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城重慶</p> <p class="ql-block">黔江美景</p> <p class="ql-block">黔江土家族</p> <p class="ql-block">黔江城市峽谷</p> <p class="ql-block">濃濃戰(zhàn)友情,似如親兄弟</p><p class="ql-block"> 郭勝權(quán)、成應旭和羅一賢三位戰(zhàn)友于五月七日從黔江出發(fā),到河南南陽、山東青島、煙臺、威海、北京、保定等地和戰(zhàn)友們相聚。五十多年后再次相聚,心中的激動難以忘懷。此行受到各地戰(zhàn)友們的熱情款待,并陪同游覽當?shù)氐拿麆倬皡^(qū)。</p><p class="ql-block"> 成應旭用手機記錄了部分時刻,記錄了和各地戰(zhàn)友們相聚時濃濃的戰(zhàn)友情誼。為感謝戰(zhàn)友們的深情厚誼,將此相冊獻給大家,并祝愿各位戰(zhàn)友身體健康、家庭幸福!</p> <p class="ql-block">5月7日下午4時抵達河南南陽。</p> <p class="ql-block">南陽戰(zhàn)友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盛情款待黔江戰(zhàn)友。在坐的有當?shù)亓迥陸?zhàn)友,原二連指導員劉子軍,特務連連長陳寶栓,團司號長張永順,最令人感動的是,原三營教導員,范榮升專從青島來南陽和大家相聚。</p><p class="ql-block">恍惚幾十年都是八十四、五的老人了。</p> <p class="ql-block">大美南陽</p> <p class="ql-block">南陽,古稱宛,河南省轄地級市,位于豫鄂陜?nèi)〗唤绲貛У哪详柵璧?。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偯娣e2.66萬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現(xiàn)轄2個行政區(qū)、4個開發(fā)區(qū)、10個縣、1個直管市。戶籍人口1198.1萬人,常住人口1006萬人,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p><p class="ql-block">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夏朝誕生地,華夏文明奠基之地。還是楚漢文化的發(fā)源地。夏朝初,大禹把今南陽境內(nèi)鄧州作為都城。商朝、周朝時,現(xiàn)南陽境內(nèi)有申、鄧、謝等諸侯國。春秋時楚設宛邑,楚國屬地,全國冶鐵中心,屈原扣馬諫王地,秦楚丹陽之戰(zhàn)發(fā)生地,秦設南陽郡治宛城,東漢經(jīng)濟首都。曾孕育出科圣張衡、醫(yī)圣張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謀圣姜子牙、名相百里奚等歷史名人。三國時期,南陽是諸葛亮躬耕之地、劉備“三顧茅廬”發(fā)源地。南水北調(diào),源起南陽淅川。南陽淅川是世界最大調(diào)水工程南水北調(diào)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qū)。</p><p class="ql-block">南陽為豫陜鄂比鄰區(qū)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貿(mào)中心,為豫南地區(qū)唯一大城市。先后榮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中國月季之鄉(xiāng)、首批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國十大最具創(chuàng)新力城市、中國最具幸福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劉子軍,范榮升,冒著酷暑陪黔江戰(zhàn)友游覽了南陽的名勝古跡,臥龍崗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臥龍崗</p> <p class="ql-block">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p> <p class="ql-block">茅廬</p> <p class="ql-block">南陽月季名揚天下。</p> <p class="ql-block">張仲景故里行。</p> <p class="ql-block">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__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南陽涅陽縣人。東漢末年醫(yī)學家,后人尊稱“醫(yī)圣”。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了“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y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yī)的靈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參觀張衡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張衡(78~139年),字平子,南陽郡廣西鄂縣(南陽石橋鎮(zhèn))人。東、漢時期杰出的天文學影、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p><p class="ql-block">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數(shù)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二京賦》等。</p> <p class="ql-block">青島,山東省地級市,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簡稱青,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青島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新一線城市、經(jīng)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國際性港口城市、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譽為“東方瑞士”。