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古跡國之魁寶—沿海自駕紀實 <p class="ql-block">沿海自駕游途中許多名人古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蛟S忘不掉的記憶,一脈相承的文化信仰,更會激勵后人們的感恩和傳承。</p> <p class="ql-block">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早年在香港學醫(yī),并成為西醫(yī)醫(yī)師。當他目睹中華民族有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危險,決定拋棄“醫(yī)人生涯”,進行“醫(yī)國事業(yè)”。受改良思想影響他對清政府的腐敗深惡痛絕,決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p> <p class="ql-block">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創(chuàng)立興中會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領導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任期三個月,從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p> <p class="ql-block">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根據(jù)其生前遺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這位偉大的革命先驅一生追求真理、不懈奮斗致力于振興中華。</p> <p class="ql-block">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著、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主)有利的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fā)展,“天下為公”的思想讓后人銘記。</p> <p class="ql-block">周恩來祖居——這天來到此處晚了幾分鐘,怎么說也沒能了卻進去參觀的請求,只得遺憾的站在門前瞻仰……比起那些詩書大宅,豪氣滿堂的居所,我<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到的是一處和普通百姓人家沒有任何區(qū)別的祖宅,簡樸儒雅令人起敬!不知怎的心里特不是滋味……</span>一個泱泱大國共和國的總理啊,心里裝著天下人,唯獨沒有他自己。生前為國奔波操勞、兩袖清風,日后沒給自己留下絲毫的財產(chǎn)痕跡……周總理是我心中的一座豐碑、我們永遠懷念您!</p> <p class="ql-block">我衷心的敬佩周總理<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他全部生涯的真實寫照,</span>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艱苦樸素、嚴于律己、清正廉潔、公而忘私,他的高尚情操和優(yōu)秀品質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一面不朽的旗幟。他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來到英雄之地、覺醒之門——虎門讓我進一步了解了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的思想境界,他是世界禁毒先驅者,也是世界<span style="font-size: 18px;">禁毒運動的光輝榜樣。</span>虎門銷煙數(shù)量之大,百姓受害時間之長,在世界禁毒史上都是空前絕后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虎門銷煙這一壯舉震動了全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在廣東禁煙的過程中,他剛正不阿,堅忍不拔,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精神和大智大勇的政治家風度。他有理有利有節(jié)、斗智斗勇、嚴厲打擊鴉片走私活動,迫使英國侵略者繳出鴉片??涤袨?、梁啟超等國內史學界稱“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林則徐是中國清朝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虎門硝煙。</p> <p class="ql-block">林則徐多次粉碎英國人到中國海域進行武裝挑釁?!盎㈤T銷煙”的愛國壯舉,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重要起因。</p> <p class="ql-block">鴉片戰(zhàn)爭時期,林則徐嚴禁鴉片、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犯,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表現(xiàn)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p> <p class="ql-block">大書法家、文學家王羲之出身于東晉時期顯赫的政治家族-瑯琊王氏。</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23歲出仕,出任秘書郎,繼為長史、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并曾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永和十一年(355年),其稱病辭去會稽郡職務。</p> <p class="ql-block">古時賢人墨客聚集會稷山詩書雅興、妙筆生輝,王羲之把一首《蘭亭序》的杰作留給后人。</p> <p class="ql-block">《蘭亭集序》無論在王羲之生前還是死后,都受到人們的尊崇,有“書圣”之譽。</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不僅能精通書法各體,集當時書法之大成,更在于其能自成一家,開創(chuàng)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王派書法。</p> <p class="ql-block">其后代中小兒子王獻之書法成就最大,與其父王羲之齊名,號稱“二王”。</p> <p class="ql-block">不少游客在這里提筆練字,感受揮毫潑墨的快樂。