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里木湖,被稱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淚?!彼拿朗且驗楫斈悱h(huán)湖行駛時所看到的不一樣的風景。傍晚我們駐扎在湖的西側(cè),白色的帳篷點綴在綠茵茵的草原上,藍藍的湖水映襯著遠處白雪皚皚的山峰。清晨,靜怡的草甸上羊群,馬兒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陽光透過云層灑向湖邊濕地,放眼望去美麗的畫面只有讓你不停的贊嘆。 和新疆的新郎官合個影。 最小的行者—小鳥。 來一頓賽里木湖的全羊宴。 十幾個隊員睡在一個帳篷里。晚上忽然下起瓢潑大雨,帳篷被吹的漏雨啦,挪挪被窩接著睡! 清晨的美景盡收眼底。 果子溝大橋距離賽里木湖不遠,欽佩遇山鑿洞,溝壑架橋的公路建設(shè)者們,壯觀的場景震撼我們的眼睛,坐看美景不愿離去。 由奎屯的賽里木湖轉(zhuǎn)往伊寧的夏特古道,途經(jīng)昭蘇草原一路美景不斷,點綴著大片的油菜花和紫蘇花海。 昭蘇的濕地保護區(qū)。 夏塔古道,唐朝時玄奘西行取經(jīng)從此處翻越雪山到達佛國。這條古道保留至今成為徒步探險愛好者的天堂,我們沒有能力翻越只得象征性的走到冰川前的河灘,遠眺雪山。 通往雪山的路上有花海,溪流,森林,石灘,更有牛羊和馬群,在綠色的草原上置身于雪山為背景的如畫一般的美景中,喝著牧民自制的酸奶和奶茶,真是太享受啦! 哈薩克族小朋友。后面的木楞房就是她們的家,隨著冬季的到來她們將和父母一起回到縣城的家里。 一天的路程,騎馬、坐摩的、徒步,從早上九點一直走到下午五點,其實到了這里離冰川還要有段距離的。 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借助摩的趕到冰川前的石灘,牧民與時俱進的意識還是跟的上趟的,馬匹有些慢,摩的是不錯滴。為我們開車的大叔、帥哥真的很給力。 下一站是喀拉峻草原上的瓊庫什臺村。蜿蜒曲折、峰回路轉(zhuǎn)的山路,能從不一樣的高度看盡美景。感謝二位師傅,貼心的讓我們能在美景中駐足。 瓊庫什臺村。由于道路狹窄,住宿接待能力有限,到這里來的都是戶外愛好者的小團隊。 到新疆哪里都離不開羊肉串,這可是正宗噠! 還要感謝寶二爺?shù)拿朗炒蟛停? 第一天騎馬去看日落,整裝待發(fā)。 落日余暉下的隊員。 第二天騎馬去傳說中的冰湖,要一天呢,會累會屁股疼,怎么辦?好像是誓師大會哈,出發(fā)吧! 途中下馬休息一下,馬夫們帶來了馬奶子酒,在哈薩克族的牧民家還喝了奶茶,最好喝的是鮮牛奶! 這里的哈薩克牧民是最早由游牧轉(zhuǎn)為定居牧民的,村子里的木楞房也保留了傳統(tǒng)的味道。牧民們熱情好客,左邊那個年輕姑娘就是古麗森妹妹。 翻過前面的山脊就可以看到冰湖了,但因為這里全是山石,馬匹不能走了只能徒步,我們手腳并用的終于站上了山頂! 這就是冰湖,雖不是想象中的樣子,但行走的過程讓我們覺得不虛此行。
經(jīng)獨庫公路前往巴音布魯克。這是我們整個行程中唯一一個遺憾的地方,雨中是看不到九曲十八灣的草原日落啦。領(lǐng)隊的話:我們的人品太早用盡了。不過這話也說早了,我們在翻越天山的時候遇上了難得見到的鵝毛大雪,雪中行駛在天山公路上,不斷看到滾落下來的碎石還有車禍,讓我們感受到了驚險和刺激! 翻越了天山,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雨雪沒有了,樹草稀少了,過了這個大龍池下一站就是神秘大峽谷啦。 這就是庫車大峽谷。獨特的地貌,火紅的顏色,給人的感覺是到了火焰山啦。 庫車是新疆行的最后一站,從這里回到烏魯木齊,沿途是戈壁荒灘一望無際,再次感嘆新疆之大,大到我們行走了十天沒有走出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 回程的火車上終于看到了黃河。一次圓滿的旅行,眼醉心暢神凝,回眸新疆再來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