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亦歌軒精巧雅致,去過的朋友們都很難忘,在有陽光的日子里,里屋就是一幅醉人的畫卷;在有雨的那些天,它就像安靜的孩子,傾聽天籟之音;在春夏秋冬的交替中,它數著春天的花朵,喚醒夏日的睡蓮,凝望秋天的天空,擁抱晶瑩的雪花。</b></p><p class="ql-block"><b> 2023年7月9日下午,亦歌軒舉辦了一場“見字如面”詩歌朗誦活動,十余位熱愛藝術的朋友,誦讀經典詩歌,分享創(chuàng)作詩歌,在有詩、有書、有畫、有歌、有茶、有花的屋子里,吐露芬芳詩意,度過了溫馨的時光。</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田寶林教授朗誦朱自清的一封信。熄滅燈光,點亮燭光后,他用清澈沉厚的聲音,特有的語言感染力,把聽眾帶入那遙遠的時光:不能忘記的臺州、雄偉繁華的紫藤、颼颼的高風、低低的小小的綠綠的田畝……這封信,見字如面,是悲歡離合的人生,是滄海桑田的歲月,是流淌的時光之河。</b></p> <p class="ql-block"><b> 王嫻女士演唱了《花又落》,深情的歌聲,如璀璨的星光,閃亮在亦歌軒。歲月流年如花,花開燦爛,花落靜美。</b></p> <p class="ql-block"><b> 亦歌軒主人姜波在繪畫之余,創(chuàng)作了一百余首詩歌,有的輕盈如風,有的具有空靈之美,有的在天邊,有的在半夢半醒間,她就像一只蝴蝶,自由地飛翔,優(yōu)美地起舞。</b></p> <p class="ql-block"><b> 我朗誦了席慕容《一棵開花的樹》,這首詩是詩人寫給自然界的情詩,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一棵開花的樹,開出了生命之本。我還朗誦了我的《寫給兒子十八歲的寄語》。</b></p><p class="ql-block"><b> 見字如面,一切都是那么美麗。</b></p> <p class="ql-block"><b> 畫家張喆的繪畫作品有靈魂,表達真情實感。他分享了2010年春天在西安美術學院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表達了一個藝術家對理想的堅定尋求。</b></p> <p class="ql-block"><b> 邢云山是西安廣播電視臺《玩物有志》節(jié)目客座主持,他朗誦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壺藝家顧景舟1974年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信里表達了“壺藝泰斗”對友人的關愛和思念。</b></p> <p class="ql-block"><b> 詩人李凌飛、美麗姑娘楊潔朗誦了創(chuàng)作詩歌,表現了對人生獨特的感受和哲理。</b></p> <p class="ql-block"><b> 李樹輝、馮俊玲、曹蘭、賢妮的朗誦,傳遞了作者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見字如面詩歌朗誦活動,讓亦歌軒吐露著芬芳詩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