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文藝復興誕生地---佛羅倫薩

Helen Qian

<p class="ql-block">佛羅倫薩(Firenze)被認為是文藝復興的誕生地,擁有眾多的歷史建筑和藏品豐富的博物館,歷史上有許多文化名人誕生活動于此地,有著名詩人但丁、畫家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科學家伽利略等等。</p><p class="ql-block">文藝復興成就了佛羅倫薩,那有必要簡單說下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p><p class="ql-block">文藝復興是指在14世紀末至17世紀初期,歐洲發(fā)生的一場文化運動。這個時期人們開始重新研究和欣賞古希臘羅馬文化,探索古代文化的藝術,哲學,科學等方面的精華,從而打破了中世紀教權思想的束縛,開啟了人文主義的新時代。在這個時期佛羅倫薩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藝術家,文學家和政治家,他們的作品和思想對歐洲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支持和贊助者離不開掌控了佛羅倫薩近兩個世紀的美帝奇家族。</p><p class="ql-block">美第奇(Medici)家族其財富、勢力和影響源于經商,然而真正使美第奇家族發(fā)達起來的是金融業(yè)務,美第奇銀行是歐洲最興旺和最受尊敬的銀行之一。美第奇家族以此為基礎躋身于政治家、教士、貴族,逐步走上了佛羅倫薩,意大利乃至歐洲上流社會的巔峰。在這名門中曾產生了四位教宗,多名佛羅倫薩統(tǒng)治者及托斯卡納大公,兩位法蘭西王后,和其他一些歐洲王室成員,在歐洲是擁有強大實力的名門望族。</p><p class="ql-block">美第奇家族的創(chuàng)立者科西莫·德·美第奇</p><p class="ql-block">(Cosimo de' Medici) ,此肖像畫出自美第奇家族的御用畫家布龍齊諾(Bronzino) 之手</p><p class="ql-block">(此相片來自網上)。</p> <p class="ql-block">美第奇家族和佛羅倫薩有著這么緊密的關系,那我們首先去佛羅倫薩最古老教堂之一的圣老楞佐大殿,自此開啟了佛羅倫薩之行。</p><p class="ql-block">一,圣老楞佐大殿 (Basilica di San Lorenzo)</p><p class="ql-block">圣老楞佐大殿是美第奇家族從發(fā)跡直到消亡的家族教堂,幾乎所有家族成員的墓地都在這里。</p><p class="ql-block">圣老楞佐大殿的設計最初始于15世紀初期,由當時的著名建筑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p><p class="ql-block">(Filippo Brunelleschi) 設計了大殿的平面和主立面,并開始建造大殿的中殿。但是由于布魯內萊斯基去世,大殿的建造被迫中斷了多年。米開朗基羅在16世紀中期接手了大殿的設計和建造工作,后來米開朗基羅被教皇叫了去羅馬,之后有眾多的建筑師和藝術家也參與了建造,其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殿的外墻并沒有完成,現在看到的外墻比較粗糙。</span>教堂的內部不同于在羅馬看到的富麗堂皇,給人以低調沉穩(wěn)的感覺,教堂收藏了很多珍貴的雕刻及其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教堂主祭壇前,是多那太羅(Donatello)74歲時開始制作的的青銅布道臺(講經壇),這是他的最后一件大作,可惜在他去世前還沒有完成,他的學生貝托多(Bertoldo) 參與并最終完成了這件作品。由于多那太羅與美第奇家族的良好關系,死后也葬在這個教堂內。</p><p class="ql-block">青銅布道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四根大理石圓柱支撐,</span>一圈的浮雕主要是耶穌的故事和圣勞倫斯的殉道。</p> <p class="ql-block">羅索·菲奧倫蒂諾(Rosso Fiorentino)于1523年創(chuàng)作的《圣母的婚禮》木板油畫,描繪了瑪利亞和約瑟夫的結婚儀式,畫面中充滿了莊嚴肅穆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圣勞倫斯的殉道》大型壁畫是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 (Cosimo I de' Medici) 的御用畫家布龍齊諾的作品。圣勞倫斯是被放在鐵架上燒死的,行刑的地點就在今天羅馬的遺址廣場上,畫面背景是當時的羅馬建筑。