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冷藏塔,古代伊朗人的冰箱。</p> <p class="ql-block"> 一顆五千多年的柏樹,至今仍然枝繁葉茂郁郁蔥蔥。</p> <p class="ql-block">abarkooh村,伊朗紙幣上的一款圖案就取之于此。</p> <p class="ql-block"> 在去往亞茲德的途中遇到的小景點,在逆光照射下,看上去像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鷹。</p> <p class="ql-block">多拉特風(fēng)塔花園是作為波斯花園入選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景點。始建于18世紀(jì)中葉,風(fēng)塔高33米,呈六角形,有伊朗最美風(fēng)塔之稱,也是伊朗最高風(fēng)塔?;▓@是亞茲德最大花園,曾經(jīng)是卡里姆汗的住所,花園里的小樓,建于1750年,有著復(fù)雜的柵格結(jié)構(gòu)和精美的彩色玻璃窗。</p> <p class="ql-block">聚禮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亞茲德古城始建于五世紀(jì),為伊朗拜火教最大中心,直至今日圣火依然在燃燒不息。城中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風(fēng)塔,有風(fēng)塔之城的美譽。古城的巷子蜿蜒曲折,許多是愷加王朝的建筑,黃色的磚塊和泥土,最長達(dá)七千多年的歷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13世紀(jì)曾經(jīng)是中東地區(qū)最重要的貿(mào)易集散地。在薩法維王朝時期由盛轉(zhuǎn)衰,直到20世紀(jì)中葉一條鐵路將亞茲德和德黑蘭連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拜火教,我國稱之為祆xian教。起源于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中亞地區(qū)。至今全球仍有10萬教圖,主要分布在伊朗東部和印度西部,他們信奉善惡對立的宇宙觀,棄惡取善的社會觀,善必勝惡的來世觀;他們推崇三善,善思、善言、善行,久之成為了波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 恰赫馬克廣場是亞茲德的地標(biāo)建筑,兩個尖塔直插云天,園拱形建筑極具地方特色。廣場前有草地和水池,供人們休閑娛樂。</p> <p class="ql-block"> 鴿子塔為鴿子專門建造的房屋。</p> <p class="ql-block"> 納因小鎮(zhèn),在從亞茲德去往伊斯法汗的途中,來到了這個小鎮(zhèn),位于沙漠戈壁地帶,當(dāng)?shù)厝藶榱硕惚茱L(fēng)沙和炎熱,掘地而居,據(jù)說已經(jīng)有三千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汗是伊朗的第三大城市。人口92萬多,以波斯人為主,有少數(shù)突厥人、庫爾德人和亞美尼亞人。她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始建于公元前4世紀(jì),多次成為了首都,薩法維王朝時期處于全盛時期。現(xiàn)在是伊朗的工業(yè)旅游城市,有鋼鐵、石油、化工、水泥等門類,伊朗的主要核設(shè)施就在這里。還有眾多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伊瑪目廣場,原名國王廣場。1979年伊斯蘭革命后改為伊瑪目廣場,是僅次于天安門廣場的世界第二大廣場,是當(dāng)時薩法維國王檢閱軍隊和觀看馬球的場所。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廣場于1602年開始修建,長560米,寬160米,有寬大的噴水池,草地和花圃,西面有王宮門樓,南面有伊瑪目清真寺,東面是謝赫羅特佛拉長老清真寺。過去是國禮拜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四十柱宮建于1647年,是阿巴斯二世處理國事和接見外國使節(jié)的地方,它并非實有40根柱子,因為宮殿門廊上的21根大柱倒映在門前清澈的池水中,仍佛又出現(xiàn)了20根柱子,故得名“四十柱宮。</p> <p class="ql-block"> 謝赫羅特佛拉清真寺是以阿巴斯大帝岳父(黎巴嫩著名什葉派學(xué)者)命名的,建于16世紀(jì)初期。該清真寺有兩大特點,一是清真寺沒有庭院和宣禮塔,據(jù)說原因是清真寺僅供皇室內(nèi)部使用,所以不需要;二是清真寺穹頂外部的顏色會隨著太陽光線變化,到傍晚會逐漸變成粉紅色。</p> <p class="ql-block"> 伊瑪目清真寺又稱“馬斯吉迪·賈米伊·阿巴斯”或“國王清真寺”,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磚鑲嵌而成,其外形為壁競式的正門面向正北。清真寺的大門是鍍銀的,正門高達(dá)30米,門上寫有許多詩文,由當(dāng)時著名書法家用美麗的波斯文納斯塔利克體書寫。伊瑪目清真寺始建于1612年阿巴斯一世時期,1638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 哈鳩大橋始建于1660年,是阿巴斯二世仿三十三孔橋所修建的,所以兩座橋的造型和外觀十分相似。不過它沒有三十三孔橋長,只有132米、12米寬、21個橋孔,但是也許因為是國王所建,因此顯得更為精致,看上去也更漂亮。橋的中央還建有一座凸出的小閣樓,曾是專門供宮廷王室休息看風(fēng)景的地方,而橋兩頭還分別立著一座圓渾的石獅子,據(jù)說晚上的時候,獅子的眼睛是會發(fā)光的。</p> <p class="ql-block"> 阿比亞奈古村是一個存在1500多年歷史的小村落,位于德黑蘭南部約300公里,為伊朗知名古村之一,毗連伊斯法罕省納坦茲市。</p> <p class="ql-block"> 塔巴塔巴依古宅,建于19世紀(jì)末期,主人是遠(yuǎn)近聞名、富甲一方的伊朗大商人賽義德·塔巴塔巴依。</p> <p class="ql-block"> 蘇丹浴室</p> <p class="ql-block"> 布魯杰爾迪古宅的主人是一位波斯商人,花了18年時間建成,已有130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費恩庭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曾經(jīng)是國王的園林。</p> <p class="ql-block"> 風(fēng)云變幻,朝代更迭。一轉(zhuǎn)眼,五千年過去了!帝王將相你爭我奪, 英雄毫杰東爭西戰(zhàn),到頭來,一切都付諸笑談了。盛時奢糜無度,衰時灰飛煙滅,留得那些殘垣斷壁。中國歷史如此!世界歷史又何不如此?</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續(xù)還有第三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