</p><p class="ql-block">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處中日韓自貿(mào)區(qū)的前沿地帶; 東北與煙臺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 青島因地理位置優(yōu)越繼而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置,1897年德國租借建設港口和鐵路,青島因“一港一路”而興,擁有國際性海港和區(qū)域性樞紐航空港,是實施海上絲綢之路、履行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重要的樞紐型城市。</p><p class="ql-block">青島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海濱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島作為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藍色經(jīng)濟區(qū)規(guī)劃核心區(qū)域龍頭城市。截至2017年,青島總面積11282平方公里,轄7個區(qū),代管3個縣級市,有1個國家級新區(qū)(青西新區(qū)),總?cè)丝?20.4萬。2016年,青島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10011.29億元,增長7.9%,人均GDP達到109407元。</p><p class="ql-block">青島擁有道教名山嶗山、棧橋、五四廣場、八大關、青島奧帆中心等著名景點。老舍、聞一多、洪深、沈從文等名人曾在青島講學;駐有山東大學(青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校區(qū)、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院校</p> <p class="ql-block">青島美麗的海濱。</p> <p class="ql-block">受范榮升戰(zhàn)友邀請赴青島參觀海軍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參觀海軍博物館需提前預約,當時沒有預約不讓進,說明情況也不行,我們拿出退役軍人優(yōu)待證才順利進入。</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前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退役潛艇</p> <p class="ql-block">青島海軍博物館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創(chuàng)建,是中國唯一全面反應中國海軍發(fā)展的軍事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老兵自有的獨特情懷,看到兵器是那樣的親切,依依不舍留個紀念。</p> <p class="ql-block">范榮升,郭勝權(quán),成應旭,羅一賢蹬上軍艦。</p> <p class="ql-block">魚雷快艇。</p> <p class="ql-block">國產(chǎn)導彈驅(qū)逐艦</p> <p class="ql-block">國產(chǎn)補給艦。</p> <p class="ql-block">水上飛機。</p> <p class="ql-block">退役飛機。</p> <p class="ql-block">蓬萊閣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蓬萊閣虎踞丹崖、云擁浪托,由蓬萊閣、天后宮、龍王宮、呂祖殿、三清殿、蓬萊閣始建于北宋嘉佑6年(公元1061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彌陀寺等6個單體和附屬建筑共組成規(guī)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面積1萬8千5百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蓬萊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瀛州、方丈是海中的三座神仙,為神仙居住的地方,相傳呂洞賓、鐵拐李、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荷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萊閣醉酒后,憑借各自的寶器,凌波踏浪、飄洋渡海而去,留下"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美麗傳說。</p> <p class="ql-block">威海市海洋生態(tài)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5月12日晚上到北京,13日北京戰(zhàn)友車貴森,陳建平,史春貴邀請我們在天安門廣場附近進晚餐,</p> <p class="ql-block">天安門前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p> <p class="ql-block">在歷史博物館參觀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展覽。</p> <p class="ql-block">軍事博物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重返通縣張家灣,青春留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遠看1號工地山清水秀,風景秀麗。不知名的各種鳥兒嘰嘰喳喳飛來飛去。有誰知當年風沙撲面一片荒涼。那山上的翠綠好似我們留下的青春年華,碧綠的湖水是我們流下的汗水凝聚而成。</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來到第二故鄉(xiāng)保定,和分別五十多年的戰(zhàn)友們歡聚一堂,保定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此期間,在王天連,孫政權(quán),龐友良,鄭俊杰,張登亮,李萬銀等戰(zhàn)友們天天陪同下,游覽了滿城陵山,西漢漢墓,雄安新區(qū),保定直隸總督署,蓮花池等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古蓮花池,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稱“漣漪夏艷”,為我國北方古代園林明珠??偯娣e為2.4萬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積7900平方米。池水以中心島為界分為南北兩塘,蜿蜒曲折的東西二渠將兩塘溝通一體。南塘呈半月形,外圍峭壁環(huán)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規(guī)則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楊柳垂絲。原為張柔居所。