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trong>青島回來后,特別想分享一篇關(guān)于青島的旅游攻略,可是當(dāng)我提筆時卻發(fā)現(xiàn),似乎又沒有什么好寫的,因為來這座城市旅游,根本不需要什么攻略,只要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狀態(tài),把那些知名的地標(biāo)走上一遭就可以了。</strong></h3></br>
<h3>雖不是第一次去青島,但卻是第一次冬游青島,做出這樣的選擇,全因為青島小哥Dylan的一條短信,他說冬天的青島最有味道,于是兩天后我便出現(xiàn)在了這座城市。</h3></br>
<h3>
<h3>首先說下冬游青島的旅行感受,人不多,溫度微涼且干燥,體感舒適,清冽的空氣忍不住會多吸上幾口。據(jù)Dylan介紹,青島的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熱,反倒是秋老虎會熱,算得上是北方城市中氣候較好的一個。</h3></br>
<h3><strong>在這座超級適合“散步式”旅行的城市里,沿著坡路走走出點微汗,竟是那么的舒適。</strong>每天設(shè)定一個目的地,然后開始漫無目的閑逛,便會有許多意外的發(fā)現(xiàn)。累了找個咖啡館坐坐,餓了找個館子吃上一頓,然后繼續(xù)前行。<strong>總之,在青島就是能找到那么一種漫無目的的閑適感。</strong></h3></br>
<h3>這篇關(guān)于青島的攻略,不如跟著我的鏡頭去感受吧。</h3></br>
<h3>DAY/</h3></br>
<h3><strong>01</strong></h3></br>
<h3><strong>從火車站開始散步游</strong></h3></br>
<h3><strong>路線:青島火車站 上街里·銀魚巷 德國警察署舊址 棧橋 圣彌厄爾教堂 觀海山公園 信號山公園 知遇餐廳</strong></h3></br>
<h3>
<h3>出發(fā)前,Dylan給我做了一整套旅行計劃,還用PPT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看到時感動壞了,道謝后,他說:“<strong>好客山東歡迎您</strong>”,這句話回復(fù)得實在應(yīng)景。于是,我們的第一站便從<strong>「青島站」</strong>開始了。</h3></br>
<h3>
<h3>青島火車站已經(jīng)基本修繕完畢,還有一棟改革開放初期的建筑等待拆除,據(jù)說拆除后出了火車站就能看海了。古老的車站與城市地鐵相連,正對面的一棟黃色老建筑,會讓我想起在西澳的弗里曼特爾曾經(jīng)見過的一棟建筑。</h3></br>
<h3>
<h3>火車站旁的一條老街被改造成了復(fù)古街區(qū),名叫<strong>「上街里·銀魚巷」</strong>,耐不住性子的咖啡館和復(fù)古小店已早早入駐,不少的文藝青年嗅到了這里時尚的氣息,開始了他們的打卡之旅。</h3></br>
<h3>
<h3>整個街區(qū)里最具看頭的是青島特色的傳統(tǒng)里院建筑,據(jù)說黃島主童年在青島就住的是這樣的房子。</h3></br>
<h3>
<h3>離開上街里繼續(xù)前行,一棟小樓出現(xiàn)在眼前,這里曾是<strong>「德國警察署舊址」</strong>,如今成為了青島市公安局。友人看著它對我說,這或許是國內(nèi)最具風(fēng)情的公安局建筑了吧。</h3></br>
<h3>
<h3>沿著街巷隨意閑逛,總會不經(jīng)意的和海相遇。如果你問我青島哪個景點最具人氣,我想莫過于<strong>「棧橋」</strong>了,因為這里永遠不缺游客,攢動的人頭總能將橋面掩蓋。</h3></br>
<h3>