</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的回廊。</p> <p class="ql-block">二,烏菲茲美術館(Galleria degli Uffizi)</p><p class="ql-block">烏菲茲美術館是佛羅倫薩最有歷史及最有名的一座藝術博物館。烏菲茲美術館的興建始于1560年,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 )受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之托所建,最開始是市政司法機構辦公室,整個龐大的宮殿式建筑直到1581年才完工。美第奇家族的歷代傳人將收藏品存放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Anna Maria Luisa de'Medici) 是美第奇家族的最后一位直系后裔,她去世之前留下遺言:“美第奇家族的所有收藏品都必須留在佛羅倫薩,向公眾開放展出”,她將家族的所有藏品都捐贈給了當時的托斯卡納政府。從網上找到了美第奇家族這位最后直系后裔的畫像,正由于她高瞻遠矚的決定,使佛羅倫薩有了這樣一筆無與倫比的寶貴財富,如今想要一睹烏菲茲美術館里各位大師的作品就必須親自來到佛羅倫薩了。</p> <p class="ql-block">烏菲茲美術館是一座U字形的建筑,上下共三層,主要展品都在二樓是美術館最重要的樓層,分東西兩個長廊,館藏超過十萬件展品,按照創(chuàng)作時間和畫家流派分布46個展廳。</p> <p class="ql-block">我們提前在網上訂好了票,進入美術館再換紙質票非常的順利,可惜美術館沒有中文解說器,只能借助于手機翻譯。</p> <p class="ql-block">下面就重點介紹幾位大師的作品。</p><p class="ql-block">1,《圣像》</p><p class="ql-block">喬托·迪·邦多內(Giotto di Bondone) 大約創(chuàng)作于1310年,喬托是意大利畫家與建筑師,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創(chuàng)者,被譽為"西方繪畫之父"。</p><p class="ql-block">喬托在拜畫家喬瓦尼·契馬布埃</p><p class="ql-block">(Giovanni Cimabue )為師的學習中,逐漸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他特別加強了人物畫中的肌理和陰影感,《圣像》畫出了一種透視感和深度空間。</p> <p class="ql-block">2,《圣母和天使》</p><p class="ql-block">這是喬瓦尼·契馬布埃(Giovanni Cimabue) 創(chuàng)作于大約1290年,他是佛羅倫薩最早的畫家之一,喬托的老師,師徒倆的畫作被放在同一個房間,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感覺學生的作品更勝一籌。</p> <p class="ql-block">3,《賢士朝拜》</p><p class="ql-block">詹蒂萊·達·法布里亞諾 (Gentile da Fabriano ) 創(chuàng)作于1423年,作品被認為是哥特式風格的杰作之一,對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用對比光線使人物栩栩如生更加自然。</p> <p class="ql-block">4,《圣母子與天使》</p><p class="ql-block">菲利普·利皮(Filippo Lippi) 約繪于1465年,這幅是利皮最著名的作品,被眾多藝術家視為典范,包括他的學生波提切利(Botticelli)。</p><p class="ql-block">在利皮50歲時遇到了叫盧克雷齊亞·布提</p><p class="ql-block">(Lucrezia Buti)的修女,被修女的美貌吸引一見傾心,作品中的女子就是這位修女,手托天使的男孩就是他們的兒子小利皮,他跟隨父親學畫,長大后也成為了一位畫家。烏菲茲美術館的門票就選用了這幅畫。</p> <p class="ql-block">5,說到了利皮就一定要說說他的學生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他最著名的作品《春》和《維納斯的誕生》可是烏菲茲美術館的鎮(zhèn)館之寶。它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標志。作為對古典神話主題的大規(guī)模描繪,它們在西方藝術中幾乎是自古典時代以來前所未有的。