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晚上不睡,早上不起</p><p class="ql-block">暑假一到,許多孩子的作息時間全都亂了套。偶爾熬個夜、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么大問題,可如果總是凌晨才入睡,中午才起床,那就成問題了。</p><p class="ql-block">“都假期了,多睡會吧,玩一玩吧?!辈簧俑改副е@樣的心態(tài),縱容孩子發(fā)泄式的放松方式。</p><p class="ql-block">然而這種作息的紊亂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有害,更容易讓孩子放任自己,不能提前規(guī)劃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p><p class="ql-block">更重要的是,開學時孩子將很難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還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diào)整,既折騰又影響學習。</p><p class="ql-block">?支招:要有“假期的規(guī)矩”</p><p class="ql-block">暑假期間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guī)矩來,偶爾做些平時不能做的事,稍微寬松一些也沒關(guān)系。但這并不意味著假期可以沒有規(guī)矩。</p><p class="ql-block">比如睡懶覺這件事,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而是每天都要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而不是任由孩子想睡到什么時候就睡到什么時候。</p> <p class="ql-block">2.沉迷手機、電腦和游戲</p><p class="ql-block">暑假里,有的父母每天都要沖孩子吼上好幾次,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因為孩子在家里不是玩游戲,就是看電視。剛關(guān)了電腦就打開電視,剛摁掉電視又捧起了平板、手機。電子產(chǎn)品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孩子的生活,所有的空白都用網(wǎng)絡(luò)的虛擬世界填滿。</p><p class="ql-block">其實,不管是成人還是小孩,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電子產(chǎn)品上,都是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對孩子而言,過度使用電子產(chǎn)品不僅影響視力,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一些孩子因為上網(wǎng),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愿與外界交往。</p><p class="ql-block">?支招:和孩子“約法三章”,選擇手機替代品</p><p class="ql-block">想讓孩子遠離手機,父母要學會給孩子立規(guī)矩,同時幫孩子發(fā)現(xiàn)比手機更好玩的事情。</p><p class="ql-block">首先,和孩子“約法三章”,明確約定電子產(chǎn)品的使用時間和使用時長,父母在執(zhí)行規(guī)矩時必須立場堅定,不可動搖和妥協(xié)。同時,父母也要以身作則,適度使用電子產(chǎn)品。如果孩子在學習,爸媽卻在玩手機,孩子一定是不服氣的。</p><p class="ql-block">還有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選擇手機替代品,比如陪孩子做游戲,一起看有趣的繪本,帶孩子出去爬山、踢球、逛博物館等,幫助他們培養(yǎng)健康的愛好,接觸更好玩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3.顧著玩,忘了規(guī)劃學習</p><p class="ql-block">學校會在假期給孩子安排一定的暑假作業(yè),總有很多孩子喜歡把作業(yè)拖到最后,在假期最后幾天才慌忙地做作業(yè),甚至熬夜狂補。</p><p class="ql-block">和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學習計劃是很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學習計劃不宜安排得過滿,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意愿和接受能力。</p><p class="ql-block">?支招:“番茄鐘作業(yè)管理法”治療拖延癥</p><p class="ql-block">“番茄鐘作業(yè)管理”方法指的是把作業(yè)分解成15分鐘(小學生)或30分鐘(中學生)左右。當孩子集中精力寫作業(yè)15或30分鐘后,可以休息5分鐘,如此視作種一個“番茄”。哪怕作業(yè)沒有做完,也要定時休息,然后再進入下一個番茄時間。待收獲4個“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鐘。</p><p class="ql-block">對大量作業(yè)的恐懼和抗拒是導致拖延的重要原因,“番茄鐘”的設(shè)定就是幫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而種番茄期間的休息安排的小激勵,也能使下一個“番茄”時段更有動力。