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暢游二壩一峽 <p class="ql-block"> 兩壩一峽是指三峽大壩、葛洲壩以及中間長達(dá)37公里的長江航道上的天然大峽谷---西陵峽東段。</p><p class="ql-block"> 由于三峽大壩的新建,自三峽大壩以上的西陵峽西段、整個的巫峽和瞿塘峽都被淹沒、水位抬高60--100多米,部分三峽原有的景觀有所改變,唯有兩個大壩中間(兩壩一峽區(qū)域)的西陵峽段保持原汁原味的長江三峽峽谷風(fēng)光風(fēng)貌。因此,兩壩一峽成為當(dāng)今世界碩果僅存的原生態(tài)的三峽。</p> <p class="ql-block"> 8:45跟隨團(tuán)隊進(jìn)入三峽大壩景區(qū)參觀,近距離、全方位領(lǐng)略大壩風(fēng)采,了解大壩的功能,烈日炎炎,汗流浹背。</p><p class="ql-block"> 13:00簡單午餐</p><p class="ql-block"> 14:40乘船游覽長江三峽大壩、葛洲壩、西陵峽風(fēng)光。自駕游的朋友要注意:宜昌游三峽上船和下船不在同一個碼頭,相距大約40分鐘車程。</p><p class="ql-block"> 18:10入住宜昌際豪酒店。</p> 三峽大壩 <p class="ql-block"> 三峽水電站,全稱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nèi)的長江西陵峽段。它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shè)最大型的工程項目。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6月1日下午開始蓄水發(fā)電,于2009年全部完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峽旅游區(qū)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將現(xiàn)代工程、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景觀有機(jī)結(jié)合,成為人們向往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 185平臺位于三峽大壩壩頂左側(cè),因其海拔高度與三峽大壩壩頂高度185米等高而得名。站在185平臺向下俯看,可近距離觀看壩頂,遠(yuǎn)眺秭歸新縣城茅坪,壯麗景觀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 三峽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發(fā)電和航運(yùn)。</p><p class="ql-block"> 中間泄洪,兩邊發(fā)電;</p><p class="ql-block"> 動水發(fā)電,靜水通航;</p><p class="ql-block"> 小船坐電梯,大船爬樓梯。</p><p class="ql-block"> 要理解最后一句話,去過一回船閘就明白了。</p> 壇子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海拔高度262.48米。 登上壇子嶺的頂部觀景臺,鳥瞰三峽工程全貌,體會“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豪邁情懷。 大壩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庫長2335米,總投資954.6億元人民幣,安裝32臺單機(jī)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jī)組。 鏡頭的視角拍不出三峽工程的雄偉,我們只能打卡留念。 <p class="ql-block"> 截流紀(jì)念園以三峽工程截流為主題,是觀賞大壩下游景觀的最佳場所。截流園區(qū)內(nèi)的景觀包含工程遺址展示、大型工程機(jī)械展、工件雕塑群、三峽奇石等。</p><p class="ql-block"> 這是進(jìn)口的77噸裝卸車。</p> <p class="ql-block"> "截流再現(xiàn)"放映廳采用現(xiàn)代高科技的幻影成像技術(shù),直觀生動地向人們再現(xiàn)長江三峽截流。我們目睹這些,仿佛身處那熱火朝天的建設(shè)場景。</p> 微縮景觀園是一個展示世界著名水電大壩,并對水資源、能源及環(huán)境等進(jìn)行專業(yè)知識宣傳的主題文化公園。 西陵峽 <p class="ql-block"> 西陵峽口風(fēng)景區(qū)東起葛洲壩,西至三峽大壩,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美稱。</p> 登船,人很多,一樓的坐位有限,二樓、三樓和四樓是包間和卡座,需要付費,而且還供不應(yīng)求,先到先得。