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歷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歷8月7-9日之間)。“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p> 立秋三候 <p class="ql-block">古代分立秋為三候:</p><p class="ql-block"> “初侯涼風至”,立秋后,我國許多地區(qū)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p> <p class="ql-block"> “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p> <p class="ql-block"> “三侯寒蟬鳴”,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一候為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變涼是氣候趨勢,根據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許處在氣候偏冷周期時,就有這種情況。</p> 立秋習俗 <p class="ql-block">1.貼秋膘</p><p class="ql-block"> 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天涼以后,我們可以多吃些肉食,補充伏天因食欲差、流汗多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2.啃秋</p><p class="ql-block"> 立秋之后要“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啃秋的習俗,早在古時候就有了,這是一份豐收的喜悅,更是美好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3.曬秋</p><p class="ql-block">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xiàn)象,生活在山區(qū)的村民,由于地勢復雜,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傳統(tǒng)農俗現(xiàn)象?!扒铩敝皋r作物和果實,在有些地方,曬秋已經成了喜慶豐收的“盛典”。</p> <p class="ql-block">4.秋社</p><p class="ql-block">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社日節(jié),是古老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秋社按立秋后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農歷八月,按照我國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jié),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p> 立秋活動 <p class="ql-block">1.觀看視頻,了解立秋的來歷與習俗</p> <p class="ql-block">2.制作立秋手工</p> <p class="ql-block">3.啃秋瓜</p> 立秋護理 <p class="ql-block">1.警惕秋老虎</p><p class="ql-block"> 雖然立秋之后,天氣會逐漸涼爽,但是仍有余熱。所以白天還是需要降暑,以防幼兒中暑。首先應確保幼兒擁有充足的睡眠,及時補水,多吃一些新鮮的果蔬。</p> <p class="ql-block">2.小心幼兒胃腸炎</p><p class="ql-block"> 立秋之后至12月,是幼兒發(fā)生胃腸炎的高發(fā)時段。家長應做好預防幼兒胃腸炎的護理工作。首先應注意幼兒口腔和皮膚的清潔工作。其次注意保暖,當幼兒身體發(fā)涼時,可以使用暖手袋取暖。另外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環(huán)境整潔,遠離病人,防止交叉感染。在幼兒恢復時,要增加營養(yǎng),食用易消化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3.控制幼兒飲食</p><p class="ql-block"> 入秋后,白天天氣還很悶熱,幼兒容易疲倦、無力,所以飲食需要既滋陰又潤燥。我們可以適量添加一些與潤肺、除燥、生津功效的食材,比如蓮藕、紅棗、銀耳、山藥、荸薺、百合等。秋季需要補肺氣,不宜食用辛辣食物,容易損傷肺。家長多給幼兒進食桔子、獼猴桃和番茄等增加胃酸的果蔬,減少食用西瓜、黃瓜等寒涼食材,以免傷害脾胃。</p> <p class="ql-block">4.立秋運動量要適當</p><p class="ql-block"> 立秋后,濕熱仍沒有完全消退,在這個時節(jié)進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于劇烈。尤其是幼兒、老年人,盡量避免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項目。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曬灼傷皮膚,在高溫濕熱中不宜運動過于劇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立秋到,一年亦已過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種秋收,應時而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愿夏天所有的遺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秋天驚喜的鋪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