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友人聞安化山村有名醫(yī),于是一行人慕名而前往。三百多里,三個多小時的路程,瓊姐開車技高膽大,馳高速,過小橋,翻坡越嶺,環(huán)沿壁山路,彎彎曲曲,上上下下,時近暮色,終尋到老中醫(yī)家門口,不遇。有村中人告知,老人剛好這天出門旅游去了,休假一周??赡芩^名醫(yī),如同隱者高人,身居于深林之中,非人人易見也。要說這是錯過了,但無人遺憾,因為,在來時的路上,那不期而遇的風(fēng)景已經(jīng)給了我們驚喜。</span></li></ul>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也許是在剛下過一場大雨之后 ,空氣質(zhì)量很高,一路上 透過車窗,抬眼所見的天空、白云,分明與往日不同,異乎尋常的好看。天藍得澄澈柔和,云朵似乎就在那兒飄著,不像平日那么高遠,一團團的,一片片的,還有絲絲縷縷的,甚至還有陽光穿透云層,映出的寸寸光線,覺得真實可觸,清晰可見,奇想那云端上的九天瑤池之類的仙境近在咫尺間??墒?,隨著時空移動,而又轉(zhuǎn)瞬不見,驚艷之時,鏡頭卻不能捕捉其妙處一二,只能感嘆,藍天白云之美,可遇不可求,雖每幀都能做壁紙,但絕沒有你在路上,透過眼睛所見之萬一 ,這種視覺上的沖擊 ,真的可以治愈心靈。笑看花開花落,淡看云卷云舒?!靶械剿F處,坐看云起時?!睕]有真正見過云之極美的人,應(yīng)該也不會生出這樣的人生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第二天清晨,沿著小溪堤岸散步。遠處,淡藍色的天空下,山線綿延,山色如黛;近處,溪面不寬不窄,平靜似鏡,色若翡翠。我不禁想起那日沿著家鄉(xiāng)藕池河大堤一路開車所見的河岸風(fēng)景,也是這樣不寬不窄的河面,蜿蜒的河岸線,岸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楊樹林,還有青草漫溯的河坡,那樣的場景,突然就想起了席慕容的一句詩,一段音樂,有了一種詩意的浪漫,回歸家鄉(xiāng)原風(fēng)景的寧靜,淡淡的青春的懷念。而在山村的清晨,聽著壩上順流而下的淙淙水聲,走過溪上的搭石,看著小姑娘光著腳丫來到溪邊玩水,岸邊的幾架大水車慢慢悠悠的轉(zhuǎn)著,心底涌出的卻是一種生活的寧靜,童年的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隨后,我們租了一只竹筏游玩。雖然在別處也曾這樣泛舟漫游,但這樣的清晨,沒有別處的喧囂,獨享這一片山溪的寧靜和美麗,似乎還是第一次。這里的生態(tài)真的很好,隨處有蝴蝶、蜻蜓繞著你飛,她們的顏色深而艷麗,是我們少見的那種,不時吸引著我們側(cè)目追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泛舟之后,在街上找店子吃早餐。一走進出,我們便看見墻上貼的如四方桌面大小的紅紙文書,上面簡單記載了家中的嫁娶、添丁這樣的喜事。在街上,我們還發(fā)現(xiàn),家中有孩子升學(xué)的,家門口的屋檐下都拉著橫幅,寫著如“熱烈祝賀我村**同學(xué)榮錄華中科技大學(xué)”諸如此類字樣。由此,這里的村民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和對教育的重視可見一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早餐過后,再回到民宿。老板熱情地招呼我們喝會茶。安化黑茶,素來聞名 ,這里的村民于喝茶而言想必已是如吃飯穿衣一般不可缺。和老板聊聊黑茶,他說我們喝的正是他們家自己做的黑茶,儲存已有十年之久。當然,我不會品茶,只覺得七、八泡之后 依然茶色清亮,濃而不濁,味綿長回甘而不澀。我們這邊在喝茶閑聊,講究的瓊姐在門外沖洗她的愛車,感覺我們已經(jīng)不是在旅游,而是在休閑度假了。除了沒有明星,沒有劇本,沒有攝制組,我們不正體驗著,沉浸在一種向往的生活中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告別熱情的民宿老板一家,我們駕車沿著溪邊的小路上行,一兩公里路程便到了安化著名的一處景點——永錫橋。到了這里,我們才真正知道,安化江南鎮(zhèn)正是茶馬古道的起點,而在這條麻溪上建有二十九座這樣的風(fēng)雨橋,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歷史遺存。而永錫橋是規(guī)模最大,且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木構(gòu)風(fēng)雨廊橋。它始建于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位于茶馬古道上,橫跨麻溪河,橋長83米,高13米,寬4.2米,宛如過水長龍。遠看古橋,靜臥于碧溪之上,翠嶺之間,藍天白云做幕,萬里古道為始,看似山水畫卷,也是歷史長廊。走進橋廊,黑色的木梁仿佛浸染了百年茶香,輕踏在橋板上,嗒嗒腳步聲,恍若馬蹄聲聲回響。橋西頭有一座與主橋相連的四合院,為守橋人專住。我們路過時,約十來人在此,有打牌的,也有乘涼閑坐的。一座橋,自然風(fēng)景與百年歷史相融,風(fēng)雨滄桑與百姓生活重合,涼風(fēng)有意,思古生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安化之游,短短半日便匆匆而返?;貋砗螅诰W(wǎng)上一查,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地方值得一去,實是意猶未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 正如那句話說的: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行走在路上的風(fēng)景,能否安放那浮躁乏味的靈魂或未可知,但確乎給這無賴的日子沉淀了些許寧靜,撩起一點生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