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俗話說“這山望著那山高”,是說一個人總是不滿足現(xiàn)狀。我覺得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p><p class="ql-block"> 但我的不滿足現(xiàn)狀,不是眼看著別人的山“高”而眼熱眼氣,“羨慕嫉妒恨”跟我不沾邊,羨慕的感覺我都很少有,更談不上嫉妒和恨。我的不滿足現(xiàn)狀,也不是好高騖遠,只是想在不同的時間,在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狀態(tài),與我理想中的世界無限地靠近。</p><p class="ql-block"> 我的居所的變遷,更好的詮釋了我的這份心理。</p><p class="ql-block"> 哪一個女孩子沒有公主夢?擁有一座宮殿般的房子,一個人睡一張寬大、松軟、舒適的床,床下睡一只肥碩而慵懶的花貓。朦朧的燈光下,雪白的窗幔,隨著輕風漫漫地搖......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那方狹長的有著三間瓦房、一棵石榴樹、一塊大石頭、雞鴨鵝齊鳴的小院兒,是有爹媽和兄弟姐妹的最溫暖的地方。那時候,跟父母擠在一條大土炕上,甚至跟媽媽鉆進一個被窩里,雖簡陋心里卻十分的安全、踏實。但十來歲的年紀也有稚嫩的小心思,看著電影或者童話中的公主,也常?;孟胫?,有一天自己也變成公主該有多好!能有屬于自己的一間臥室、一張大床、一張小書桌該有多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但多年的在外求學生涯,年復一年,實現(xiàn)這個夢想很難。讀初中時住爸爸的辦公室,連著煤火的小土炕,雖然暖和但有諸多的不方便。上高中后住集體宿舍,高一住了一年的大通鋪,一個人分配八十公分的“一條”地方,硬硬的床板子鋪上一層薄褥子,就是自己的小窩兒了。幸虧那時伙食差,營養(yǎng)跟不上,女孩子們都是瘦瘦的,要是有幾個胖的,是萬萬躺不進這個小窩兒的。冬天沒有暖氣,擠在一起相互取暖,翻個身都困難,但大家嘻嘻哈哈的倒也沒覺得艱苦。高二高三搬到了宿舍樓,七八個女生住上下鋪,有了自己單獨的床鋪,條件好了很多。但冬天沒暖氣凍得捂著被子發(fā)抖,夏天沒電扇沒空調熱得汗流浹背,還得忍受蚊子的叮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難忘的是高中畢業(yè)后在二中復讀那一年,現(xiàn)在想起來仍然是噩夢一樣的記憶!三十多個女生擠在上下兩層的木板大通鋪上,床上是堆的密密麻麻的被子、衣服,床下、地上擺滿了臉盆、鞋子、箱子等物品,走出去得十分小心,不然會撞得臉盆叮當亂響。地上潮濕、骯臟,有一次竟然在床下發(fā)現(xiàn)了一只死老鼠!我最不能容忍的,是作息不規(guī)律,晚上不按時熄燈,很晚了還有同學在洗衣服或閑聊,對于入睡困難、睡眠很淺的我來說實在不能忍受。有時最晚的同學忘了關燈就呼呼睡著了,我還得爬起來去關燈,在別人的呼嚕聲中摸黑爬回自己的位置。欲哭無淚、欲罷不能、苦不堪言!那時的公主宮殿夢,讓現(xiàn)實嚇得連做也不敢做。</p> <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幾年大學生活,居住條件徹底改善了。七個姐妹,四張上下鋪。冬天有暖氣,夏天有涼爽的塞北的風。我們在床上拉上花布床圍,每個人還在床頭按上一只小燈泡,終于有了臨時的個人的小世界。晚上躺在床上,伴著橘黃色的微弱燈光,讀著喜愛的書籍,或者天馬行空暢想著美好的未來,很有“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的況味,但與夢想中的那個“宮殿”差著十萬八千里。</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中期,大學畢業(yè)兩年后,我結婚了。跟公公婆婆、姥姥住在有四間平房的小院兒里,中間兩間是客廳、廚房、餐廳,東西兩邊的兩間各隔了兩間臥室,我們在東邊的兩間,公婆和姥姥在西邊。這在當時已經很不錯了,剛結婚就在縣城有自己的房子,盡管跟公婆在一起住有一萬個不方便,期間也因為許多小事產生摩擦,但我也很滿足。畢竟我的朋友們、同事們、同學們在外租房子的占了很大的比例。</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人們的物質經濟條件相比八十年代,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話、電視普及,大哥大、小靈通流行,但居住條件、取暖設施還是很落后。我家在廚房安裝了煤爐,帶東、西兩組暖氣取暖。我們把蜂窩煤從煤場運回家,一塊一塊碼在房檐下,每天用簸箕搬十塊左右進屋,燒的煤灰再一簸箕一簸箕端出屋。盡管如此繁瑣受累,屋里也并不暖和,在屋里仍然穿著棉襖。洗衣做飯縮手縮腳,一雙手皸裂粗糙還帶著煤灰的黑印記。尤其有了女兒后,洗洗涮涮多了起來。我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盡我們最大的力量給她最好的條件,讓我兒時沒有實現(xiàn)的公主夢,由女兒替我實現(xiàn)。</p><p class="ql-block"> 隨著商品房的出現(xiàn)和流行,也帶著對樓房的無限憧憬和向往,在小院兒住了十年后,我們在距離小院很近的、一個當時感覺很高檔的花園小區(qū),買了一套126平米的商品房,四樓,沒電梯。簡單地裝修之后,我們一家三口歡天喜地地搬進了這所完全屬于我們自己的房子。那一年,我三十六歲,女兒十歲。新房子裝修雖然簡單,但布置的溫馨雅致,我要親手為女兒打造一座屬于她的“宮殿”。客廳里,雪白的墻壁、紅格子窗簾,乳白色的布藝沙發(fā)、高清大屏的電視,女兒的房間墻壁刷成粉紅色,床上鋪的蓋的也是粉粉嫩嫩的顏色,燈飾是卡通形狀的,書櫥、書桌小巧玲瓏,白色窗紗在夜風里搖曳......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宮殿嗎?