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個二人位的卡座,總算是落了腳。<br> <br> 看,這個學(xué)生還是蠻認(rèn)真的。 <p class="ql-block"> 船至西陵峽,“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場景展現(xiàn)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我們趕緊上甲板觀景拍照,這是游俠的愛好和強(qiáng)項,篇中很多照片出自他的創(chuàng)作。</p> <p class="ql-block"> 對岸是三峽人家風(fēng)景區(qū),也是我們明天要去游覽的地方。</p> 葛洲壩 葛洲壩水利樞紐是中國在長江干流上建設(shè)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yù)為"萬里長江第一壩"。葛洲壩距三峽大壩壩址3700米。 這是去往三峽人家的路上,在路邊所拍,自駕的優(yōu)勢就是自由。 <p class="ql-block"> 即將到達(dá)葛洲壩,有船只正在過閘。</p> 葛洲壩船閘,是葛洲壩樞紐航運(yùn)工程的供船舶通行的閘門。我們乘坐的船將在三號船閘通行,讓我們一睹船行過閘的驚心動魄全過程。 1、2號船閘室有效尺寸為280米x34米x5米,一次可通過一個總載貨量為12,000~16,000噸的船隊,每次過閘時間約12到15分鐘。3號船閘室有效尺寸為120米x18米X3.5米,主要通過3,000噸以下的客貨輪和地方船隊,每次過閘時間約40分鐘,其中沖泄水時間約7.8~8.7分鐘。 這段視頻記錄了關(guān)閘后水位迅速下降的情形。 <p class="ql-block"> 我們見證了過閘,才體會到“水漲船高、水落船低”的大壩修建的意義。</p> 過閘時船與閘門相距很近,相當(dāng)考驗船長的駕駛技術(shù)。 船航行到達(dá)碼頭,結(jié)束愉快的旅程。 這是宜昌的一道特色菜——鴨三套,問了當(dāng)?shù)厝苏业搅诉@家總店,就在我們住宿的酒店附近,份量很足,味道很好。 D5:三峽有人家 <p class="ql-block"> 三峽人家風(fēng)景區(qū)在長江三峽中最為秀美壯麗的西陵峽境內(nèi),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p><p class="ql-block"> 7:00出發(fā)自駕往三峽人家景區(qū),途經(jīng)嫘祖廟,7:30到達(dá)三峽人家景區(qū)王家坪換乘中心后,理應(yīng)乘坐景區(qū)大巴車到胡金灘停車場,再乘船過江,游覽三峽人家風(fēng)景區(qū)。我們在王家坪換乘中心停車時,碰到當(dāng)?shù)厝嗽跀埧?,告知可以由他帶我們開車直接到胡金灘(觀音碼頭),省去乘坐景區(qū)大巴車的車票(每人30元),前提是要在他家吃午飯。于是,我們在他的帶領(lǐng)下自駕進(jìn)入,順便在他家吃了個早餐。</p><p class="ql-block"> 從索道碼頭下船,我們坐索道到達(dá)山頂,慢慢往下游玩,也可以徒步上山。</p><p class="ql-block"> 14:00出景區(qū),午餐后趕往三峽大瀑布景區(qū),景區(qū)附近修路,車輛擁堵。</p><p class="ql-block"> 17:30到達(dá)三峽大瀑布景區(qū)附近民宿入住。</p> 嫘祖廟 <p class="ql-block"> 嫘祖廟又名西陵山廟,在湖北宜昌市,為紀(jì)念黃帝正妃嫘祖而建,1993年重建于西陵山。</p> <p class="ql-block"> 嫘祖教民養(yǎng)蠶繅絲,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業(yè),被稱為“蠶母娘娘”,是黃帝正妃,為中國最早的第一夫人。</p> 三峽人家 <p class="ql-block"> 三峽人家"一肩挑兩壩,一江攜兩溪",分山上人家和水上人家(包含溪邊人家),有三個第一。</p> 三峽第一灣——明月灣<div> 浩浩長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時,在這里向左急轉(zhuǎn)彎110度,改向東去,形成一個巨大的月牙形,這就是"長江三峽第一灣"。</div> 船過明月灣,置身游船之上,眺望遠(yuǎn)方江面,便會發(fā)現(xiàn)兩岸連綿不絕的山巒仿佛阻塞了滾滾長江,但船進(jìn)山退,路轉(zhuǎn)峰回,旋即又豁然開朗。故而當(dāng)年郭沫若先生在過石牌遠(yuǎn)眺第一灣時,發(fā)出了"山塞疑無路,灣回別有天"的感嘆。 我們在山頂俯瞰第一灣,恰似明月落峽江。 <p class="ql-block">邀月亭</p><p class="ql-block"> 邀月亭以李白的詩句命名:“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每當(dāng)天空中有一輪明月,山川如黛,長波閃爍,燈火通明,船船返鄉(xiāng)。