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一次提起筆來,滿腦子都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原因倒不是今日出行的旅途中忽逢了桃花林,更沒有看到靚麗的桃花夾了岸,只是觸景生情地替陶公惋惜,心疼他沒有生逢盛世。哪像我,碌碌一凡人,日常生活中卻能處處墜仙境,時時享太平。</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這個偏遠(yuǎn)的鄉(xiāng)野小鎮(zhèn),也喜歡這個簡陋的農(nóng)家小院,更喜歡這兒“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钡泥l(xiāng)居生活。在這兒,每一天我都能在鳥兒的歌聲中起床,在這兒,每一晚我都能在夜幕的懷抱里安眠,在這兒,每一餐我都能賞花餐花飲花,在這兒,每一時每一刻我都能感受到父母近在咫尺的溫暖……</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是8月1日,好像是人們口中那個“酷熱難耐”的季節(jié),但我的生活里卻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安逸”,宋代僧人慧開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贝蠹s寫的就是我現(xiàn)在的心境了。</p><p class="ql-block"> 黎明的晨曦不可錯過,趁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每一天都可以欣賞帶著朦朧睡意的“天青色”,趁著朝陽尚未梳妝,每一天都可以聽剛剛走出家門的鳥兒唱一首婉轉(zhuǎn)的情歌,趁露珠兒尚未轉(zhuǎn)身,每一天都可以采一份清涼取悅自己。</p><p class="ql-block"> 日出時的無花果需要趕緊采摘,否則幾十團(tuán)蠟黃的蜜漿很快就能能被貪嘴的白頭翁搶光,那可是“健胃清腸、消腫解毒”的圣果,主治“食欲不振、咽喉腫痛、咳嗽多痰”等癥狀,聲明一下,這種理論可不是我的杜撰,明代朱橚《救荒本草》、蘭茂《滇南本草》和李時珍《本草綱目》均有記載的。只需要拿一個锃光瓦亮的小盆兒,再提著我用了二十多年的竹梯子就萬事俱備了,坐在墻頭上,第一件事必須是是拍照,萬綠叢中點(diǎn)點(diǎn)蜜色哪能不賞?第二件事才是品,如果你吃過,那么無花果的香甜就不可抵擋,這里我用了一個“品”字,呵呵……當(dāng)然是給自己臉上貼金,無花果一到手,那是絕對等不到拿回家洗一洗,在墻頭上啃一啃頂端的一塊皮,使勁兒往嘴里一塞就是了,這個時候,我往往會情不自禁的用這樣一句話來評價它:“哎喲,娘哎,甜死我了!”怎么樣,想不想來嘗一嘗?無花果還有一個名字差點(diǎn)兒忘了說——“品仙果”,是不是有了人間天堂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無花果送回家,就該去“采花”了,這兒的引號可不是特殊意義,只是強(qiáng)調(diào)而已,這個“花”字也僅僅指“南瓜花”,再無第二個解釋,南瓜雌雄同株,雌化留著結(jié)果,這個時候斷不可任性胡來,雄花天天開,摘一朵給雌化人工授粉之后,其他的都可以采摘回家了,掛面糊油炸養(yǎng)眼,攪面糊攤餅美味,和面團(tuán)揪疙瘩解饞,只要你想,任意發(fā)揮就是。</p><p class="ql-block"> 南瓜花送回家,妻子就開始做早餐了,我則利用這個時間到小菜園里轉(zhuǎn)一圈,絲瓜、豆角、茄子、辣椒、黃瓜、韭菜、葫蘆、空心菜,想吃什么就摘什么,這些菜倒不值幾個錢,吃的就是一個情節(jié),就是一個健康,就是一個心情,我常說,超市里的青菜不要錢都不是這個味兒。當(dāng)然,炒菜的活歸我,回家時順手再掰幾個糯玉米煮一煮主食就有了……</p><p class="ql-block"> 也許有人說這樣的生活適合老年人,年輕人應(yīng)該屬于燈紅酒綠,我卻不以為然,雖然我已不年輕,我曾在中央臺一檔欄目中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世上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慢一點(diǎn)”,現(xiàn)在,我的理解還不夠深刻,但卻深以為是!</p><p class="ql-block"> 文章最后,就讓我用兩句古詩做結(jié)吧!</p><p class="ql-block">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边@是一種生活,也是一種心情。</p><p class="ql-block">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边@是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人生。</p><p class="ql-block"> 這種生活,之前我總以為在天堂,而現(xiàn)在我看著日升月落,我吃著忘憂文仙,我聽著鳥琴蟲瑟,難道還不是神仙生活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