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的霧霾終于漸漸散去,我們又可以自駕出行,去飽覽壯美的祖國山河了。應幾位老友之約,準備以北京為中心來一次京津蒙冀周邊短途自駕。于是查資料、編路書、做準備,于5月21日清晨開始了這次京津蒙冀周邊自駕之旅。</p><p class="ql-block"> 行程規(guī)劃:北票_喀喇沁親王府_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_烏蘭布統(tǒng)景區(qū)_多倫湖_元上都遺址_冬奧張家口賽區(qū)_張北草原天路_大境門景區(qū)_黃帝城景區(qū)_小五臺金河景區(qū)_野三坡景區(qū)_清西陵_白洋淀_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_楊柳青古鎮(zhèn)_清東陵_古北水鎮(zhèn)_承德避暑山莊_北票。行程300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5月21日早6點,我們一行八人三臺車,取道朝北一級路在長深高速朝陽北站上高速G25后轉丹錫高速,開啟了這次京津蒙冀周邊自駕游。</p> <p class="ql-block"><b> 第1站、喀喇沁親王府府</b></p><p class="ql-block"><b> </b>上午9點半開始游覽喀喇沁親王府,參觀中國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喀喇沁親王府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zhèn),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先后有9代王爺在此執(zhí)政并居住。親王府現(xiàn)占地8.7萬平方米,房屋380間,其建筑氣勢恢宏,布局精巧,結構嚴瑾,是典型的清代建筑群,為內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首。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現(xiàn)存建府時間最早、封爵等級最高、建筑面積最大、現(xiàn)狀保存最好的一座清代蒙古親王府邸。200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為國家4A級景區(qū),2007年被評為內蒙古十大歷史名勝之一。</p><p class="ql-block"> 喀喇沁親王府還是出生于北票下府的清代著名蒙古族文學家、思想家和哲學家尹湛納希的姥姥家,我們戲稱這次參觀親王府為走親戚。</p> <p class="ql-block"> 游覽完喀喇沁親王府,我們在停車場的樹蔭下用過自做的午餐,略事休息后,便取道206省道轉111國道再轉S50承圍高速趕往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觀茫茫人工林海,學習傳承塞罕壩精神。</p><p class="ql-block"> 可不巧的是塞罕壩還在森林防火期,所有景點全部關閉,6月15號以后才能開放,就是從林間公路通過去多倫方向也不行,看來這次又得與塞罕壩失之交臂了。咨詢護林人得知,要去烏蘭布統(tǒng)只能多走百十來公里從紅松洼繞行,加之天色已晚,只好在附近尋得一農家院住下。</p> <p class="ql-block"> <b>第2站、烏蘭布統(tǒng)</b></p><p class="ql-block"> 5月22日早餐后,我們取道紅松洼趕往烏蘭布統(tǒng)景區(qū)。如果從塞罕壩林間公路(四御線)去烏蘭布統(tǒng)只有40公里左右,可走紅松洼要多繞百余公里,我們趕到烏蘭布統(tǒng)景區(qū)已10.30了。</p><p class="ql-block"><b> </b>烏蘭布統(tǒng)景區(qū)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部,歷史上曾是清代皇家木蘭圍場區(qū)的一部分。烏蘭布統(tǒng)系蒙語,漢語意為紅色的壇形山,實指的是大、小紅山。</p><p class="ql-block"> 去年8月初我們自駕錫林郭勒草原返程時曾順路到了烏蘭布統(tǒng),可天公不作美,因下雨而沒進景區(qū),這次算是補上去年留下的遺憾吧。</p> <p class="ql-block"> 我們游覽了將軍泡子、影視基地、公主湖、盤龍大峽谷等景點。</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盤龍大峽谷出來便沿304省道轉314鄉(xiāng)道,再轉510國道趕往多倫湖景區(qū)。中途入住304省道路傍的“牧人情緣度假村”。</p> <p class="ql-block"> <b>第3站、多倫湖</b></p><p class="ql-block"><b> </b>5月23號早,借用“牧人情緣度假村”的廚房自己動手做了早餐,7點驅車去多倫湖。