</p> 長江第一石——燈影石<div> 四塊兀立山巔的奇石,酷似《西游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jīng)的形象,每當(dāng)夕陽西照,晚霞映襯峰頂時,遠(yuǎn)遠(yuǎn)望去,它們仿佛燈影戲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燈影石"即由此得名。</div> 燈影石中最負(fù)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譽(yù)為"萬里長江第一石"。它矗立在懸崖絕壁之巔,呈蘑菇狀,重達(dá)100余噸,底部的承重截面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載近半噸的重量,堪稱世界奇觀。 中華第一神牌——石令牌<div> 據(jù)《東湖縣志》載:江南有巨石橫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來。石令牌高32米,頂部寬12米,底部寬13米,厚約4米,重達(dá)4300余噸。</div> 石牌臨江而立,傲視蒼穹,雄偉壯觀,氣勢非凡。 山上人家的"吊腳樓",被現(xiàn)代建筑學(xué)家稱為"桿欄式建筑"。峽江一帶地勢險峻, 三峽人家依山勢而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房前屋后,竹林芭蕉簇?fù)?。遇到高坎地勢,則要立柱或筑墻,才能與正屋跑平合檐,故稱"吊腳樓"。 兩千多年前,在三峽秀美的山水間,住著一個神奇的民族——巴族。巴王寨隱藏在樹木蔭盛的半山間,背靠萬丈絕壁,俯瞰流淌著滔滔江水的明月灣。 <p class="ql-block"> 走進(jìn)巴王寨,古老的石階,年代久遠(yuǎn)的石雕,巨大的巖石和原木復(fù)建而成的堡壘,磚石砌的石屋,千年的樹木、藤蔓,圖騰一樣的符號,到處都透著神秘而久遠(yuǎn)的氣息。</p> 古樸的生產(chǎn)、生活用具,無一不展現(xiàn)出古代巴人濃郁的生活氛圍和高超的勞動技藝。 背簍哥 辮子姐 游走巴王寨,巴人歷史中的各種傳說都被抽象化為山寨。 圖騰、石雕、符號,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和實景,也盡可能地還原出當(dāng)年巴人的生活狀態(tài)。 眼前這座巴族城堡——巴王宮,是最后一個巴王及其族人退守三峽的居住地,又是抗擊外敵入侵的軍事要塞。 <br> 在斑駁的石城堡邊遙想當(dāng)年巴人占山為王,逐漸建立了神秘的巴人王國,留下了巴王寨,亦真亦幻,難辨真假。 <p class="ql-block"> 奇山秀水妙寰球,</p><p class="ql-block"> 山上人家美盡收。</p> 面對掩映在山水間的巴王寨,吸引我們腳步的,還有在不同時點展現(xiàn)巴人歷史和民俗風(fēng)情的各種精彩表演,民族舞蹈,風(fēng)情萬種。 這場表演帶給我們強(qiáng)烈的視覺沖擊和美的享受,高手在民間,來三峽人家游覽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 龍津溪 <p class="ql-block"> 龍津溪,又叫龍進(jìn)溪,是長江南岸、三峽人家風(fēng)景區(qū)內(nèi)的一條小溪,小溪岸邊的長腳吊腳樓,一半依山,一半傍水。</p> <p class="ql-block"> 許多三峽人祖祖輩輩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魚為生,在水上流動,和風(fēng)浪搏擊,與漁船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p> <p class="ql-block"> 龍津溪里,溪水碧綠,波光粼粼,林木蒼翠,枝繁葉茂。</p> 小竹筏在浪里撩開青藤枝蔓,古帆船在水里慢慢滑過。風(fēng)貌古樸幽深,儼然世外桃源。 <p class="ql-block"> 龍津溪里,吊腳樓、烏篷船、水車、漁網(wǎng)掩映其中,一幅小橋流水的悠然畫卷。</p> <p class="ql-block"> 溪邊山坡上的許多閣樓掩映在翠綠的樹林中,如詩如畫。</p> 溪邊少女揮著棒槌在溪邊浣洗衣衫。 青年男女娓娓而談。 <p class="ql-block"> 接親咯。</p> 一幅幅美好的生活畫卷。 <p class="ql-block"> 溪的盡頭便是黃龍瀑,水若銀色的樹根包裹在大石之上,絲絲縷縷,蕩蕩灑灑,溫柔的從光滑的石頭上傾瀉下來,給我們觀溪唱響一個賞心悅目的高音。</p> <p class="ql-block"> 游覽三峽人家,巴風(fēng)楚韻,峽江今昔,一覽無余。巴楚文化在這里交融、繁衍、發(fā)展。當(dāng)博大與神秘結(jié)緣,輝煌與厚重聯(lián)姻,三峽人家就注定是三峽旅游的傳奇。</p> D6:三峽觀瀑 <p class="ql-block"> 8:00景區(qū)開放,我們買門票,花20元坐電瓶車進(jìn)入到核心景區(qū),大約2km,也可以徒步。