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長:</p><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 作為家長,大家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期望孩子健康成長,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有一個幸??鞓返娜松?lt;/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心理健康這個話題廣受關注,維護心理健康對孩子及整個家庭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過后,許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了一定的顯現。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面對生活和事業(yè)的雙重壓力,會面臨各類心理困惑,孩子們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暑假即將來臨,在暑假期間孩子們離開了學校的管理、老師的關心、同學的陪伴,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增多,需要家長們注重對孩子以下方面的教育和引導。</p> 生命安全 <p class="ql-block"> 生命只有一次,但是中小學生因學業(yè)問題、矛盾沖突等問題放棄自己生命的悲劇時有發(fā)生,部分中學生還形成了以自殘、自傷為潮流的扭曲審美。相信這樣的悲劇是社會、家庭、學校都不愿看到的。因此對孩子們生命安全的教育引導非常必要而且迫切。</p><p class="ql-block"> 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學習成績、比賽結果遠沒有孩子的生命健康重要,爸爸媽媽也不會因為孩子的某一次犯錯而不愛自己的孩子。那么在暑假里,家長還可以怎樣對孩子進行生命安全教育呢?</p><p class="ql-block"> 1.與孩子分享媽媽懷孕過程中的不容易,如:媽媽懷孕時的身體反應、日?;顒又杏心男┎环奖?,感受孕育生命的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2.家長與孩子一起翻看孩子小時候的照片與視頻,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長變化。</p><p class="ql-block"> 3.分享孩子小時候生病或受傷時家人是怎樣照顧的,讓孩子體會家長付出的心血。</p><p class="ql-block"> 4.親子共同觀影《親愛的》,分享感受與體會。</p> 自我意識 <p class="ql-block"> 自我意識的影響著人格的形成,也影響著兒童的社會理解能力,是孩子探索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人、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等人生課題。</p><p class="ql-block"> 小學生接受了正規(guī)學習后,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自我評價的獨立性開始發(fā)展,對行為的評價也開始轉向內在品質,并且自我評價體和客觀。但是還是較多的以他人的評價和與他人的行為進行對照的。根據其發(fā)展特點,以下幾點進行引導。</p><p class="ql-block"> 1.在生活中多引導孩子自己評價自己,階段性的反思總結,提高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2.給孩子樹立正向的榜樣,在電視或生活中要教導孩子哪些行為是應該學習的,哪些行為是不可取的。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慢慢的意識到自己那些該做,那些不能做,也會形成一定的社會認識這樣對其的自我意識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p><p class="ql-block"> 3.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多與同齡伙伴交往。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兒童心放棄“自我為中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關心理解他人的事情,他們在這過程中慢慢的也就學會了控制自己,寬容他人,從新認識評價自己,調整自己的言行,從而跟同伴更好的相處。</p><p class="ql-block"> 4.當孩子與同伴發(fā)生矛盾時,是孩子自我意識培養(yǎng)的好時機。兒童的自我意識就是借助一次次的誤會,爭吵,和好,共享得到不斷的發(fā)展的。所以不要因為孩子和同伴發(fā)生矛盾過度反應,禁止孩子以后和他交往,而是要讓孩子在矛盾的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學會和別人相處。</p><p class="ql-block"><br></p> 情緒調試 <p class="ql-block"> 孩子處理情緒問題的方法常常深受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是一個情緒穩(wěn)定、自我調節(jié)情緒能力較強,那么他的孩子往往也能成為情緒的小主人,不會經常因為小事而暴怒,因為在父母身上孩子學到了處理情緒的方法,另一方面,父母穩(wěn)定的情緒也能和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所以,所謂家長,我們要注意:</p><p class="ql-block"> 1.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要把工作、家庭生活中的負面情緒發(fā)泄給孩子。</p><p class="ql-block"> 2.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關注孩子的情緒,包容孩子的情緒問題。</p><p class="ql-block"> 3.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可以通過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做一些喜歡的事)、合理宣泄(運動、畫畫、傾訴、寫日記)等方法調整孩子的情緒。</p><p class="ql-block"><br></p> 人際交往 <p class="ql-block">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沒有人可以脫離社會獨自存在,對人際關系有一種積極的、全面的認識是良好交往的基礎。家長的待人處世態(tài)度對孩子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觀有重要影響。家長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促進孩子人際交往能力。</p><p class="ql-block"> 1.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父母對孩子關心、體貼,使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暖,那么,就較易使孩子形成積極的交往意識,善于發(fā)現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點或長處。</p><p class="ql-block"> 2.家長在鄰里生活中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誠相待,關心他人,這些良好的交往品質往往給孩子樹立起鮮明的榜樣形象,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有重要的導向價值。</p><p class="ql-block"> 3.在孩子與同伴發(fā)生矛盾沖突時,自己的情緒要先穩(wěn)定下來,理智客觀的處理問題。引導孩子梳理在實踐中自己做的不對的地方,嘗試理解對方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無論何時,家校共育都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在暑假來臨之際,學校呼吁各位家長平時一定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們內心充滿陽光,快樂健康的長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