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這是一次終身難忘的戶外經歷,江西上饒靈山聚講峰線路。不只我有這種感受,戶外生活比我長很多的清清如此,一行15人人人如此。用長沙話就是一句:lia醉噠!</p> <h3>靈山,在江西眾多名山中并不太為人所知,這是一座因驢友走野道挑戰(zhàn)極限而走出些名氣的山,是一座神秘而具有靈氣的山,有著世界上罕見的環(huán)狀花崗巖峰林地貌。她山巒陡峭,奇峰怪石,山脈連綿起伏猶如一位側躺著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贊譽為“睡美人”(讓我想起了家鄉(xiāng)的羞女峰,她完全沒有羞女峰的柔美)?!熬湃A五老虛攬結,不及靈山秀色多”,這是古人對靈山的評價。</h3> <h3>靈山有7條野線,我們這次走的是聚講峰線路。</h3> <p class="ql-block">15人,3臺車,2019年10月1號下午1點在地鐵2號線錦泰廣場站4號出口集合出發(fā),晚8點到達靈山腳下的小村落,這里七零八落都是應運而生的客棧,還有好多在建中。</p> <h3>清清真是為戶外而生的女人,7小時自駕不用換司機,在客棧暢飲半夜,第二天5點起床還是精神抖擻,不得不佩服。</h3> <h3>早上6點,準時出發(fā)。除了我們15人,還有浙江的兩對散客。向導說,他們很牛的,同行會幫助到我們很多,言下之意我們這個團隊很弱,其實我也早就感覺到了,里面有幾個人從來沒有過戶外經歷,也不像身體素質很好的類型,但我依然沒有想到,后面的情況遠壞于預期。</h3> <h3>20分鐘后,客棧三臺車將我們送到了山腳。朝陽中的靈山如才揭開蓋頭的新娘嬌艷地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h3> <h3>由下往上,從松軟的田間小道到盤根錯節(jié)的竹林再到縱橫交雜的灌木,我們走過了大部分山地層級,路一段比一段難走,身體裸露的部分都有被灌木叢和茅草劃傷的危險。我不知不覺將隊伍甩在了后面,只有一位跟我年齡相仿的驢友同行。</h3> <h3>我們趕上了一個10人團隊,交談中了解到是一個來自湖北武漢的隊伍,看上去陣容齊整,他們的向導也知道我們這個團要走的是相同線路,他們很爽快地讓我們加入團隊一路同行。</h3> <h3>跟著這個團隊,我們大概走了一個多小時,感謝向導和里面的強驢,手把手教我們匍匐橫過了光禿禿的陡坡,跨過了獨木橋,爬過了地縫,第一次嘗試了用扁帶降下幾米高的懸崖,最后來到了山脊。同伴最津津樂道的一句話是那個向導跟她說的:來,讓我?guī)е泔w。</h3> <h3>本來計劃跟著他們走到全程最吸引我的那個點——30米繩降處再與他們道別的,估計是被他們看出我們倆尤其是另一個伙伴實力懸殊太大,在那個同伴因體力不支下盤不穩(wěn)摔了一跤后,他們以安全責任太重為由要求我們停下來等自己的團隊一起走,我們被無情地留在山頂曬太陽,后來聽說他們下午4點就走完全程下山了。</h3> <h3>被遺棄后,我倆也想過是不是繼續(xù)前行到繩降處等大部隊,可才走幾十米就傻眼了,根本無法確定路線,怕出意外,只好傻傻的原地等了一個半小時。期間百無聊賴,除了吃東西就是拍照。</h3> <h3>望穿秋水等來了隊伍,我們開始橫穿山脊。大大小小的石頭就像一個個攔路虎等著我們去戰(zhàn)勝。靈山的石頭及其粗糙堅硬,好處是不打滑,少了一點點安全隱患;壞處是碰一下就會擦掉一塊皮肉,受傷的幾率上升。我們窮盡所有辦法前行,手腳并用是常態(tài),相互拉扯是常態(tài),幾根樹棍搭的簡易梯子攀了好幾個,扁帶上場許多次,豬八戒背媳婦好幾番。</h3> <p class="ql-block">該好好記記的是30米繩降,最驚心動魄的一幕,也是最吸引我的那個點。所謂繩降,就是利用繩索由巖壁頂端下降,參與者必須克服對高度、速度的恐懼,左手握緊繩索于前腰,就能讓身體停止下降;右手位于右腰后側,手放松人就會在重力作用下勻速下降。上身保持正直,雙腿伸直或微曲蹬在巖壁上,一步步往下移動,除了腳,身體任何部位都不要與巖壁親密接觸。</p> <h3>其實繩降是一個沒有多少難度的戶外項目,腰上和雙大腿有保護設備也很安全,最大的問題在于恐懼心理。團隊最弱的兩位都是由浙江兩位經驗豐富的驢友雙繩帶下去的,盡管如此,仍然費了不少周折,其中一位在崖頂磨蹭了十幾分鐘還不敢邁步,最后被推了一把才啟程,可憐我們排排坐在懸崖邊暴曬半小時以上才排上檔。