</p> <p class="ql-block"> 多倫湖景區(qū)位于多倫縣灤源鎮(zhèn)境內,距縣城16公里,毗鄰510國道。原名“西山灣景區(qū)”,因地處灤源鎮(zhèn)以西的山灣處而得名,屬于灤河干流的上游。也是錫林郭勒草原上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億立方米,水域面積13.5平方公里。整個景區(qū)處于高山、沙地、草原之中,沿環(huán)湖公路繞湖一周41公里,兩岸及庫區(qū)內的湖心島、半島、沙半島和山、水、沙、草渾然一體,構成了一幅即壯觀又秀美的立體畫卷?,F(xiàn)為國家4A級景區(q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這次到多倫湖拍人物照較多,故借用幾張2021年第一次游湖的風光照。</p> <p class="ql-block"> 鄧小平老人家留下的墨寶。</p> <p class="ql-block"> 西山灣水電廠。</p> <p class="ql-block"> <b>第4站、元上都遺址</b></p><p class="ql-block"> 飽覽了多倫湖景區(qū)的湖光山色,我們便沿510國道去元上都遺址,下午3.30來到了歷史上大元朝的起始地_元上都遺址。</p><p class="ql-block"> 元上都遺址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曾是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fā)祥地,也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融合的產物,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F(xiàn)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 忽必烈銅雕像群,鑄造于2007年,高約7.5米、長34米、厚6米、總重80噸,分別象征元上都的750年的歷史、忽必烈在位34年、在元上都有6位皇帝豋基和忽必烈壽終80歲。忽必烈的雕像居中,右側是蒙古騎兵,左側是元朝大臣劉秉忠、馬可.波羅、郭守敬、姚樞、八思巴及波斯的使者。雕像造型優(yōu)美,內容豐富,是元世祖一生戎馬征戰(zhàn),統(tǒng)治世界,治理天下的宏偉大業(yè)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 皇城明德門,是從御道進入元上都的第一座城,也是皇城的正南門,位于皇城與宮城的南北中軸線上。</p> <p class="ql-block"> 金蓮川草原,原名曷里滸東川,每到夏天金蓮花開,遠遠望去如同金色的海洋,金大定八年(1168年)五月,金世宗將這里命名為金蓮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離開元上都遺址已時至17點左右,我們導航駛往下一站:冬奧張家口賽區(qū)。當晚在河北豐寧郊區(qū)尋得一農家院住下。</p><p class="ql-block"><b> 第5站、冬奧張家口賽區(qū)</b></p><p class="ql-block"><b> </b>5月24號用完早餐,7點離開豐寧取道G95首都環(huán)線高速,轉S3801京禮高速,一路狂奔趕往冬奧張家口賽區(qū)(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即“雪如意”。)。</p><p class="ql-block">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位于張家口市崇禮區(qū),是全國首個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崇禮賽區(qū)工程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之一,其造型與中國傳統(tǒng)飾物“如意”契合,象征著吉祥如意,亦稱之為“雪如意”。</p> <p class="ql-block"> 參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后,我們便導航去穿行張北草原天路。</p><p class="ql-block"> <b>第6站、張北天路雨中行</b></p><p class="ql-block"> 草原天路位于張家口市張北縣和崇禮區(qū)的交界處,西起尚義縣城南側的大青山,東至崇禮區(qū)的樺皮嶺,是連接崇禮滑雪區(qū)、赤城溫泉區(qū)、張北草原風景區(qū)、白龍洞風景區(qū)、大青山風景區(qū)的一條重要通道,也是中國大陸十大最美公路之一。</p><p class="ql-block"> 草原天路全長323.9公里,于2019年8月全線貫通。公路蜿蜒曲折、河流山巒、溝壑縱橫、草甸牛羊、景觀奇峻。我們走的是崇禮至張北區(qū)間段,行程132.7公里。