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老朋友王小妹的感召下,我第一次“獨自出游”,加塞插隊,混入夫妻檔的旅行團(tuán)隊,開啟了為期一周的井岡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周一(7月17日)</p><p class="ql-block"> 凌晨,G1383次列車,經(jīng)5個半小時,于當(dāng)日中午順利抵達(dá)江西吉安西站。</p><p class="ql-block"> 出站口人頭攢動。我第一個出來,注意到接站人群中無一舉牌,但有一位小姑娘正瞪著大眼踮著腳,緊張地打量著出站人流。走出幾步,身后發(fā)出歡快的笑聲:原來王小妹和那小姑娘接上了頭!我們的領(lǐng)隊特征明顯,應(yīng)該好認(rèn)。</p><p class="ql-block"> 汽車經(jīng)過一個小山拗,忽然右轉(zhuǎn)上坡,來到某個院落。原來接待方已為我們備好午餐。說是農(nóng)家飯,但在城里人看來,就是山珍美食:土雞土菜土菌菇,辣肉辣蛋辣香瓜。老伙計們一邊頻頻舉筷,一邊贊不絕口,一桌美味佳肴轉(zhuǎn)眼掃平。就連平時不吃午餐的我,也就著誘香,干了兩碗米飯!</p><p class="ql-block"> 午覺在顛簸中晃醒,一睜眼:哇!進(jìn)山了。只見上下左右,千峰峻秀,林海蒼莽,群山環(huán)抱,樹木參天,茂密程度可以用“覆蓋所有空間”來形容。遠(yuǎn)處,山巒迭障,延綿不斷,羅霄山脈竟有這樣的深山老林,真是頭次見到。別說十萬人馬,就是百萬大軍放進(jìn)去,也會瞬間淹沒的無影無蹤!</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感慨:30出頭的毛澤東,偉人!</p> <p class="ql-block"> <b>稍事休整,已近黃昏,飯后漫步,來到井岡山中心</b>——<b>茨坪鎮(zhèn)。這是一座海拔</b>841<b>米的美麗的公園式山城。只見鎮(zhèn)內(nèi)古木參天,高樓林立,賓館、飯店、超市、文化中心設(shè)施齊全,道路平坦干凈,四通八達(dá)。鎮(zhèn)中央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游客如織,湖面明鏡、歌舞升平,亭臺樓閣、相映成趣。很難想象,這里曾是窮山僻壤,艱難困苦的紅色武裝根據(jù)地,中國第一個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解放區(qū)。望著載歌載舞的居民們,似乎更加理解了“鄉(xiāng)村振興”的現(xiàn)實意義。</b></p> <p class="ql-block"><b>周二(7月18日)</b></p><p class="ql-block"><b> 上午9點參觀紅四軍茨坪軍部。毛委員、朱軍長辦公舊居,以及軍械處、教導(dǎo)隊、湘贛邊界防務(wù)委員會、工農(nóng)兵政府公賣處等。</b></p><p class="ql-block"><b> 10點來到“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沒想到這里竟是全國紅色旅游最熱門的景點之一。這個參觀,收獲頗豐。</b></p><p class="ql-block"><b> 一是厘清了毛澤東當(dāng)年“不執(zhí)行中央指示”的來朧去脈,前因后果。</b></p><p class="ql-block"><b> 二是了解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農(nóng)村包圍城市”、“黨指揮槍”以及“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理論依據(jù)。</b></p><p class="ql-block"><b> 三是明白了“建設(shè)新型人民軍隊”的深遠(yuǎn)意義。</b></p><p class="ql-block"><b> 四是加深了黨內(nèi)“左”傾思想危害性(某地方領(lǐng)導(dǎo)在朱毛主力下山之際,錯殺袁文才、王佐,對井岡山根據(jù)地造成嚴(yán)重傷害)的理解和認(rèn)知。</b></p> <p class="ql-block"><b> 可以想像,當(dāng)時年僅30多歲的毛澤東和40出頭的朱德,在極端惡劣條件下堅持壯大紅軍力量,擴大井岡山根據(jù)地,甚至背著“開除黨籍”的處分,以“無黨派人士”身份繼續(xù)領(lǐng)導(dǎo)紅軍。這需要多強的理想信念,多厚的理論根基,多高的智慧謀略呀!</b></p> <p class="ql-block"><b>周三(7月19日)</b></p><p class="ql-block"><b> 茅坪鎮(zhèn)八角樓。這里是袁文才夫人家的祖屋,旁邊的“謝氏祠堂”依然存在,曾是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紅四軍也曾在這里辦公。在這里,毛委員借著油燈微光,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兩篇著作。