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歡慶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2周年來臨之際,長治市上黨區(qū)西申家莊黨總支全體黨員為"回顧黨的艱苦歷程,追尋黨的光輝足跡”。赴湖南省長沙市對毛澤東主席故居和劉少奇主席的故居進行了紅色之旅學習再教育活動。</b></p> <p class="ql-block">《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主席在橘子洲頭湘江岸邊所寫的一首詞。該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p> <p class="ql-block"><b> 游 橘 子 洲</b></p><p class="ql-block"><b> 橘子洲,位于長沙市區(qū)中湘江的江心,是湘江下游眾多沖積沙洲中面積最大的沙洲,被譽為“中國第一洲”。這個橘子洲是又名水陸洲,西望岳麓山,東臨長沙城,四面環(huán)水,綿延十多里。它最窄處橫約40米,最寬的地方有140米,形狀是一個長島,是長沙的重要名勝之一,也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和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b></p><p class="ql-block"><b>望著:"抒發(fā)了心憂天下,救國救民的壯志豪情,橘子洲也因此而名聲大震。</b></p><p class="ql-block"><b> 洲以人傳,詩壯名城。望之若殆時不相連,如今也演變成一串長島,上面叫做牛頭洲,中間是水陸洲,下方是傅家洲。</b></p><p class="ql-block"><b>? 橘子洲外以盛產(chǎn)美桔而得名,湘江水流平緩,河床寬闊,由于下流受洞庭湖水的頂托的因而形成綠洲片片,橘子洲久負盛名,春來,明光瀲滟,沙鷗點點;秋至,柚黃橘紅,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風戲雪,是瀟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b></p> <p class="ql-block"> 沁園春·長沙 </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 一九二五年</p><p class="ql-block">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p> <p class="ql-block"><b> 一、毛主席故居韶山</b></p> <p class="ql-block"><b> 毛澤東同志故居,原稱上屋場、中國人民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舊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鄉(xiāng)韶山村;整體坐南朝北,屬土木結(jié)構(gòu)“凹”字型典型建筑,總占地面積566.3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72.92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毛澤東同志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間,東側(cè)為毛家宅院,共14間;西側(cè)為鄰居宅院共5間;廳屋兩家共用,現(xiàn)門額為鄧小平同志手跡。毛澤東于此誕生并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通過觀展學習教育對全體黨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有著極其重要意義。</b></p> <p class="ql-block"><b> 二、毛主席銅像廣場</b></p><p class="ql-block"><b> </b>來到毛澤東銅像廣場,全體黨員對毛主席的銅像敬獻了花藍,瞻仰了偉人風采,向黨重溫入黨誓詞,仔細傾聽導游講解,感悟偉人情懷。</p> <p class="ql-block"><b> 三、劉少奇展覽館</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劉少奇故居紀念館非常重視陳列展覽的教育性、觀賞性和參與性。劉少奇生平業(yè)績展充分運用了景觀、影視、復制場景、浮雕、聲光電等現(xiàn)代化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采用生平加專題的形式,充分展示劉少奇在工人運動、白區(qū)工作、經(jīng)濟建設、黨的建設等方面的豐功偉績,再現(xiàn)了一代偉人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風采。</b></p> <p class="ql-block"><b> 四、劉少奇故居</b></p> <p class="ql-block"> 湖南劉少奇故居位于中國湖南省寧鄉(xiāng)縣花明樓炭子沖。1898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生于此,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故居在一座蓋有茅草的柵欄門內(nèi)的四合院中。為土木結(jié)構(gòu),泥磚墻上粉飾著糠殼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門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后是山巒。劉少奇1916年去長沙讀書以后,寒暑假回家居住。1961年5月,他回家鄉(xiāng)進行調(diào)查研究工作時,曾在此居住一周。文化大革命期間,故居被毀壞。1980年對故居按原樣進行了修復。當年的臥室、書房、開調(diào)查會的橫堂屋內(nèi)展出了實物、照片數(shù)百件,重新對外開放,供人瞻仰參觀。 追尋偉人走過的艱苦歷程,</p> <p class="ql-block"><b> 感 謝 您 的 關(guān) 注</b></p><p class="ql-block"><b> 山西 長治 西申家莊黨總支宣</b></p><p class="ql-block"><b> 二0二三年七月一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