繩經(jīng)驗,是對自己參與游戲過程的一種總結(jié)和對其他小朋友的一種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 2.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思考遇到的問題,能對找到的問題進行嘗試解決,是思維轉(zhuǎn)化的過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支持策略:</b></p><p class="ql-block"> 1.要認真傾聽幼兒經(jīng)驗分享與問題的提出。對幼兒來說分享與問題提出是經(jīng)驗再現(xiàn)與表達,對于其他幼兒是經(jīng)驗學習的過程。</p><p class="ql-block">2.要以幼兒為主體,解決幼兒所遇到的問題。</p><p class="ql-block"> 3.激發(fā)更多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游戲中來。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行為解析:</b></p><p class="ql-block">1.孩子們在跳繩實踐中去自己親身驗證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2.孩子們在學會跳繩之后,沒有停下,而是繼續(xù)嘗試創(chuàng)新探索出更多的玩法,表現(xiàn)出了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 3.有了經(jīng)驗的支撐,同伴之間成為了相互學習的對象。</p><p class="ql-block"> 4.他們會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也會思考去想辦法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支持策略:</b></p><p class="ql-block">1.教師示范。</p><p class="ql-block">2.啟發(fā)式提問。跳繩除了這樣玩還可以怎樣玩呢引導幼兒自行思考并自己嘗試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 3.同伴引領。以幼兒引領幼兒的成長,以幼兒的能</p><p class="ql-block"> 4.沒有支持可能就是最好的支持。我們常說"管住嘴"就是最好的策略。</p> 記錄與反思 <p class="ql-block">孩子的世界從來不缺少驚喜。要以幼兒的興趣,為幼兒提供游戲材料,場地,并及時捕捉游戲中的生長游戲開展并創(chuàng)造出更多玩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游戲中幼兒以自由自在的方式去探索去嘗試,在游戲中解決問題。</p><p class="ql-block"> 《看,跳繩我們這樣玩》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掌握了雙腳跳繩的方法和跳繩要領,通過跳繩游戲培養(yǎng)了幼兒勇于團結(jié)協(xié)作的意識。利用跳繩游戲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彈跳能力,靈敏、耐力,鍛煉了幼兒的意志力,進行的多種體驗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幼兒的經(jīng)驗在一次次的游戲中得到提升。了解幼兒已有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幼兒興趣傾向,給與幼兒最大的支持,你會發(fā)現(xiàn)幼兒所帶的驚喜是意想不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