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處,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朗木寺鎮(zhèn)郎木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郎木寺處在海拔3480米,占地面積55公頃郎木寺分為兩部分,一個為四川達倉郎木寺寺院,也叫做格爾底寺,虎穴、仙女洞、郎木寺大峽谷以及肉身佛舍利都位于四川郎木寺這邊。另一個是甘肅寺院,也叫賽赤寺,通往天葬臺的方向,兩個寺院隔著小溪相互守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去的是是甘肅寺院—賽赤寺,于藏歷第十三勝生土龍年(公元1748年)創(chuàng)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較大的寺院。現(xiàn)有大經(jīng)堂、彌勒殿、金瓦殿、續(xù)部經(jīng)堂、長壽殿、馬頭明王殿、禪和塔等十余座建筑,并有聞思、續(xù)部、時輪、醫(yī)學、雕版印經(jīng)等五大學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進賽赤寺,左手邊是一個小山坡,也是一個觀景臺,可以欣賞到賽赤寺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賽赤寺的建筑是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每一個大殿都有金碧輝煌的屋頂,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燦燦,就像一座座宮殿,奪目耀眼。</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觀景臺上可以看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有一個標志性的山崖一紅石崖,郎木寺的回、漢百姓稱其為“紅山”。這里是郎木寺太陽每天升起的地方,藏語稱其為“瓊波瑪”,意為供品山,因其形狀似擱置供品的托盤而得名。此山也酷似一頂皇冠,也是所說的“皇冠似的紅山崖”。</span></p> <p class="ql-block"> 遠處的山路,可以通到天葬臺。我們因為時間的原因就沒有去了。聽說,平時的時候就是一個大平地,只有天葬的時候才有儀式。</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通過觀景臺,沿著山坡道路,從側面來到了寺廟區(qū)。</p> <p class="ql-block"> 朗木寺在1958年和"文革"中先后被拆毀。1981年5月,批準開放復建。</p> <p class="ql-block"> 金瓦殿,是賽赤寺主要大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朗木寺-賽赤寺,是一座風景優(yōu)美的寺廟,被譽為東方的小瑞士。其建筑風格和文化內涵都是獨一無二的,展現(xiàn)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傳承。就像隱藏在人間的世外桃源,沒有華麗的語言,卻能召喚著那些渴望內心平靜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手機拍攝于2023.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