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甸,是“樺皮甸子”的簡稱。
1908年以前叫這里叫“官街”,歸磐石管。1908年分離出來,設(shè)立樺甸縣。清政府官員想取個(gè)新名字,一時(shí)找不到合適的,發(fā)現(xiàn)附近有個(gè)村子叫樺皮甸子,覺得這個(gè)名字不錯(cuò),就取其中二字,定名“樺甸”。樺皮甸子這個(gè)村子現(xiàn)在還有,在蛟河市境內(nèi)。
樺甸是滿族的故鄉(xiāng)。樺甸的許多地名都是滿語,大部分是滿族獵人所起。
輝發(fā)河:滿語口語音為“回拔”,意為靛染青后的剩水。用來形容淡青色的水。
蘇密溝:蘇密,滿語發(fā)音為“粟末”,松花江原為粟末江,意為從天而降之河。滿族一部因居沿江一帶,叫做“粟末”。
橫道河子:滿語為“恒德赫”,意思是浪花。
夾皮溝:“夾皮”為滿語,意為夾板。
集廠子:滿語書面語為“吉昌”,意為零星碎地塊。
火龍河:滿語是“活絡(luò)”,意為山谷。(在西臺子)
(很多人不了解,火龍河既沒有火,也沒有龍,為什么叫火龍河?原來是滿語。我也是最近才知道)
公郎頭:滿語書面語為“古拉托”,意為高坡。(在公吉境內(nèi))
大勃吉:滿語書面語為“勃吉葉赫”,尾音脫落后為勃吉,意為野鴨子。(公吉境內(nèi))
色洛河:色洛為滿語,意為棗子。(紅石境內(nèi))
新開河:滿語口語音為“興開”,意為水耗子。(八道河子)
葦沙河:葦沙的滿語口語音為“五沙”,意為山麻。(老金廠)
牡丹砬子:牡丹,滿語口語為“穆旦”,意為彎曲的河。(樺樹鄉(xiāng))
錯(cuò)草:是滿語“錫伯”的意思。錫伯族,曾經(jīng)是滿族的一個(gè)分支。(在金沙鄉(xiāng))。
堿廠:滿語口語音為“堿章”,意為三道眉鳥。另一種譯法為“小”。(樺南鄉(xiāng))
荒溝嶺:滿語口語音為“洪格”,意為“鈴鐺”,又意為“山頭”。(在公吉鄉(xiāng))
冰湖溝:滿語口語音為“別后”,意為“小河”。(北臺子鄉(xiāng))
刀條背:滿語口語音為“刀度別”,意為“敏捷河”。(常山鎮(zhèn))
牤牛河:牤牛滿語為“毛寧”,直譯為馬。滿族慣用馬來形容快。如形容急水為牤牛水。水流速快為牤牛河。
五虎石河:滿語口語音為“五虎善”,意為偏臉子。(樺樹鄉(xiāng))
烏葉背:滿語口語音為“烏葉別”,意為稀泥河。(公吉鄉(xiāng))
當(dāng)石:滿語口音為“大西”,意為鷙鳥(兇鷹)。(八道河子鎮(zhèn))
杉松背屯:滿語口音為“杉縮別”,意為喜鵲河。(橫道河子鎮(zhèn))
加級河:加級為滿語“加級蓋”的音轉(zhuǎn)。意為小白魚。(紅石)
密什哈:滿語書面語為“尼什哈”,意為小魚。(金沙)
栗子溝:滿語口音為“力子列”,尾音脫落成力子,意為野雞。(榆木橋子)
嘎河:滿語語音為“嘎哈”,意為烏鴉。(樺樹鄉(xiāng))
土麥子嶺:滿語口語音為“特悶”,意為駱駝。(公吉境內(nèi))
倒別氣:滿語口語音為“刀別切”,意為狐貍皮。(在金沙鄉(xiāng)境內(nèi))
賢李溝:賢李滿語口語音為“西利”,意為小鯉魚。(公吉境內(nèi),現(xiàn)在改名永安)
金沙河:原名奇爾薩河,意為沙狐貍。(金沙境內(nèi))
排底溝:滿語口語音即為“排底”,意為山貍子。(常山境內(nèi),現(xiàn)在改名玉興)
暖木:暖木為滿語“那木例”的音轉(zhuǎn)。意為山麻皮。(金沙境內(nèi))
南樓山:南樓為滿語“那路”的音轉(zhuǎn),意為野菜。(常山境內(nèi))
海浪布:滿語口語音為“海蘭波”,“海蘭”為榆樹?!安ā笔擒囖@上的彎木。合起來譯為榆樹彎子。(在樺南鄉(xiāng))
歐力:滿語發(fā)音即為歐力,是一種果實(shí)名,可食,熟時(shí)呈黑色,現(xiàn)在漢族亦稱之為歐梨。(北臺子鄉(xiāng))
江南屯:江南為滿語,意為旱地野蔥。(公吉)
樺樹背屯:滿語口語音為“哈似別”,意為山核桃河。(常山)
掛牌溝:掛牌的滿語口語音為“卡牌”,意味蝎子草。(夾皮溝)
煙房溝:煙房為滿語“亞方”的轉(zhuǎn)音,意為園子。(常山境內(nèi))
臥龍泉:滿語口語音為“窩弄圈”,意為野雞膀子菜(常山境內(nèi))
半拉窩集:半拉為茨茅子,窩集為森林。譯為茅茨林子。(樺樹鄉(xiāng)境內(nèi))
富爾嶺:富爾為滿語,意為紅色。(二道甸子)
發(fā)別河:滿語口語音為“發(fā)哈別拉”,意為渾水河。(蘇密溝)
鴨綠溝:滿語口語音為“牙皆”,意為青色。(紅石境內(nèi))
莫拉艮:意為“智慧”。滿族對好獵手或有才干的人多稱之為“莫拉艮”。(樺樹鄉(xiāng))
張廣才嶺:滿語書面語為“折拉英撒英阿令”,口語音為“折更才令”,意思為吉祥如意。
楊木霞:滿語口語音為“也末謝”,意思是鬧邪的地方。滿族稱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為“也末謝”。(金沙)
老鴉嶺:滿語口語音為“拉延令”,意為蔫山。(樺南)
批洲:滿語口語音為“批正”,意為閑隙。
黑風(fēng)頂子:黑風(fēng)為滿語“黑佛朔”的音轉(zhuǎn),意為蜜蜂。(八道河子)
螞蟻河:滿語口語音為“麻延”,意為胳膊肘子彎。(常山)
羅圈:滿語書面語為“拉慶阿母稱”,口語為“拉圈”,意為帶耳子的鍋。(樺郊鄉(xiāng))
砍椽溝:砍椽為滿語,意為帶腿的支鍋。(八道河子)
小營溝:營為滿語,意為彎道。(夾皮溝)
木其河:滿語口語音為“木其哈”,意為筏子。(在二道甸子鎮(zhèn))
以上信息來源于《樺甸文史資料》、《樺甸地名志》、《樺甸縣志》、《樺甸鎮(zhèn)志》、《樺甸地名錄》等資料。
以上列舉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地名等待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