<h3>來自西伯利亞的海鷗們在青島落了腳,可它們一點也不怕人,這大概和青島市民太過熱情有關(guān)。朋友說,每年海鷗來越冬時,青島人見面打招呼的話術(shù)都變成了:<strong>“去喂海鷗了嗎?”</strong></h3></br>
<h3>
<h3>海邊的人群將海岸線淹沒,就這都無法遮擋密麻飛舞的海鷗,人們向它拋灑著面包、餅干、饅頭、油條等食物,我甚至一度開始懷疑,難道海鷗們也愛上了吃碳水嗎?它們還記得海鮮的味道嗎?據(jù)說每年到了五月,海鷗們才會陸續(xù)離去。</h3></br>
<h3>
<h3>穿過棧橋旁的地下通道,燒烤大魷魚的香氣彌漫開來,盡管剛吃飽,滋啦啦的油爆聲還是讓人垂涎不止。</h3></br>
<h3>
<h3>沒走多遠便來到了<strong>「圣彌厄爾教堂」</strong>,作為青島最具標(biāo)志性的建筑,它的出現(xiàn)讓人仿佛游歷于歐洲的某座城市,要不是教堂圍欄上一排鮮明的宣傳標(biāo)語牌讓我出戲,我就真的信了。</h3></br>
<h3>
<h3>從圣彌厄爾教堂前往觀海山公園的路上,視線會情不自禁的被城市的生活細節(jié)所吸引,可能是暖陽中地面反著光的坡路,也可能是極具標(biāo)志性的路名,又或者是窺視你行蹤的貓咪。能捕捉到那么多城市的細節(jié),這趟旅行的美好就自然也就擁有了。</h3></br>
<h3>
<h3>抵達<strong>「觀海山公園」</strong>時,夕陽來的正好,霞光穿過公園的植被讓這里充滿了一點舊時光的年代感,遛著狗的大叔帶搭不理的散著步,觀景臺上的小哥用無人機記錄著座城的瞬間,而Dylan從包里掏出剛在超市里買的白花蛇草水,說這可是青島“最有味道”的飲品,一口下肚,這樣的景色和味道,也成了我對這座城市的一種印跡。</h3></br>
<h3>
<h3>或許是因為觀海山公園的景色沒有信號山那么開闊,因此這里的人不多。但這里可以看到與紅屋頂融為一體的圣彌厄爾教堂以及信號山,倒也是一種別樣的視角。</h3></br>
<h3>
<h3>趁著夕陽結(jié)束前,三步并作兩步的趕往了<strong>「信號山」</strong>,此時游客陸續(xù)而至,有組團來的學(xué)生,有約會的情侶,也有我這種扛著大炮來拍照的“老法師”,好在人數(shù)不太多,站在觀景臺上可以慢慢享受時光的流逝。</h3></br>
<h3>
<h3>青島名字的由來,據(jù)說是因為下面圖片中的這個島嶼形似一把琴,因此琴島的諧音變成了如今青島。</h3></br>
<h3>
<h3>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沿著信號山的小路環(huán)繞一周看看不同角度的城市畫面,即使是蒼松翠柏遮掩的縫隙,也會呈現(xiàn)冬日特有的美感。</h3></br>
<h3>
<h3>冬日的夜晚街上人煙稀疏,大多數(shù)人都集中在燈火闌珊的餐館之中,這是一天最愜意的時光,幾道小菜,一頓小酒,就是這座城市最質(zhì)樸的生活畫面。</h3></br>
<h3>
<h3>離開信號山后,沿著起伏的道路步行十來分鐘,Dylan帶我來到一家吃海螺面的餐館,名字叫做<strong>「知遇餐廳」</strong>。隔壁燈火通明的歐風(fēng)高檔會所,讓這個小餐廳顯得特別不起眼,從外向里望去,三四張桌子就把店撐滿了,而里面已是賓客滿堂。</h3></br>
<h3> <a href="https://h5.visualchina.com//article/article_240041.html?ad=yes&channelCode=huawei_weather&isShowTitle=false"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h5.visualchina.com,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