住在景區(qū)附近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第一時間進(jìn)景區(qū),游客稀少,從從容容游覽。</p><p class="ql-block"> 10:20從景區(qū)出來,換洗好被瀑布淋濕的衣裳,于11:10驅(qū)車返程。</p><p class="ql-block"> 17:30回到溫馨家園。</p> 三峽大瀑布 <p class="ql-block"> 三峽大瀑布原名白果樹瀑布,位于宜昌曉峰旅游景區(qū)中,被譽(yù)為“中國十大名瀑”的第三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景區(qū)也是展示震旦紀(jì)、奧陶紀(jì)、寒武紀(jì)等多個地質(zhì)年代的天然地質(zhì)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入景區(qū)是一條古色古香的小道,左側(cè)是嘩嘩流淌的小溪,溪水清冽甘甜、清澈見底,或湍急、或舒緩,一路逶迤蛇行,不停地演奏著或輕快或悠揚(yáng)或激越的樂曲。</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巴人水碾。</p> 走進(jìn)瀑布群,眼前猶如展開了一幅山水畫卷,全長5公里的大峽谷步步皆景。從大瀑布順流而下的溪水,一會兒鉆進(jìn)巖石的縫隙,一會兒匯成嘩嘩的溪流。 <p class="ql-block"> 逆水而行,山不同,水各異,色彩繽紛,美景處處,應(yīng)接不暇。</p> 我們陶醉在這山水間,留下一幅幅美的畫卷。 <p class="ql-block"> 好山好水好人家,游俠相機(jī)咔咔咔。</p> 跨過驚險刺激的高空索橋,遙望前方就看到一掛瀑布,從山崖處飛流直下,銀光閃閃,我們終于看到大瀑布了。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循著雷鳴般的巨響望去,一匹巨大的白練高掛山間,直垂谷底,這就是三峽大瀑布!</p> <p class="ql-block"> 三峽大瀑布人稱華中第一瀑,也有“白果樹瀑布”之稱。瀑布高102米,寬80米,比黃果樹瀑布還高30米。清泉從陡峭的山崖奔涌而下,所過之處,飛花瀉玉,輕紗般的水氣飄蕩開來,水天霧海,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瀑之旅,蹦珠飛玉,驚喜刺激。</span>我們披五彩雨衣,沐浴瀑布之水,聆聽磅礴之聲。雖打濕了衣裳,回首仰望,開懷不已。過癮!過癮!</p> <p class="ql-block"> 穿過瀑布來到觀瀑臺,仰望瀑布,靜觀瀑布飛流直下的雄姿,聆聽虎嘯龍吟般的巨響,感受山崩海嘯樣的陣勢,暢快淋漓。</p> 晶瑩剔透的水花落在臉上、身上,如春風(fēng)拂面,讓人感到了白果樹瀑布異樣的溫柔。 <p class="ql-block"> 大瀑布對面的山崖上修建了高達(dá)70米的攬瀑棧道,讓游客在高空近距離多角度欣賞三峽大瀑布的風(fēng)姿。在景區(qū)大門購買懸道票每人30元,在懸道入口購票每人58元,這也算是個特色吧。</p> <p class="ql-block"> 登上高空棧道,瀑布近在咫尺,但見水花四濺,霧氣迷漫,令人興奮不已。</p> <p class="ql-block"> 在山間,白色水霧,云霧縹緲、水色空蒙。</p> <p class="ql-block"> 從高空俯瞰大地,青山綠水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從溪流的另一側(cè)通道返回,又是一路新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 沿溪流逆水而上,瀑布群接踵而至,讓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p> 在三峽大瀑布游玩了二個多小時,出景區(qū)時仍戀戀不舍。 <p class="ql-block"> 走進(jìn)三峽,就如同走進(jìn)了一個古色古香的夢,一幅連綿不斷的畫,一個壯觀至極的神話故事。</p> <p class="ql-block">鳴謝: </p><p class="ql-block"> 司長兼攝影:游俠</p> <p class="ql-block"> 專業(yè)副駕:亞群</p> <p class="ql-block"> 司長兼攝影:發(fā)哥</p> <p class="ql-block"> 樂天派:仇仇</p> <p class="ql-block"> 愉快的6天時光在我們的歡笑聲中劃過,旅行中的點滴時?;匚稛o窮。</p><p class="ql-block"> 后會有期。</p><p class="ql-block"> 仇仇</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6日于長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