成為“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quán)”的理論發(fā)端。</b></p><p class="ql-block"><b> 由此可見,“用理論武裝指導(dǎo)行動”,這是區(qū)別于歷史上任何農(nóng)民運動的關(guān)鍵所在。</b></p> <p class="ql-block"> <b>下午路過一個叫“神山村”的地方,拜訪了紅軍家屬和后代。在這里,我們停留在習(xí)主席曾經(jīng)走訪過的紅軍后代院落,饒有興趣地與紅軍后代交流,并且享用了全家人熱情而淳樸的農(nóng)家午餐,買了許多他們自家腌制的咸菜、蘿卜干、臭豆腐。不僅了解到許多繼承太爺爺遺志,自力更生,發(fā)家致富的故事。還體驗了一把看似簡單實則不易的“打糍粑”農(nóng)家技藝:我們一位老兄因緊張過度用力過猛,木錘敲到石糟外,差一點和糟內(nèi)的糍粑親密接吻。</b></p><p class="ql-block"><b> 哈哈!真實而有趣的農(nóng)家樂!</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周四(7月20日)</b></p><p class="ql-block"><b> 一直以為井岡山只有紅色旅游資源,來到“紅軍洞”才知道,“風(fēng)景這邊獨好”!如今這里已是“龍?zhí)丁庇^光區(qū),只見飛瀑流泉,嶂岫如煙,乘坐觀光攬車一路向下,各種造型的山泉瀑布映入眼簾。我們在最下邊的“仙女瀑布”前停留良久,盡情地攝影留念,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瀑布?xì)g歌”,釋放出輕松而爽朗的笑聲。</b></p> <p class="ql-block"><b> 來到著名的紅軍醫(yī)院舊址。它位于茨坪北</b>4<b>公里小井村。1928年由紅軍和村民共同建起這棟兩層木質(zhì)結(jié)構(gòu),</b>32<b>間病房,可容納200多名傷病員的醫(yī)院。這是中國紅軍的第一所正規(guī)醫(yī)院。院長曹榮,黨總支書記曾志(后為陶鑄夫人)。</b>1929<b>年</b>1<b>月醫(yī)院被一股國民黨軍包圍,在嚴(yán)刑拷打面前,130多名傷病員沒有一個肯供出紅軍主力的去向,最后全部被槍殺在附近的干稻田里,情節(jié)十分慘烈。為紀(jì)念這批寧死不屈的戰(zhàn)友,曾志生前遺囑交待:她死后將自己三分之一的骨灰撒在小井村紅軍烈士墓前,由女兒陶斯亮執(zhí)行。最后還是為她專修了一座墓,永遠(yuǎn)陪伴在她的傷病員身邊。</b></p><p class="ql-block"> <b>湊巧的是,今年正是曾志去逝</b>25<b>周年。我們有幸遇見前來參加紀(jì)念活動的部分曾志的后代和生前好友?!跋嘁姾伪卦嘧R”,懷著共同的緬懷之情和敬仰之心,我們相談甚歡,忘記了時間</b>……</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p> <p class="ql-block"> <b>井岡山腳,有一座占地</b>2700<b>余畝的新型高等學(xué)府</b>——<b>江西軟件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xué)。它是教育部批準(zhǔn)的全國第一所以數(shù)字技術(shù)為核心的職業(yè)技術(shù)本科大學(xué),也是國家軟件百強:“先鋒軟件集團(tuán)”創(chuàng)辦的全日制職業(yè)本科高校,目前在校生有</b>2<b>萬余人,專職教師</b>1500<b>人,開設(shè)本科專業(yè)</b>15<b>個和</b>32<b>個專科專業(yè)方向。形成了以軟件技術(shù)、信息技術(shù)為主的學(xué)科專業(yè)群。</b></p><p class="ql-block"><b> 漫步在這所“世外桃源”般的現(xiàn)代化校園里,仿佛置身于某個大都市的科技城區(qū)。井岡山有這樣的高等學(xué)府,不僅是當(dāng)?shù)厝嗣竦尿湴?,更是對千百萬亡靈忠魂的最大告慰!</b></p> <p class="ql-block"> <b>晚上</b>8<b>點,來到“紅軍劇場”,觀看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整個演出都在雨中進(jìn)行,我們被恢宏的場面和細(xì)膩的表演所吸引、所忘情。當(dāng)年和當(dāng)今、演員和觀眾、臺上和臺下、淚水和雨水,相互交織,形成共鳴,達(dá)到了完美的現(xiàn)場效果。</b></p><p class="ql-block"> <b>旅行漸入佳境,今天達(dá)到高潮。雖然有點疲憊,但是意猶未盡。</b></p> <p class="ql-block"><b>周五(7月21日)</b></p><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任務(wù)比較簡單:考察黃洋界保衛(wèi)戰(zhàn)舊址和大井村朱毛舊居。</b></p><p class="ql-block"><b> 說實在的,登山時間遠(yuǎn)比考察的時間長。