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賣楊梅》唱響中國暨扎根紅河40年祭(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編輯家、民族音樂學家、音樂活動家《楊明的音樂生涯》讀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鴻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部分音樂作品(含文稿)綜合簡記。楊明的藝術(shù)成就,從這一部分即可看出端倪。盡管是粗略統(tǒng)計,國家級獲獎就有十幾個。這讓我想起,在九十年代,業(yè)界同仁都把他譽為“賣楊梅的獲獎專業(yè)戶”,令人羨慕。例如:</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賣楊梅》(抒真詞),1991年10月,榮獲《當代農(nóng)民之歌》優(yōu)秀獎,由廣電部、農(nóng)業(yè)部、林業(yè)部、中國音協(xié)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涼山的月亮》(馬向東詞),1987年4月榮獲農(nóng)村題材歌曲3等獎,文化部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納西在把幸福追》(金鴻為詞),1996年10月榮獲《千里邊疆一一文化長廊》征歌優(yōu)秀獎,文化部、中國音協(xié)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中華是母親》(劉位循詞),1995年11月,榮獲第五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體育運動會征歌佳作獎,國家體委、國家民委、云南省文化廳、云南省音協(xié)、《云嶺歌聲》編輯部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圣火燃起來》(金鴻為詞),2007年5月榮獲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入圍作品獎,全國殘聯(lián)、國家體委、云南省音協(xié)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我的故鄉(xiāng)》(金鴻為詞),2001年6月榮獲國家級特別金獎,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卓瑪?shù)墓枢l(xiāng)》(金鴻為詞),2001年7月,榮獲中國音協(xié)創(chuàng)委會征歌優(yōu)秀作品獎(國家級)。</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苗家姑娘過山來》(金鴻為詞),1999年7月榮獲《美妙的旋律獻給黨》全國征歌優(yōu)秀獎,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文化廳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父親,我要謝謝你》(鄭明詞),2012年4月,榮獲《全國民族之聲歌曲比賽》銀獎。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學會主辦。</p><p class="ql-block"> 藝術(shù)歌曲《佤山情》(劉位循詞),2005年8月,榮獲“北極星杯”全國詞曲創(chuàng)作比賽銅獎(國家級),中國大眾音樂家協(xié)會主辦。</p><p class="ql-block"> 舞蹈音樂《佤山之夜》,1986年9月,榮獲全國殘疾人文藝比賽榮譽獎,文化部、廣電部、民政部主辦。</p><p class="ql-block"> 電子琴獨奏《佤山舞曲》,1998年8月榮獲全國少兒電子琴比賽創(chuàng)作獎。宋慶齡基金會主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值得特別關(guān)注的是,《納西在把幸福追》,在信息閉塞,未及錄音的情況下,一紙簡譜,自發(fā)投稿,就榮獲文化部的優(yōu)秀獎。之后,成為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尹偉的主打歌,在麗江廣為流傳近30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楊明是素以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而著稱的專家,學者,嚴謹治學,著述頗豐。