女兒開心的蹦著跳著,享受著年少的我不曾享受到的快樂。最重要的是在這座“宮殿”里,我的呼吸是自由的、舒暢的,想唱就唱,想說什么、做什么不用顧忌老人的感受,也沒有吃飯、穿衣的束縛和局限了。而且冬暖夏涼,再也不用寒冬臘月掏煤爐,縮手縮腳地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了。</p><p class="ql-block"> 居住環(huán)境的變遷,體現(xiàn)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也映射著人的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隨著年齡的增長,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不斷地增強。這期間,利用業(yè)余時間,我拾起了擱置多年的文學愛好,寫下了一篇篇散文隨筆和詩歌,同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拿起相機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走進鄉(xiāng)村的田間地頭,走進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靶袛z天下,筆耕心靈”是我的追求和目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轉眼十年又過去了,四十六歲的我,許是年紀大了的緣故,心境又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常常念舊、懷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記憶深處那個“家”,兒時那座有著三間瓦房、一棵石榴樹、一塊大石頭、雞鴨鵝齊鳴、有著爹媽和兄弟姐妹的小院兒,是我心里“家”的永遠所在,它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的夢里來:我在小院兒里跳繩、做游戲,在大石頭上寫字、畫畫,傍晚追著雞鴨鵝趕回圈,坐在院兒里剝玉米皮、撿豆子;媽媽在做飯,炊煙裊裊升起在屋頂......這樣的一方庭院才是家?。∵@樣的地方才是骨子里的理想家園!站在樓房的窗前,望著樓前樓后層層疊疊的高樓,望著四周方方正正鴿子籠似的窗戶,我常常恍惚。我原以為自由暢快的呼吸逐漸地不順暢起來。住回有院子的房子里去!住回有著爹媽、滿園花開的院子里去!這個聲音常常回蕩在我的心里。我要建一幢帶院子的“宮殿”,不僅有寬敞的客廳和臥室,還要有書房和茶室,我要在院里種滿鮮花和蔬菜,我要養(yǎng)一只活潑可愛的小狗,一只慵懶肥碩的貓。更重要的是,我還要給我健在的父母專門的房間,專門的衛(wèi)生間,只要他們愿意,隨時可以過來住。這一方有著父母、花開滿園的小院兒,成為那幾年我新的“宮殿夢”。</p> <p class="ql-block"> 在我五十歲的那年春天,歷時近兩年時間,在我們原來的平房小院,我們重新建了一座兩層的房子。我親自設計房子布局,買材料,選樣品,起早貪黑,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說。重要的是,我的“宮殿夢”終于圓了!上下兩層四套房間,有寬敞明亮的客廳,有舒適溫馨的臥室,有書房讀書研墨、有茶室會友暢談,夏有空調避暑,冬有燃氣取暖。我精心選置每一件物品,來裝飾我的房子。院子雖小,我見縫插針栽下爬藤月季、藍雪花、三角梅、繡球、百合等五顏六色的花,尤其院兒里的兩棵已經長了十幾年的銀杏樹,更為秋天的小院兒增了不少顏色。我買來秋千架和石頭茶桌,從山上拖回嶙峋的山石,從村里淘來腌菜的大缸養(yǎng)了荷花和金魚,女兒帶回來一只雪白的小比熊,我們?yōu)樗∶ゆ?.....一切都按著我夢想中的樣子不斷地實現(xiàn)著。</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這一年的春節(jié),我的母親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沒能成全我對兒時那個家的還原。每當在夜里想起母親,淚水濕透了枕巾,媽媽,您哪怕能在我的小院兒住一天也好?。 白佑B(yǎng)而親不待”,這是世間最無可挽回的遺憾!老父親不時地來我的小院兒,有時小住十天半月。望著他孤零零的身影,落寞的神態(tài),心里萬分悲戚。</p><p class="ql-block"> 這三年多來,雖然忍受著母親離去的悲傷,卻也是我最踏實、最真實的日子。三年多來,我深居簡出,陷入小院兒里,種花、施肥、澆水,灑掃庭院;讀書、寫字、喝茶,研墨涂鴉。我用文字抒寫著小院兒的夏雨冬雪,用鏡頭記錄著它的花開花謝。細細感受時間從指尖上溜走,感受“虛度光陰”帶來的絲絲快意?!按河邪倩ㄇ镉性?,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我知道,兒時的家再也回不去了。但,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最起碼,目前的這一方小院兒,讓我滿足、踏實,讓我暫時不再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思了。</p><p class="ql-block"> 昨天,遠在天津的女兒打來電話,說他們的新房子裝修的差不多了,讓我們去看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女兒離開了我為她打造的世界,去實現(xiàn)她新的公主夢了。</p><p class="ql-block"> 至于以后的我,又會有什么新的夢想?誰又猜得到呢?</p> <p class="ql-block">高秀紅</p><p class="ql-block">本文發(fā)表在2023年第三期《荷花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