</p><p class="ql-block">古蓮花池始建于元朝初年(1277年),原名香雪園,是華北地區(qū)最古老的園林之一,現(xiàn)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毀,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后的志書,就把它隨俗稱為“蓮花池”。</p><p class="ql-block">明朝后期,進行了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整修擴建。知府查志隆把蓮池作為一面“水鑒”,并令增建一門,上懸“水鑒公署”四字橫匾,以激人勵己:秉政應鑒之碧水蒼天。從此,蓮池成了達官貴人云集的場所,“水鑒公署”也成了蓮池的別稱。</p><p class="ql-block">到了清代,興建了蓮池書院,一時間人才濟濟,揚名中外。蓮池又辟為皇帝的行宮,皇帝多次出游駐蹕。古蓮池幾經(jīng)修建,達到了極盛。園內(nèi)瓊樓玉閣,典籍文物,珠璣珍玩,以及奇花異卉,仙禽靈獸,畫舫樓船,芙蕖香荷,盡托于山山水水之間,交織成畫,交織成詩。山、水、樓、臺、亭、堂、廡、榭參差錯落,組成了著名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稱。</p> <p class="ql-block">蓮池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劉勝墓全長約52米,最寬處約38米,最高處約7米,由墓道、車馬房、庫房、前堂和后室組成,竇綰墓和劉勝墓的形制大體相同。兩墓的墓室龐大,隨葬品豪華奢侈,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絲織品等遺物1萬余件,其中包括"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著名器物。滿城漢墓的發(fā)掘(包括陵山主峰南坡18座小型陪葬墓,待發(fā)掘),為研究西漢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件科學技術(shù)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酉陽縣的冉景國戰(zhàn)友〈原坦克團政委滿城武裝部政委)及家屬一直陪同我們游覽完漢陵,并在景區(qū)內(nèi)的漢府衛(wèi)央宮;訂了一桌豐盛的午餐。感謝景國戰(zhàn)友及夫人的盛情款待!</p> <p class="ql-block">雄安新區(qū)(Xiong'an New Area ),為河北省管轄的國家級新區(qū) ,地處于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區(qū)包括雄縣、容城縣、安新縣三縣及周邊部分區(qū)域, 起步區(qū)面積約100平方千米,中期發(fā)展區(qū)面積約200平方千米,遠期控制區(qū)面積約2000平方千米。 截至到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雄安新區(qū)常住人口為1205440人。</p><p class="ql-block">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通知,決定設立國家級新區(qū)河北雄安新區(qū)。 雄安新區(qū)位于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沖積扇上,屬太行山麓平原向沖積平原的過渡帶。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 有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溝引河等河流過境,白洋淀位于境內(nèi)。境內(nèi)有京雄城際鐵路、津雄城際鐵路、固保城際鐵路和京石城際鐵路等過境,有G18榮烏高速公路、G0211津石高速公路、G45大廣高速公路、S7津保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等高速橫貫全境。 2019年8月30日,雄安新區(qū)設中國(河北)自由貿(mào)易試驗區(qū)雄安片區(qū)。 2019年12月,雄安新區(qū)入選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qū)。</p><p class="ql-block">2019年,雄安新區(qū)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為215億元。</p> <p class="ql-block">白洋淀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第一大內(nèi)陸湖,總面積366平方公里,南距石家莊189公里,北距北京162公里,東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匯集了上游自太行山麓發(fā)源的9條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3700多條溝渠、河道連接的146個大小湖泊群,湖群中島嶼和湖畔分布有36個村莊。湖中除了溝渠中可以行船,秋季蘆葦收獲后,淀水一片汪洋。夏季蘆葦密集,水道形成葦墻中的迷宮,其景色非常獨特、宜人,因此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p><p class="ql-block">著名人物有小兵張嘎等。</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總督駐此,至清朝滅亡(1911),直到清亡后廢止,歷經(jīng)182年,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歷史內(nèi)涵十分豐富,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74位,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民國年間是直系軍閥曹錕的大本營??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曾是日偽和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之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駐此。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攝成應旭</p><p class="ql-block">1966年重慶黔江入伍,服役于339團炮三連。</p> <p class="ql-block">受老班長成應旭囑托,將老班長們千里之行拜訪戰(zhàn)友的影集匯編成美文。由于不是身臨其境,好多地方也未成去過,難免張冠李戴,文不配圖歡迎批評指正。</p><p class="ql-block"> 汾水</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