</p> <p class="ql-block">4.幾乎不看書</p><p class="ql-block">每次放假回家,孩子們做的最自信的事情就是:拿了一堆書回家,以為自己會好好學習??山Y(jié)果有多少人是拿回來的書又原封不動拿回去?</p><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閱讀是孩子鍛煉思維的最好方式,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是一直處于思考狀態(tài)的。一個經(jīng)常思考的孩子,大腦細胞必定處于活躍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可如果孩子不愛讀書,不愛學習,長期不動腦,再聰明的孩子也會變遲鈍。</p><p class="ql-block">?支招:榜樣示范+獎勵制</p><p class="ql-block">首先,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一個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看書、看報的父母,一般會有一個愛閱讀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愛看書,不愛學習,孩子也一般不喜歡閱讀。其次,不妨和孩子商量假期閱讀計劃,讓孩子把想讀的書一一寫在表格里,貼在房間的墻上,每讀完一本,自己打上√。</p><p class="ql-block">堅持閱讀不容易,有時候還需要來點獎勵刺激,可以設(shè)置完成多少閱讀量獎勵一頓大餐、一個玩具或是一次旅行。</p> <p class="ql-block">5.飲食不均,“狂”吃零食</p><p class="ql-block">很多熬夜的孩子,通常第二天都不吃早餐。也有不少家長在孩子吃過飯后,不斷往孩子嘴里塞飯,要多吃點、再吃點,恐怕孩子少吃會餓著,這樣也不好。</p><p class="ql-block">當然,還有一些孩子除了飲食不規(guī)律,就是“狂”吃零食,暴飲暴食,油膩生冷食物攝入太多。</p><p class="ql-block">?支招:假期更要注意孩子的健康</p><p class="ql-block">家長一定要叮囑孩子每天按時吃早飯,維持正常的身體運行節(jié)奏。同時還要給孩子合理安排飲食,以清淡為主,蔬果搭配,均衡營養(yǎng)。</p><p class="ql-block">最重要的是,不論是在家還是出去玩,都不要因為某樣食品或者特色小吃好吃,就讓孩子吃得太飽!</p><p class="ql-block">至于零食,可以讓孩子吃一點,但不能放肆地吃,你得一本正經(jīng)地告訴他:對于越美好的事物越要有節(jié)制,舌尖上的貪婪,會讓他吃得滾圓滾圓。</p> <p class="ql-block">6.衣來伸手,飯來張口</p><p class="ql-block">有的家長覺得孩子辛苦了一個學期,假期就應該放松一下,于是便一味放縱孩子,為他們操辦好一切,不讓其吃一點苦,受一點累。結(jié)果孩子們在家個個都成了王子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p><p class="ql-block">還有些家長甚至允許孩子飲食起居沒有規(guī)律,玩耍沒有節(jié)制。</p><p class="ql-block">家長們總覺得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對孩子稍微放縱不會有什么影響。但殊不知,這種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也是一種“傷害”,因為它剝奪了孩子鍛煉“自理能力”的機會。</p><p class="ql-block">?支招: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p><p class="ql-block">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僅會讓孩子生活能力變差,還會使孩子缺乏一定的責任心。</p><p class="ql-block">盡管在父母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但哺育子女的目的是讓他們成長,而不是讓他們躲在父母的翅膀下面坐享其成。</p><p class="ql-block">所以,家長要“狠點心”,不能太溺愛,有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要吩咐他去做。比如,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家務,也可以讓孩子管理自己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家庭歸屬感就會越來越強。</p> <p class="ql-block">放了假,父母與孩子有了“深度接觸”的機會。但不少家庭恰是在這“深度接觸”期暴露了問題,假期成了親子沖突的高發(fā)期。</p><p class="ql-block">當家長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父母不可太強勢,應該多關(guān)注孩子的意見和需求,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p><p class="ql-block">家長們可以學著通過“我覺得”“我認為”“也許”“可能”等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當你柔軟起來,換一種方式與孩子溝通,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呦。</p><p class="ql-block">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