</p><p class="ql-block"> 一是作為學院派作曲家,他不但有全民傳唱的《賣楊梅》,還有蜚聲海外的《卓瑪?shù)墓枢l(xiāng)》(金鴻為詞),著名歌唱家卓瑪拉初訪問歐洲時,曾在幾個國家演唱;東方歌舞團著名歌唱家澤娜卓瑪,從北京唱到拉薩,又從拉薩唱到北京,把它編織成一條潔白的哈達,對楊明的才華充滿敬畏。麗江文化局國家一級作曲家余崇先,在麗江師專音樂系讀書時,觀摩過東川市文工團多場演出,他說,在70年代,時任團長的楊明老師有一系列交響樂作品都是云南一流水平的,例如《張思德之歌》,融入云南花燈許多元素,說明他對民間音樂頗有研究。楊明說,沒有交響樂,就不是作曲家。</p><p class="ql-block"> 二是作為音樂理論家,楊明編著的《歌曲寫作基本技法》一書,一經(jīng)出版就成為音樂院校作曲教材。最早是在昆明藝術(shù)學院試行的。時任副院長的著名作曲家郭大強老師說,這本教材實用性很強,很容易普及推廣。</p><p class="ql-block"> 三是作為民族音樂學家,楊明在整個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三十年間,在東川這一民族音樂的富礦,收集整理大量的原生民歌,從1960年就開始編輯《云南原生態(tài)民歌精選》,到2013年正式出版,耗時53年。</p><p class="ql-block"> 四是作為音樂編輯家,楊明在云南省文化館編撰、整理、出版了上百種音樂書籍。特別是《云南百年原創(chuàng)歌曲精選》收錄兩千多首優(yōu)秀歌曲,耗時近60年,并且在云南第一次使用編年體,即以創(chuàng)作或發(fā)表時間進行合理排序。著名歌詞作家盧云生高度評價說,這就是歷史。對楊明老師充滿敬畏。楊明任《云嶺歌聲》副主編這十多年,其實充當了一個伯樂,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了一大批青年才俊。例如:保山市歌舞團副團長王瑞強 ,麗江文化局余崇先,迪慶師專高級講師王正中,玉溪市音協(xié)主席周治國,石林阿詩瑪藝術(shù)團高磊(洛波柯牧),石林文化館金仁強,魯布革電站李萬和…指導(dǎo)他們創(chuàng)作,發(fā)表大量作品,讓他們在全省或地市產(chǎn)生影響。《云南百年原創(chuàng)歌曲精選》,收入地市縣作者作品,每人都在15首以上,給予扶持。而楊明自己的作品只收錄40多首。王瑞強作品,有國家級獲獎,有少年兒童歌曲廣為流傳。余崇先被評為國家一級作曲,曾任麗江音協(xié)秘書長,并且有少兒歌曲獲全國獎。學院派作曲家王正中的成就,央視曾專訪播出。他培養(yǎng)的學生康珠卓瑪,已成為著名歌唱家,文化館員(教授),現(xiàn)任迪慶州音協(xié)主席。王正中與詞作家饒培輝合作的《香格里拉的月亮》,還成就了青年歌唱家賽庸卓瑪,現(xiàn)為昆藝副教授,碩導(dǎo),在迪慶藏區(qū)頗有影響。楊明在東川任團長時,就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從學校招來張豐毅,早已影視明星。之后,他把楊英吸納入團,后成為旅法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云藝資深教授。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東川文工團一直穩(wěn)居云南第三。以上四個方面,概括了他的音樂生涯。從而,向中國樂壇和全社會鋪展開美妙的人生四重奏。如果說,其中還有一段插曲,那就是他的散文集《美國游記》業(yè)已出版。這是一部值得一讀的文學專著,集中體現(xiàn)了楊明深厚的文學功底,很多青年人如獲至寶,愛不釋手。楊明無愧于音樂家當中的文學家,很多精美短章不乏精彩,其白描、素描、速寫等手法,值得歌詞、歌曲創(chuàng)作學習和借鑒。</p><p class="ql-block"> 一個成功男人的身后,往往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就是楊明老師的夫人段樺老師(退休教師),他倆幾十年來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值得稱道。幾十年來,段樺老師一直默默無聞地支持楊明的事業(yè)。楊明老師出版自己的歌曲集,錄制《紅土情》唱片,出版作曲理論書籍……都是掏自己的腰包,花去大量的積蓄,沒有賢妻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楊明的作品錄制,從未向詞作者收取費用。他把自己的成果匯總起來,無償捐贈社會,贈送圖書館、檔案館,使社會檔案減少盲點和空白,是一種境界和精神,堪稱雅致,值得提倡。</p><p class="ql-block"> 自從與楊明合作這三十多年,我將他尊為導(dǎo)師,在解讀他的作品中提升文學鑒賞情趣,積淀和深厚藝術(shù)修養(yǎng),茅塞頓開,獲益匪淺。