</p><p class="ql-block">《春》(約 1482 年),這幅畫描繪了花園中古典神話中的一群人物,畫面的中間披著紅色布料的是愛神維納斯,在她的頭頂一個蒙住眼睛的丘比特將弓箭瞄準她左邊的少女,維納斯的左邊是美惠三女神,她們身著白色的長裙翩翩起舞,在畫面的最左邊是信使墨丘利(希臘神話中宙斯和海亞之子),佩戴著長劍舉首仰望,維納斯右側的一組神像中,風神澤費洛斯鼓脹著雙頰,正粗野地追逐著奔跑著的少女克羅里斯,當口含一枝小花的克羅里斯被俘獲的一瞬間,她一躍而變?yōu)樯碇A麗花衫、容光煥發(fā)的花神。畫作表現了橘子林中的田園風光和春天即將來臨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維納斯的誕生》(約 1485 年) ,描述羅馬神話女神維納斯從海中誕生的情景:她赤裸著身子踩在一個貝殼之上,右邊春之女神正在為她披上華服,而左邊的風神翱翔于天上輕輕地將貝殼吹到岸邊,微風吹起她的發(fā)絲。維納斯身材修長,容貌秀美,雙眼凝視著遠方,眼神充滿著迷惘與哀傷。</p> <p class="ql-block">6,《基督受洗》</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幅由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家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Andrea del Verrocchio)與其學生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于大約1475年完成的繪畫作品。這幅畫描繪了施洗約翰在約旦河岸上給耶穌洗禮的場景,耶穌頭上環(huán)饒著光環(huán),赤著腳在河里祈禱,畫中有兩個跪著的天使,一個拿著耶穌的衣服,另一個則雙手相握,左邊的天使雙眼炯炯有神仰望著這一圣潔的場景,這個天使是出自達·芬奇的手筆,從人物造型和臉部的神情來看,達·芬奇當時的繪畫水平已經優(yōu)于他的老師了。</p> <p class="ql-block">7,《費德里科·達·蒙特費爾特羅與巴緹絲塔·斯福爾扎雙聯畫》</p><p class="ql-block">意大利藝術家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p><p class="ql-block">(Piero della Francesca) 繪于1473-1475年,在這幅雙聯畫中畫家將費德里科和他第二任妻子巴緹絲塔受人尊敬的形象呈現在畫布上,費德里科飽經戰(zhàn)事,畫中他的鼻子有明顯的缺陷,而他的妻子面色蒼白,被認為畫家完成這幅畫時費德里科的妻子已經去世了。</p><p class="ql-block">以當時這種側臉肖像畫在現存所有繪畫中找不到第二幅,真的是遺世珍品。</p><p class="ql-block">畫家弗朗切斯卡生前享有盛譽,許多富商都到他那里訂畫,然而死后被人遺忘,直到20世紀才被人重新發(fā)現。他寫了大量關于數學和透視法的文章,精準的線性透視法是其作品的主要特色。他的許多作品都是花大量時間完成,背景刻畫十分細致,光線清晰,空間距離感得到適當強調,構圖勻稱,其繪畫理論與藝術作品對當時的繪畫有革命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8,《圣母領報》</p><p class="ql-block">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約繪于1472年,描繪有一對雙翼的天使來朝拜年輕的圣母瑪利亞,告訴她懷孕了,救苦救難的基督將要出生。這幅畫細部的描繪精于整體的設計,這種精細的描繪不僅渲染了自然景物的優(yōu)美,而且也襯托了人物的內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9,《三博士來朝》</p><p class="ql-block">這是達·芬奇的油畫,創(chuàng)作于1481年,畫面顯示《圣經》中東方三博士朝拜耶穌基督的故事。但是最近的研究顯示,這幅畫作并非達·芬奇作品的原貌,而是在達·芬奇草圖的基礎上,由另一個不知名的畫家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10,《圣家族》</p><p class="ql-block">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創(chuàng)作于1504 年</p><p class="ql-block">–1506 年,《圣家族》是現存唯一一副由成熟階段的米開朗基羅完成的面板畫,畫中描繪了圣家族在草地上享受生活,展現的是一個田園鄉(xiāng)村場景。這幅畫仍然裝裱在原來的畫框中,畫框也十分具有特色,除了精美的浮刻雕飾還有五個栩栩如生的圣人頭像環(huán)饒在框上,正上方是耶穌,下方是兩個圣徒和兩個天使。