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月帖》又稱《七月帖》。摹本,麻紙本,縱 27.7 厘米,橫25.8厘米,6行,50字,草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p><p class="ql-block">釋文:七月一日羲之白:忽然秋月,但有感嘆!信反,得去月七日書,知足下故羸疾,(而)(問)觸暑遠(yuǎn)涉,憂卿不可言。吾故羸乏,力不具,王羲之白。</p> <p class="ql-block">《秋月帖》行筆流暢,一氣呵成,嚴(yán)謹(jǐn)而不失風(fēng)度,墨韻神思,躍然紙上。王羲之晚年的傳世書帖中,反映的卻多是憂慮與病苦。感嘆光陰如水停歇,人生多舛竟無奈?!肚镌绿?,從內(nèi)容可以看出,這是一封王羲之在七月一日這一天寫給友人的信。大意是:忽然之間又到了秋天,徒然生出許多感嘆。送信的人回來了,收到了您上個月七日寫給我的信,得知您因為身體衰弱而生病的消息。您在炎熱的暑天還要行那么遠(yuǎn)的路,我對您的擔(dān)心不可言說。因為我的身體也衰弱乏力,力不從心,就不一一說了。</p><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4日十六時楓柏編輯于琢墨齋北窗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