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故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湖南湘潭一個叫韶山沖的山村,群山懷抱,林木蔥蘢,風景秀麗。西南有韶峰,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相傳虞舜南巡經過此峰,演奏韶樂,因而得名。毛澤東的第一聲啼哭便從這里發(fā)出,偉人在這里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圖為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澤東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始建于民國初年,是典型的湘南農舍。故居依山傍水、周圍青松聳立,翠竹婆娑,門口的荷花塘開滿了荷花,靜謐清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溫酷暑,熱浪滾滾,參加“園丁之家”學習考察活動的老師們于上午8點從長沙出發(fā),乘車來到毛澤東廣場。峰巒、松柏、鮮花……毛澤東銅像在陽光中屹立,前來瞻仰、獻花的群眾絡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圖為參加“園丁之家”學習考察活動的老師為毛主席敬獻花籃、鞠躬緬懷</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廣播聲響的剎那,令人仿佛穿越歷史的天空,頓感熱血澎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9年前,這里誕生了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毛澤東。這里,先后有1700人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獻出寶貴生命,其中有144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僅毛澤東一家就有6位親人英勇犧牲。這里,孕育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韶山精神,也激勵著我們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主席銅像處處隱藏著玄機,比如塔基高4.1米,代表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41年,雕像高6米,寓意毛主席一家有6口人為國捐軀。銅像背依韶峰,面向廣場。?在銅像周圍種植有56棵松樹,表示56個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毛主席把風雨飄搖的祖國,從水深火熱的境況中解救了出來,解放了全國人民。1949年在天安門熱血沸騰,聲振四方,毛主席用他高亢澎湃的聲音,宣布了最偉大的時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舉國上下歡慶這一歷史性的重要時刻,這珍貴的影像將永遠牢記在我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動中的黨員老師整齊有序的站在毛主席銅像前,神情莊重,高舉右拳,齊聲重溫入黨誓詞,在擲地有聲的誓言中回望初心、匯聚起矢志不渝跟黨走的磅礴力量。</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圖為黨員教師代表帶黨員重溫誓詞</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離開廣場,大家來到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湖南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家系統(tǒng)展示毛澤東主席生平業(yè)績、思想和人格風范的紀念性專題博物館,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公共文化設施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首批示范單位、全國博物館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試點單位、首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開放50余年來,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已接待國內外觀眾上億人次。</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圖為參加“園丁之家”考察學習活動的老師排隊進入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新建了4330平方米的現代化文物庫房,并制定系統(tǒng)化的管理制度,在保證庫房恒溫恒濕的基礎上,形成24小時電子監(jiān)控、紅外線報警系統(tǒng)、武警值守、出入庫登記、AB鑰匙同時開啟進庫等全方位、多保障的安全系統(tǒng),文物保存環(huán)境得到質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圓滿完成館藏文物“一普”工作,采集文物信息2.5萬件(套),上傳照片9萬余張,藏品信息化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圖為參加“園丁之家”學習考察活動的老師們欣賞毛澤東生平事跡浮雕</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澤東一生博覽群書,孜孜不倦,至死方休。他常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他的一手毛筆字讓我印象深刻,毛澤東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吟詩填詞是他的業(yè)余愛好。他集各家之長,創(chuàng)立了別具一格、豪放不羈的“毛體”書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了千百萬勞苦大眾的自由和幸福,毛澤東從青年時代起奔波在外,自認為未能對父母盡到足夠的孝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9年秋,母親病危之際,他正在準備進行驅張運動。10月5日,母親病逝,他趕回韶山。8日,他在母親靈前含淚寫下《祭母文》和挽聯(lián),館內所藏是毛澤東的老師毛宇居抄錄下來的毛澤東寫的《祭母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xiāng)。26日清晨,他來到父母墓前深深地鞠躬,說:“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庇终f:“我們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黨、同志、老師、朋友也?!?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澤東個人的感情生活充滿曲折。1923年毛澤東辭別楊開慧時寫的《賀新郎·別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揮手從茲去。</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訴。</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知誤會前番書語。</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人有病,天知否?