</p> <p class="ql-block">11,《金翅雀圣母》</p><p class="ql-block">拉斐爾·圣齊奧 (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 約繪于1506年, 在金字塔形的構圖中,倚在圣母懷中的小耶穌和小約翰,撫弄停在圣母膝上的金鶯的動作,自然且貼切地傳達出對幼小孩童的呵護情意。這個時期拉斐爾畫的圣母與圣子, 都以風景為背景,人物的數目也雷同,而且具有共同性的母愛主題。</p> <p class="ql-block">烏菲茲美術館的收藏品除了文藝復興三杰</p><p class="ql-block">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及上面提到的大師繪畫,還有著名的卡拉瓦喬( Caravaggio)的《美杜莎》,提香 (Tizian)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兩位大師的作品在這里不方便放相片哈)。</p><p class="ql-block">烏菲茲美術館的收藏品以繪畫作品為多,在#16和#17的TRIBUNA廳有部分的雕塑,可惜欄桿圍住不能入內,游客們只能排隊在門口看幾眼。</p> <p class="ql-block">烏菲茲美術館的雕塑中,有一件名為《赫拉克勒斯和尼索斯》的作品,它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家、畫家安東尼奧·德拉·波拉約洛(Antonio del Pollaiolo)在15世紀創(chuàng)作的,描繪了古希臘神話中赫拉克勒斯(Hercules)與半人馬尼索斯(Nessus) 的故事,這件雕塑的特點是塑造了赫拉克勒斯的肌肉線條和形態(tài),尤其是他的軀干和手臂的肌肉線條非常突出,體現了古希臘雕塑的經典美學。</p> <p class="ql-block">古希臘雕塑家卡利馬庫斯 (Callimachus) 的雕塑《維納斯女神》。雕塑家完美的將維納斯女神身上薄如蟬翼的衣服雕塑的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三,圣母百花大教堂</p><p class="ql-block">(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p><p class="ql-block">大教堂始建于1296年,由建筑師阿諾爾·迪·坎比奧(Arnolfo di Cambio)設計,大教堂著名的圓頂(穹頂)是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頗負盛名的建筑師與工程師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建造 ,1436年最終完工。</p><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在建造了100多年后差點成為了爛尾樓,在1418年只剩下穹頂還沒有開工,當時的難題在于技術上完全無法凌空造出一個直徑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圓頂而怎樣不會使其垮下來。于是1418年佛羅倫薩市政府公開征集能夠設計并建造大圓頂的方案,精通羅馬古建筑工匠出身的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勝出。穹頂的建造使用了400多萬塊磚,采用了新穎的“魚刺式”的建造方式,從下往上逐次砌成,直到如今都沒有人明白他是如何做到在一個八角形基座上把磚可以那么完美的銜接起來,因為他沒有留下一張設計圖紙,所有的細節(jié)都在他的腦海里,為了將建筑材料運送到高處,他還發(fā)明了一種起重機,可見布魯內萊斯基具有相當高的數學和力學功底。歷經十六年的時間,大圓頂終于建造完成。百年之后,米開朗基羅在羅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類似的大圓頂,卻自嘆不如:“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不可能比它的美”。</p> <p class="ql-block">在網上下載了大教堂的模型圖,可以從內到外更加的直觀了解大教堂的構造。</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頂是雙層結構,人們可以通過兩層之間的樓梯上到最頂端的采光亭。登頂可以俯瞰佛羅倫薩古城,景色十分壯觀。</p> <p class="ql-block">圣母百花大教堂建筑群由主教座堂、圣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p><p class="ql-block">主教座堂有著十九世紀哥德復興風格的立面,出自建筑師埃米利奧·德·法布里斯(Emilio De Fabris)之手。外立面最上面房頂處是三角形立面,其正下方有一扇雕花圓形大窗,再往下是一橫排雕像,以圣母手捧圣子為中心。