團(tuán)隊成員中,最大74歲,最小61歲。有腿腳不便的,有精神恐高的,有血壓反常的,有心動過速的,但就是沒有一個掉鏈子的。</b></p><p class="ql-block"> 登上黃洋界哨所的前沿陣地,環(huán)顧四周地形<b>,真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位于陡峭的山巔之上,山下的景物是如此的渺小。遠(yuǎn)望朦朧的群山,就像披上了一層輕紗,山峰在裊裊的云煙中若隱若現(xiàn),顯得更加雄偉壯觀。</b>“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人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p><p class="ql-block">只有站在這里朗誦主席的詩詞才最有感覺。</p><p class="ql-block">紅軍萬歲!</p> <p class="ql-block"><b>周六(7月22日)</b></p><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旅程已近尾聲,節(jié)奏比較緩和。先后觀賞了“五指峰”和南山頂上氣勢磅礴的巨型火炬臺:星火相傳。</b></p><p class="ql-block"><b> 晚飯繼續(xù)去天街,井岡山的菜越吃味越濃。有人說這是“散伙飯”,有的說是下次活動的“接力飯”,還是負(fù)責(zé)全程接待的園園說的貼切:就叫“再見飯”吧,歡迎各位“首長”重上井岡!</b></p><p class="ql-block"><b> 不問前程多如意,</b></p><p class="ql-block"><b> 莫讓當(dāng)下酒杯空。</b></p><p class="ql-block"><b> 今晚,所有人都高高舉起酒杯,提前慶賀這次活動的難忘與成功!</b></p> <p class="ql-block"><b>周日(7月23日)</b></p><p class="ql-block"><b> 今日返程,真有點不舍。22 ~27度的日子還沒過夠??!</b></p><p class="ql-block"><b> 千萬不要以為井岡山只是“紅色老區(qū)”,她原本就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綠色傳奇”:森林覆蓋率達(dá)86 %,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誰會想到,這里還是天然的動植物園,有3800多種植物和1108種動物在這里繁衍生息。更沒想到,它還是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7000公頃次原始森林!難怪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早早的就把她列入“人與自然——世界生物圈保護(hù)區(qū)”。</b></p><p class="ql-block"><b> 如今的井岡山絕對是個休閑度假的好地方,乘她還沒特別火爆,大家趕緊來吧!</b></p><p class="ql-block"><b>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我們這支民間雜牌老年驢友團(tuán),它的“收口”,就是 “一路順利,安全到家”。 </b></p><p class="ql-block"><b> 寫到這里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一位是本次活動組織者:王小妹,一位是陪同人員:園園。</b></p><p class="ql-block"><b> 全程下來可以看出,整個活動,王小妹做足了功課。在她的精心安排和人脈感召下,活動井井有條,各種細(xì)節(jié)到位,七天頓頓有硬菜,每日餐餐花樣新。沒有她,哪有15年的茅臺?沒有她,哪有30年的李渡高梁?可以說,全程“吃、住、行”無可挑剔。讓你費心了!這里代表大家由衷的說聲:謝謝!</b></p><p class="ql-block"><b> 園園是個漂亮的井岡姑娘,聰明伶俐,熱情大方,事無巨細(xì),樣樣周詳,像只不知疲倦的蝴蝶,終日在我們身邊飛來飛去,讓我們這幫老家伙又歡喜又心疼,真不愧為井岡兒女!真想向她深深的鞠上一躬!</b></p><p class="ql-block"><b> 今天天公作美,誤機時間沒有太長,終于安全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所有人都按時吃上了晚飯。</b></p><p class="ql-block"><b> 此時此刻,微信群里還不罷休,正是一片道別、道謝、道安聲……</b></p><p class="ql-block"><b>余音繚繞,意猶未盡,</b></p><p class="ql-block"><b>期待下次同行。</b></p><p class="ql-block"> 2023.7.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