</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樺皮嶺防火檢查站(東入口)掃碼辦理了通行手續(xù),開始進入張北草原天路。先是爬一個長長的足有三四十度的陡坡,就從海拔1400多米,上升到了海撥1900米左右,這路就在山巔之上穿林海,跨草甸向前逶迤而去,稱之為“天路”乃名符其實。這時天公也來湊熱鬧,下起了蒙蒙細雨,雖給人們平添了幾分涼意,可在雨中穿行天路卻也別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我們趕到草原天路野狐嶺入口(西入口)時已是下午4點半了,雨也剛好停了,只是氣溫給人的感覺不只是涼,而是冷了,仿佛又回到了初冬時節(jié)。于是趕緊打卡走人,趕往下一站張家口。</p> <p class="ql-block"> <b>第7站、張家口大境門</b></p><p class="ql-block"><b> </b>離開張北草原天路西入口,我們經407縣道轉406縣道,再轉242省道趕到了張家口,當晚入住“青年客?!?。5月25號上午游覽了大境門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大境門,是中國萬里長城四大關隘(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大境門)之一,也是張家口的標志,為國家4A級景區(qū)。始建于崇禎17年(公元1644年,亦即清順治元年),現(xiàn)有大境門、城樓、仿明清步行街等景點,不僅集中展現(xiàn)了長城的雄偉壯觀,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經濟文化交融碰撞;也展現(xiàn)了由刀光劍影和戰(zhàn)火硝煙寫就的鐵血歷史;更展現(xiàn)了張庫商道茶馬互市的繁華盛景。最后一任察哈爾都統(tǒng)高維岳在門楣上提書的“大好河山”四個顏體大字,蒼勁有力,頗為壯觀,更為大境門增添了風韻。</p><p class="ql-block"> 大境門不僅有宏偉的建筑和秀美的景色,而且也有著光榮的歷史?!熬乓话恕笔伦兒?,愛國將領吉鴻昌率領抗日同盟軍誓師出征,北出大境門,抗擊日寇,收復失地。1945年8月,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從大境門攻入張家口,從日寇的鐵蹄下解放了這座塞外古城。1948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全殲國民黨軍五萬人馬于大境門之外,張家口獲得第二次解放。</p> <p class="ql-block"> 游覽大境門景區(qū)后,我們上G95首都環(huán)線高速,轉G6京藏高速,經鳳凰大街、東環(huán)路去張家口下花園區(qū)的雞鳴山景區(qū)。當我們趕到山門時,天又下起了雨,經咨詢守門人得知,把車停在停車場后,進入景區(qū)游覽還得爬山,大家一致決定不上雞鳴山,原路返回山下,發(fā)現(xiàn)在鳳棲橋對過的空場上有一閑置活動板房可以遮風辟雨,于是在此支鍋做飯,用午餐。然后驅車趕往涿鹿縣境內的黃帝城。</p> <p class="ql-block"><b> 第8站、黃帝城景區(qū)</b></p><p class="ql-block"> 黃帝城景區(qū),位于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zhèn)西2公里處,是歷史上涿鹿故城。現(xiàn)為國家4A級景區(qū),包括中華三祖堂、黃帝泉、軒轅湖、黃帝城遺址、中華合符壇五個中心景點。雖經歷五千年的風雨剝蝕,但其原始度、豐厚度和歷史文化環(huán)境風貌的完整度舉世罕見。</p> <p class="ql-block"> 在涿鹿之野感悟了中華五千年歷史文明的厚重,我們驅車沿康祁公路繼續(xù)朝西南方向前行,上S3701太行山高速,于傍晚時分來到了小五臺金河景區(qū)。當晚在西金河口村的“金河人家”農家院住下。</p><p class="ql-block"><b> 第9站、小五臺金河景區(qū)</b></p><p class="ql-block"><b> </b>因景區(qū)尚未開放,我們5月26號起早,沿當地老鄉(xiāng)指引的小路進山游覽了小五臺金河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小五臺金河景區(qū)位于京西第一州……河北省蔚縣東北部,河北省第一高峰……小五臺山北麓的峽谷中,現(xiàn)為國家4A級景區(qū)。內有奇峰怪石、清泉溪流、林海松濤,因其具有古、野、幽、雅、奇、雄、秀、險八大特點,是人們登山、探險、旅游的一個好去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游覽了小五臺金河景區(qū),回到“金河人家”農家院用了早餐,開始趕往野三坡。請繼續(xù)瀏覽《自駕京津蒙冀周邊,飽覽祖國大好河山》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