例如,我在評論他作品時,談到他的哲學思想,聆聽他的教誨。他說:作曲根本就不需要哲學,哲學與作曲簡直就是風馬?!瓧蠲鞯淖髌烦删土撕芏喔璩?。例如,他為者建周量身定制約四首主打歌,其中,《父親,我要謝謝你》《愛在佤山》《碧云唱晚》,都已產(chǎn)生影響,使他成長為彝族歌唱家。因此,在楊明作品研討會上,者建周的發(fā)言十分動情,泣不成聲…當時,歐陽麗梅在賀詞的留言簿上寫了一句話:楊老,好想好想唱你的歌。這背后的故事,就是她唱過楊老很多歌曲,大受裨益。例如,她演唱的《歡迎你到梁河來》(王伯麟詞),幾乎成為梁河一年一度的阿昌族葫蘆絲節(jié)的節(jié)歌。麗梅每年都受邀親赴梁河獨唱,并為幾千人的合唱團領(lǐng)唱,成為阿昌族的偶像。她已經(jīng)成長為彝族著名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教授,碩導(dǎo),云南師大音樂學院副院長,在省內(nèi)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怎么能不感激涕零呢?</p><p class="ql-block"> 楊明的歌曲創(chuàng)作,還有一段傳奇。迄今,他也沒涉足雪域高原,香格里拉。但他擁有幾個藏族歌曲精品:《卓瑪?shù)墓枢l(xiāng)》(金鴻為詞)、《梅里雪山贊》(徐演詞)、《香格里拉一—我的高原我的家》(陳士可詞)、《相會在花季》(劉位循詞),…都是著名藏族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卓瑪拉初喜愛的作品,她的演繹都很到位。這些精品風格迥異,體現(xiàn)出楊明的個性化表現(xiàn)。襯詞“亞拉索”,也只在一首作品中出現(xiàn)。其他,或者獨創(chuàng)襯詞,抑或不用。他說,當下很多歌曲雷同化,撒尼歌曲也出現(xiàn)模式化,都是135三個主干音,缺乏新意。</p><p class="ql-block"> 我們要讀懂身邊的人,并非容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沒有距離,會有很多盲點,錯失很多風景。而遠望和眺望,方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我們總是習慣地以為,大師只可能出現(xiàn)在北上廣…如梁實秋的散文《隔壁有個詩人》,那一定是個笑話,我永遠不會讀他的作品。著名文藝評論家朱小松說,解讀一個藝術(shù)家,需要遠視、近視、透視,平視、俯視和仰視,要多側(cè)面,多角度……隨著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隨著云南音樂評論的發(fā)展,我們對楊明的認識會更加深入和準確。云南音樂評論學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高校涌現(xiàn)出一大批青年才俊。他們都會加入到研究楊明的隊伍中來。因此,又一波高唱《賣楊梅》的浪潮就在眼前,如彩云南現(xiàn),紫氣東來。</p><p class="ql-block"> 令人難忘的是2023年7月27日,這是《賣楊梅》傳唱40年的紀念日。在昆明大觀牛菜館,楊明邀請所有評論過他作品的作者在此一聚,以示謝忱。在場人員都是當今的名士,精英薈萃。陳士可老師精神格外矍鑠,盧云生笑逐顏開,陳勇對楊老的貢獻簡要總結(jié),可謂精辟,柏樺更是陽光燦爛,如沐春風…碧波對《賣楊梅》的獨到見解,贏得一致好評。李晴海教授的弟子趙培波表示,一定更深入地研討楊明的風格特色?!顿u楊梅》久唱不衰,歷久彌新,我們能見證這一時間節(jié)點,可謂榮幸。當時的每一分鐘,都是歷史時刻。我的心,每一分鐘都在激烈地跳蕩,如同滇池的浪花…在座的各位,都與紅河有緣,陳士可1963年與作曲家張難合作《阿波毛主席》;盧云生作詞,陳勇作曲的《火把節(jié)的火把》也傳唱二十多年了;碧波也譜寫過紅河題材的歌曲;我的歌詞《在青翠的山谷里》,是1991年在紅河的山谷里寫的。趙培波是最早研究楊明的青年學者之一。一條大紅河,綰結(jié)幾代人。這就喻示著民族音樂的賡續(xù)與傳遞。遺憾的是,有幾位精英因故未能出席,任秀蕾教授去國外講學,任英榮大姐和何馬玉涓博士有外事活動,殷海濤主編和段愛周副主編事務(wù)繁忙,林垠君放假后在家研析楊老的作品…然而,他們都以喜悅之情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這時,正值夏秋之交,清風中飄散著楊梅的甜潤,也融入桂花的溫馨,令人心曠神怡。這也象征著友誼,喻示著金秋和收獲。我說,2023年以來所有的日子,今天最好!我要寫一首詩,記下今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2日 寫于昆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