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門源縣,原名“亹源”(亹,mén),因“亹”字書寫起來太過復雜,后統(tǒng)一簡化為同音字“門”。秦代,為羌人故地,現(xiàn)屬青海省管轄。</p><p class="ql-block">門源回族自治縣是連接“河西走廊”旅游線的必經(jīng)之地,境內景點主要有祁連山下金牧場皇城大草原、夏都第一峰崗什卡雪峰、“花海鴛鴦”景區(qū)、百里油菜花海等。</p> <p class="ql-block">張掖七彩丹霞位于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交界處,數(shù)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xiàn)出鮮艷的丹絕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采的丹霞地貌。</p> <p class="ql-block">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p> <p class="ql-block">敦煌八景之一 鳴沙山月牙泉</p><p class="ql-block">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位于敦煌南5公里,東起莫高窟,西至黨河口,主峰海拔1715米。月牙泉地處鳴沙山的環(huán)抱之中,因形狀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沙泉共存奇觀!</p> <p class="ql-block">大柴旦翡翠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區(qū)大柴旦鎮(zhèn)境內,是大柴旦獨特的鹽湖風貌。</p><p class="ql-block">鹽湖由礦區(qū)資源開發(fā)后的鹵化物(水)和礦物質(結晶物)組成。因含鉀鎂鋰等金屬元素和鹵化物,鹽床或淡青、翠綠或深藍交替、與湖里鹽花輝印調色成碧綠煥彩的翡翠田園,所以稱為翡翠湖。</p> <p class="ql-block">茶卡鹽湖景區(qū) </p><p class="ql-block"> 茶卡鹽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zhèn)附近,鹽湖四周雪山環(huán)繞,純凈、藍白、倒影交織,恍若一面天然明鏡,享有中國“天空之鏡”之美稱,是“青海四大景”之一,是國家旅游地理雜志評選的“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p><p class="ql-block">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保?。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也是最大的內陸咸水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p> <p class="ql-block">塔爾寺,地處青海省省會西寧市湟中區(qū)城區(qū),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qū)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p><p class="ql-block">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y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p><p class="ql-block">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圍“神奇西北100景”。</p> <p class="ql-block">老爺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