其外部使用色調深淺不同的白、綠和粉紅三色的大理石塊所鋪砌而成,色彩斑斕而和諧。</p> <p class="ql-block">圣若望洗禮堂 (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位于主教座堂西邊數米,7世紀即已建成11世紀改建成現在的模樣,為白色八角形羅曼式建筑。為了趕時間去大教堂里面和登頂鐘樓,很可惜沒有好好入內參觀。</p> <p class="ql-block">喬托鐘樓 (Campanile di Giotto) 有文藝復興開創(chuàng)者喬托·迪·邦多內(Giotto di Bondone) 設計,1334 年開始建造,這座鐘樓的樣式屬于哥特式,平面為周長14.45米的正方形,四角為高84.7米的四個多邊形扶壁,四條垂直線又被四條水平線所分割,整座建筑布滿了豐富的雕刻和多彩的大理石鑲嵌,其壯觀的建筑和巧妙的設計博得了許多藝術愛好者的贊美。</p> <p class="ql-block">在登頂鐘樓前,我們先進入大教堂參觀。大教堂的內部不如外部的那么華麗相對比較樸實。</p> <p class="ql-block">內部的最大賣點是16世紀佛羅倫薩畫家喬爾喬·瓦薩里 (Giorgio Vasari )所繪巨幅穹頂畫</p><p class="ql-block">《末日審判》,描述耶穌對世人的審判,善者到天堂,惡者到地獄受刑。整幅畫一層疊一層從底部向上,很明顯的區(qū)分出下地獄和上天堂人不同的神態(tài)。瓦薩里用了透視法構圖使穹頂在視角上有更大的延伸和空間感,感覺比實際上更加高似天堂般遙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從教堂出來匆匆走入旁邊的喬托種樓,想要登頂需爬414階臺階,這可不是簡單的體力活,中間稍微停頓了兩次終于登上了頂樓,登高眺望大教堂的圓頂宏偉壯觀,烏菲茲美術館,美第奇家族的舊宮和圣十字教堂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四,學院美術館</p><p class="ql-block">(La Galleria dell'Accademia a Firenze)</p><p class="ql-block">學院美術館是佛羅倫薩美術學院的附屬美術館,成立于1784年。美術館由7個展廳構成,收藏超過1300幅板面油畫和多件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作品。</p><p class="ql-block">美術館最有名的展品是米開朗基羅雕塑的</p><p class="ql-block">《大衛(wèi)》(David),于1501年至1504年雕成,雕像為白色大理石,連基座高5.5米,重約6噸?!洞笮l(wèi)》表現圣經中的猶太英雄大衛(wèi)王,每年吸引約120萬人前去參觀。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排隊終于進入美術館(一定要提前網上訂票),只見密密麻麻的人群如朝圣一般爭相目睹《大衛(wèi)》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雕像中的大衛(wèi)身材勻稱,肌肉線條流暢,戰(zhàn)爭前的大衛(wèi)臉上表情凝重,眼神堅毅,展現出了一個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形象。該作品展示了米開朗基羅在解剖學和比例方面的深刻知識,以及他精湛的雕塑技巧。</p> <p class="ql-block">美術館的大廳正中展示是詹博洛尼亞</p><p class="ql-block">(Giambologna) 在1582年制作的大理石雕塑《強擄薩賓婦女》,描繪了羅馬創(chuàng)城時期羅馬人綁架薩賓婦女的故事。雖然這座雕塑的主題涉及到了強暴和擄掠,但藝術家卻通過精湛的技巧和動態(tài)的姿勢,展現出了雕塑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完美平衡,同時也表達了人類情感和精神的復雜性,使得這座雕塑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美術館的石膏雕塑廳只是在1985年才對外開放,這里收藏著大約300個富有人士石膏像。</p> <p class="ql-block">學院美術館還有一個古董樂器博物館</p><p class="ql-block">(Museo degli Strumenti Musicali),收藏了一系列稀有的古代樂器和音樂工具。這個博物館成立于1981年,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古樂器博物館之一。</p><p class="ql-block">這個博物館展示了從中世紀到19世紀的音樂工具,包括古老的弦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銅管樂器等等。