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親愛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 祝賀你光榮地成為一名小學生,歡迎你加入興隆村小學這個溫馨的大家庭,全新的小學校園生活即將開始。</p> <p class="ql-block"> 成為一名小學生,你準備好了嗎?趕緊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看看學校為大家準備的一年級新生入學指南吧,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p> <p class="ql-block"> 請家長送孩子9月1日8:00-8:30攜帶入學通知書(8月25日上午到興隆村小學領取),到興隆村小學報到。</p> <p class="ql-block">重點:會寫自己的名字,背熟爸爸媽媽的名字和電話號碼</p> 學習用品 生活用品 <p class="ql-block">水杯一個:攜帶方便、密封性好;禁止使用玻璃材質,容易破碎;并貼好姓名標簽;</p><p class="ql-block"> 備用口罩兩個、衛(wèi)生紙裝一些在自己書包里。</p> 姓名牌 <p class="ql-block"> 想讓老師快速認識你嗎?為自己設計一個別具一格的姓名牌吧! </p> 安全教育 <p class="ql-block"> 1.自我保護:不帶刀具等危險物品到學校。入校后,輕聲慢步,在校園內不奔跑、打鬧、喧嘩,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推不擠慢慢走。</p><p class="ql-block"> 2.遵守交規(guī):學校倡議所有家長綠色出行。教育孩子不闖紅燈,不隨意橫穿馬路。騎電動車的家長,自己和孩子都必須佩戴安全頭盔,且一輛電動車只能帶一名小孩。</p><p class="ql-block"> 3.運動安全:體育課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適宜;運動時若感到身體不適,要及時報告老師;有特異體質的孩子,請家長提前告知班主任老師。</p><p class="ql-block"> 4.放學安全:請家長在規(guī)定時間、規(guī)定的放學等待區(qū)域接孩子。建議家長親自接送,前幾周接孩子最好固定人員。在學校內外,請家長聽從老師、保安、志愿者的引導。</p> 心理健康教育 <p class="ql-block"> 1.緩解孩子入學焦慮:家長要注意,不能用上小學對孩子施加壓力,比如:“你再這樣,我就告訴你的老師!”“你再不聽話,就送到學校讓老師來管你!”這樣的話語,會造成孩子對老師的不信任,對上學的恐懼感,從而產(chǎn)生心理壓力。</p><p class="ql-block"> 2.培養(yǎng)積極情緒:家長可以跟孩子談談新學期的打算或計劃,激發(fā)孩子對小學生活的興趣。在家多說鼓勵的話,比如:“你真的越來越像小學生了!”“你真的長大了!”,這些語言可以讓孩子們對小學生活充滿向往,培養(yǎng)孩子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 3.鍛煉溝通能力:進入小學后,孩子需要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學會有問題主動找老師。因此,家長要引導并帶領孩子積極參與班級活動,家長還可以每天回家和孩子進行交流,如:“今天認識了哪些新朋友?”“在學校有什么開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4.培養(yǎng)耐挫能力:培養(yǎng)孩子敢于面對困難、面對失敗的勇氣,會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的批評,培養(yǎng)陽光心態(tài)。</p> 生活習慣 <p class="ql-block"> 1.調整作息: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和孩子一起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督促孩子遵守、堅持,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p><p class="ql-block"> 2.吃好早飯。這一條最為重要。小學里沒有加餐,一頓早飯要支撐一天大部分的學習壓力,上午4節(jié)。我們經(jīng)常會看見孩子因為起床太晚吃不上早飯,結果餓的頭暈眼花的孩子。不但對學習不利,對于孩子的成長也沒有什么好處。</p><p class="ql-block"> 3.儀表整潔:修剪頭發(fā)、指甲,不佩戴項鏈、首飾等裝飾品,衣著整潔大方。</p><p class="ql-block"> 4.衛(wèi)生習慣:學習必要的防疫知識,勤洗手、正確佩戴口罩、打噴嚏禮儀等,不亂扔垃圾,不亂吐痰。</p><p class="ql-block"> 5.文明有禮:能主動和家長、老師、同學打招呼。上廁所、上下樓梯靠右走。進出教室要學會謙讓,按順序不擠不搶。</p><p class="ql-block"> 6.學會勞動: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疊被子、晾曬衣服、擦桌子、掃地、分類垃圾等。</p><p class="ql-block"> 7.生活自理:培養(yǎng)孩子自己穿衣吃飯、獨立如廁、整理書包和文具的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p> <p class="ql-block"> 布置學習的小天地</p><p class="ql-block"> 一年級雖然沒有書面作業(yè),但家長還是應該給孩子準備一個學習的小天地,包括一套學習桌椅和一個小書柜還有臺燈。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p><p class="ql-block"> 及時和老師溝通</p><p class="ql-block"> 由于學生較多,老師對學生的認識也了解也有一個過程,及時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老師更快速的了解孩子,對孩子采取更合適的教育方式。不要不好意思,怕耽誤老師時間(當然盡量不要在休息時間或下班后聯(lián)系老師),老師對于家長的配合還是非常歡迎的。</p> 一起閱讀 <p class="ql-block"> 建議每晚都抽出20分鐘和孩子一起讀書。剛入學的孩子可能識字不多,可以以繪本為主,有意識的教孩子認字。慢慢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閱讀量大的孩子,成績一定不會差。</p> <p class="ql-block"> 孩子在進入小學的時候,差距是很大的。家長如果抓住了這個關鍵期,孩子脫穎而出的幾率還是非常大的。小學階段比拼的主要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而良好的習慣也要有一個養(yǎng)成過程的,需要家長、孩子及學校共同配合。好習慣終身受益,壞習慣有害終身。</p> <p class="ql-block"> 讓我們家校攜手,以身作則、嚴格要求、持之以恒,做好孩子的養(yǎng)成教育,為孩子的成長鋪路,為孩子的人生奠基,共同描繪孩子燦爛、美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