</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今朝霜重東門路,照橫塘半天殘月,凄清如許。</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憑割斷愁絲恨縷。</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要似昆侖崩絕壁,又恰像臺風掃寰宇。</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重比翼,和云翥。</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詞中充滿離愁別恨,但更多的是革命伴侶比翼雙飛的豪情壯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0年,楊開慧在長沙英勇就義。當時,毛澤東正在井岡山。噩耗傳來,他悲痛不已,寫信給楊家親屬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于子女,毛澤東既慈祥又嚴格。毛澤東經常寫信給他們,關心他們的生活,鼓勵他們上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澤東對故鄉(xiāng)充滿眷戀。建國后,他曾于1959年和1966年兩次回故鄉(xiāng)。1976年重病時還向人們提出要回韶山看一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澤東是中共一大代表,參與和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他的身上突出地體現了紅船精神的首創(chuàng)、奮斗和奉獻的內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時代給紅色旅游發(fā)展帶來了新機遇,也賦予了新使命。韶山人民積極地探索紅色旅游與鄉(xiāng)村振興等多項事業(yè)的融合。讓來韶山的人們可瞻革命先烈、觀偉人故居,體研學旅行,學紅色文化,游美麗鄉(xiāng)村,感鄉(xiāng)土風情。讓紅色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也讓一方群眾通過紅色旅游產業(yè)多元發(fā)展享受到更多實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習近平在2013年12月26日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到,</span>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并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為我們黨和人民事業(yè)勝利發(fā)展、為中華民族闊步趕上時代發(fā)展潮流創(chuàng)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p> 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3點,大家觀看了大型實景演出民族史詩鴻篇巨制——《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感受氣勢恢宏的版圖,揭開不朽的歷史記憶;氣壯山河的篇章,見證了一代偉人運籌帷幄勇定天下的壯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韶山,走出湖南,熱血青年從此走向民族救亡的漫漫征程。改造中國,改造世界,世紀偉人帶領中國登上世界政治的舞臺。湘江發(fā)出了時代的怒吼,農村包圍城市,槍桿子里出政權,中國以此開天辟地。歌、舞、詩、戲劇顛覆性的技術和手段,挑戰(zhàn)世界室外舞臺視聽板限,多元化的創(chuàng)意和手法,再現中華民族傳奇的世紀蛻變。</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u>圖為刻在巨石上的毛澤東《沁園春·雪》</u></i></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大型實景演出開演10年,演出近2000場次,以毛澤東的偉大一生為題材,完整闡述毛澤東在其革命歷程中艱苦奮斗、為民、務實等作風,對緬懷革命先輩、發(fā)展紅色旅游和文化產業(yè)有重要意義,豐富了韶山紅色旅游文化內涵。演出以4D、全息投影、超大規(guī)模與高智能舞臺裝置等為支撐,是一部將山水實景文化、藝術、旅游與高科技高度融合,以歌、舞、戲劇、雜技、威亞、水火特效等多種元素完美展現的恢弘之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演出通過聲光電技術及機械調度裝置,把開國領袖毛澤東為中國革命立下的豐功偉績,立體地呈現到舞臺上,還原了中華民族謀求民族解放、民族獨立,直至新中國成立的輝煌征程;全劇由《序》《安源煤礦》《秋收起義》《萬里長征》《民族抗戰(zhàn)》《扭轉乾坤》與《開國大典》六個篇章組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個故事的脈絡以毛澤東走出韶山救亡啟蒙、領導秋收起義、長征、抗日戰(zhàn)爭、渡江戰(zhàn)役、建國等眾多事件為重要素材和線索,通過有機的整合和節(jié)奏安排,整理出一條反映毛澤東主席在救亡道路不同時期的思想發(fā)展和重要理論主張和事件線索,展現他智勇雙全定乾坤的偉人風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演出展示了毛澤東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毛澤東與愛妻楊開慧在海闊天空的風景中為她描繪心中的夢想。配音則是主席典型的“韶山普通話”,聽來更加真實、感人。不少老師感動落淚,在看到楊開慧潛回板倉看望母親和孩子,被軍閥密探發(fā)現,被逮捕時,連同8歲的兒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演出得以感受楊開慧這位“湖湘女杰”的精神世界,既看到她身為普通女性的似水柔情和慈母情懷,又看到她作為一名革命者不屈不撓、忠貞不渝的高尚品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主席用一生塑造全新中國,他的理想支撐起整個民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毛澤東心目中人民是天,唯此為大;人民是地,唯此為本;為人民服務的事是最光榮、最偉大的事。毛澤東忍著“腸已斷”的痛,離別“人間知己”的妻子去鬧革命、上山搞武裝斗爭,就是因為“人有病”,需要解決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壓迫的人民病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憂慮著人民的憂慮,歡樂著人民的歡樂。這就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榮、以人民之心為心、忠誠于人民的毛澤東。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毛澤東偉大思想,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增強中華民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沒有哪一項事業(yè)像教育這樣,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必須把教育事業(yè)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先手棋,放在優(yōu)先位置,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能夠滿足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