</p> <p class="ql-block">《四庫全書》是乾隆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端膸烊珪肥侵袊糯畲蟮奈幕こ?,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tǒng)、最全面的總結,可稱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農(nóng)、醫(y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p> <p class="ql-block">乾隆曾下令將《四庫全書》手抄本分別珍藏于全國各地。其中藏于“北四閣”的是:紫禁城文淵閣、遼寧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南三閣”分別是:揚州文匯閣、鎮(zhèn)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p> <p class="ql-block">寧波范欽曾在胡廣、福建、陜西、南贛等地任職,因一生酷愛藏書,辭官回家建造藏書院,乾隆皇帝被此舉打動,下詔修建“南北七閣”以珍藏四庫全書,文明天下的“天一閣”藏書樓主要以明代地方志、證書、實錄為主。</p> <p class="ql-block">今天后人們對于老祖宗歷史的傳承接力,少不了這些古人的偉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黃河岸邊大禹治水的故事傳說幾千年。炎黃子孫也為黃河治理奮斗了幾十年。</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的經(jīng)驗是“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禹還發(fā)明了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guī)矩,走遍大河上下,劈山鑿石使河水暢通無阻。為了造福百姓根治水患,他三過家門不入、忘我勞作,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治理黃河的治水英雄。</p> <p class="ql-block">而今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凱而康。古代人的夢想成就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圖”偉大變革。</p> <p class="ql-block">福州三坊七巷為國內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有“中國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美稱。</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亭臺樓閣、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完美的體現(xiàn)著閩南古建筑民居特色,充分展示福建民間工匠的高超技藝。</p> <p class="ql-block">不僅如此,這里還走出許多名人:鴉片戰(zhàn)爭時期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清末有名的資產(chǎn)階級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嚴復;“世紀老人”著名詩人、作家、兒童文學家—冰心;“中國一代才女”建筑學家林徽因;福州文化界救亡協(xié)會理事長與郭沫若、魯迅的同路人郁達夫……正可謂: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史。</p> <p class="ql-block">途中也看到了蔣介石故居及逃離大陸時的小橋……</p> <p class="ql-block">偉人毛澤東胸懷寬厚的仁心,使老蔣故居得以保護修建。</p> <p class="ql-block">山河依舊在。葬身于異土他鄉(xiāng)的蔣介石終沒了卻魂歸故里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魯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紹興)七歲就讀于三味書屋,十三歲時因家庭經(jīng)濟困頓的經(jīng)歷讓他飽嘗了世間冷暖。曾奔赴日本留學后棄醫(yī)從文,1909年回國。</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應蔡元培之約赴南京教育部任職,隨后前往北平。1918年發(fā)表了《狂人日記》、《吶喊》、《彷徨》等文,他是中共領導下左翼文化運動的主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的思想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馳名于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評價:“魯迅是文化新軍中最偉大、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愧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方向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同樣潮州牌坊街留給我深刻的記憶是這座古民居群落聚集的古城,反映了潮州歷史風貌,人文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生活狀況。在這里能看到古時統(tǒng)治者提倡的倫理道德和社會風貌。</p> <p class="ql-block">潮州在歷史上是粵東政治中心,人才輩出、人文薈萃。明清時期建立眾多牌坊氣勢非凡、風格獨特。</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存22座牌坊中有18座是明代的,4座是清朝的。崇尚節(jié)義、功德、科第的社會風氣,把狀元、榜眼、進士等金榜題名有突出成就者給予嘉獎立碑紀念,以鼓勵后人踐行。</p> <p class="ql-block">這些牌坊有12柱的、8柱的、4柱的,可抗8級地震,大震不壞,小震不倒,匠心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走過這一樽樽牌坊的前前后后,品味那一段段生動的歷史故事,你能用心讀懂這部長卷后,就仿佛在時間隧道上享受一次長途旅行。</p> <p class="ql-block">試想遠古時代,這樣的一座小鎮(zhèn)上矗立浩浩蕩蕩一列牌坊群,那氣場、那風范何等壯觀、豪邁!我為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驕傲!</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來學習瞻仰,世代名人古跡、國之魁寶,愿子孫后代銘記:以史為鑒,面向未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