</h3> <h3>還要好好說說浙江的兩位驢友陽光和瘋子,他倆簡直是神一般存在的人物,聽說他們是戶外救援隊隊員,二人在任何險境都如履平地,瀟灑帥氣到令我仰慕,一路上幫助我們團隊前行比向導還做得多做得到位。如果沒有他們同行,真的無法想象我們這個團隊會是什么結局。</h3> <h3>眼看著太陽落山,我們卻還在山腰。我走在隊伍最前面,大部隊速度太慢,估計還在最后一個繩降的地方。我來到一個巨大的陡坡上面,目測這個坡應該超過50米,除了稀稀拉拉的一點貼地茅草,再無任何附著物。坡很陡,草又滑,一旦手腳不穩(wěn),滾下去非死即傷。我希望能在天黑前多走點路,開始小心翼翼地抓著一把把茅草根部下降,大概走了三分之二的高度,體力消耗太大,已經力不從心,我在一個勉強可以站立的地方停下來等待大部隊。最后是向導打扁帶讓我們在天黑時降到了崖底。</h3> <h3>下山途中我歷險一次,沒嚇到自己倒把同伴嚇得不輕。走完那個最長的陡坡,天漸漸黑下來,我沒有頭燈寸步難行,就和浙江寧波兩位驢友結伴,這也是兩位極好的驢友,他們兩人本來就只有一盞燈,加上我更難顧及。男的走在前面,走一段就回頭照亮我們的路接上我們。兩人一路上輕言細語不斷提示,每一個細微動作都讓人倍感溫暖。事故發(fā)生在一個約四、五米的崖壁,除了崖頂一顆小樹枝,沒有任何可攀附的東西,我們能駐足的地方沒辦法伸手夠到樹枝,只有飛身一躍才可能抓得到,而且樹枝長度也不能讓我們滑到崖底。男驢友順利下去了,但明顯發(fā)現(xiàn)有難度,再三提醒。我緊跟在后面,騰空后抓到了樹枝,但手臂力量不夠,樹枝馬上脫手,只聽見崖頂女驢友一聲驚叫,我從半崖墜落,腦袋已是一片空白,才翻滾一下,男驢友在下面飛身接住,我居然毫發(fā)無損地落地了。經過這一幕,女驢友心有余悸,怎么也夠不到樹枝。因為緊張,她的重心開始偏移,身體無法坐穩(wěn)已經有下滑的趨勢,話語中已經帶著哭腔,眼看要從最頂端墜下。我們大聲為女驢友鼓勁堅持,男驢友如猿猴般從另一方向爬上崖頂,一把將女驢友拉住,我們懸到嗓子眼的心才瞬間歸位。</h3><h3><br></h3> <h3>走下怪石滿地的半山,走過荊棘密布的灌木林,走到了滿地落葉腳下打滑的竹林。我們走出了一彎碩大無比的新月,走出了頭頂群星璀璨的星空,走出了一片閃爍的燈火,可竹林怎么那么無窮無盡走不到頭呢?水已經一滴不剩,嗓子已經冒煙,嘴唇四周感覺已經結板。這時,隱隱聽到山泉水流聲,已經虛脫的身體瞬間注入了動力,我們奔向水流聲,沒有任何顧慮,狂飲了一頓山溝清水,感覺那個甜呀,是世界上任何瓊漿玉液都無法相比的。</h3> <h3>大約晚上8點半,黑黢黢的夜色里,一條泛著白光的水泥路映入我的眼簾,經過15小時的戰(zhàn)斗,我們終于走完了這條充滿危險和艱辛的山路。最后一批隊友則在11點半才回到客棧。</h3> <h3>靈山之行,應該是我不長的戶外生活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她的難度和危險系數在我是前所未有的。回過頭細想,這次經歷雖然難忘,也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h3> <h3>其一是對線路難度估價不準,導致在人數控制和隊員選擇上出現(xiàn)問題。這種線路10人成團是上限,而我們多達19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能力懸殊太大,少數人拖累了大部分人。</h3> <h3>其二是一些細節(jié)沒有注意,有損我們團隊的形象。藍天救援隊的陽光和瘋子一路盡心盡力幫助我們,在分喝一瓶救命水的時候卻沒有想到他們,真讓人有無地自容之感,這和驢圈里的“三不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h3> <h3>其三是隊員因為有生熟區(qū)別,小圈子的表現(xiàn)明顯,讓其他人有不好的感覺,團隊凝聚力還差了一點。</h3> <h3>當然,瑕不掩瑜。一段不可復制的經歷會在記憶中長存,我不會忘記瘋子和陽光,不會忘記金華兩位驢友,不會忘記湖北10人團,不會忘記連內褲都磨爛了的可憐的胖妞,不會忘記開朗的全職媽媽胡倩,不會忘記大大咧咧的666……清清呢,想忘也忘不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