其中最古老的樂器可以追溯到16世紀。這個博物館對于音樂愛好者和歷史愛好者來說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地方,可以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古代音樂和樂器。</p> <p class="ql-block">五,領主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p><p class="ql-block">領主廣場是佛羅倫薩舊宮前的“L”形廣場,得名于舊宮(領主宮),廣場成形于1268年,這里是佛羅倫薩共和國起源與歷史的焦點。</p> <p class="ql-block">領主廣場有《大衛(wèi)》的復制品。</p> <p class="ql-block">本韋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 的青銅雕像《珀耳修斯和美杜莎的首級》,創(chuàng)作于1545年-1554年,作品的主題是珀耳修斯斬殺美杜莎的神話故事。之前提到過烏菲茲美術館的繪畫《美杜莎》,因為有點血腥所以沒有放照片。</p> <p class="ql-block">巴爾托羅梅奧·阿曼納蒂</p><p class="ql-block">(Bartolomeo Ammannati) 和他的助手詹博洛尼亞(Giambologna) 于1565年創(chuàng)作的雕像《海神噴泉》。海神尼普頓的面孔很像科西莫一世,暗喻佛羅倫薩的海上統(tǒng)治權。廣場上的海神塑像是19世紀的復制品,原作保存在國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六,老橋(Ponte Vecchio)</p><p class="ql-block">老橋是佛羅倫薩市內一座中世紀建造的石造拱橋,橫跨在阿諾河上,最早有歷史文獻記錄的是在996年,后又經歷多次洪水的沖毀,在1345年被重建完成。橋上的店鋪最初為肉鋪,為了提升老橋的威望,美第奇大公在1593年禁止肉販在這里營業(yè),原先的商店立即被一些黃金商人所占據?,F在則多半是珠寶店和旅游紀念品販賣店。老橋也是佛羅倫薩著名的地標之一(此張老橋的相片是從烏菲茲美術館二樓長廊盡頭拍的)。</p> <p class="ql-block">七,中央市場(Mercato Centrale)</p><p class="ql-block">中央市場分為室外和室內,室外街道兩邊主要經營皮革制品,服裝,旅游紀念品等。室內樓下經營生鮮蔬果等,樓上是人氣爆棚的美食廣場。</p> <p class="ql-block">美食廣場是我們的主要目標,逛了一圈,琳瑯滿目的美食看得眼花繚亂,居然還有小籠包。</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一個披薩攤位前,被年輕帥氣小伙嫻熟的技術吸引,我們決定試下他們家的披薩,當熱氣騰騰的披薩出爐,看著賣相真不錯,這是來到意大利之后吃的最好吃的披薩,再來個提拉米蘇就更完美了。</p> <p class="ql-block">說到了美食就一定要說說佛羅倫薩有名的托斯卡納T骨牛排。托斯卡納地區(qū)氣候溫和,擁有廣闊的草原、肥沃的土壤,這些在優(yōu)越自然環(huán)境中生長的牛肉肉質緊實,質量上乘。走在街頭看到這家“Trattoria Dall'Oste”的牛排館外面掛著一塊“世界上最好的101家牛排館”,上網一查原來排名24,可惜對半生不熟的牛排興趣不大,權當是一個歡光客的好奇心吧。</p> <p class="ql-block">在牛排館的不遠處有一家很有特色的巧克力和果汁酒店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店里的服務員非常會推銷,不斷地給前來的游客們免費品嘗巧克力和果汁灑。</p> <p class="ql-block">走在街頭最多的是各種裝潢漂亮的冰激凌店,禁不住誘惑試了個提拉米蘇口味的,想不到超好吃。</p> <p class="ql-block">這次在佛羅倫薩只訂了兩晚的酒店,酒店就在學院美術館附近,上面這些地方都可以步行到達非常方便。</p><p class="ql-block">從羅馬坐火車到佛羅倫薩已經是中午,第三天一早再坐火車去威尼斯,行程比較匆忙,如果有多余的一天可以去美第奇-里卡迪宮,碧提宮,米開朗基羅廣場,圣十字教堂等地方。</p><p class="ql-block">此次佛羅倫薩之行雖然匆忙,但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佛羅倫薩是一座充滿文化,藝術,美食的城市,非常值得去旅行。</p><p class="ql-block">下一站將前往浪漫水城威尼斯,下篇見。</p><p class="ql-block"> 2023,07,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