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郭緒忠 張佩民</p><p class="ql-block">圖:朱虹 黃果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擁抱歸來</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正值炎熱的夏天,我們從萬三中這個鳥巢飛向未知的天空。同樣的夏天,我們高73級1班35位同學(xué)從全國各地歸來,只為了做一件事:紀(jì)念高中畢業(yè)50周年。人說,告別是為了再見。50年不見,等待也太久遠(yuǎn),不可思議的是,從熟悉到陌生,用了50年,從陌生到熟悉,只用了片刻。雖然歲月的磨礪,讓人面目全非。但從6月23日踏進(jìn)賽菲爾酒店的那一刻,熱烈地?fù)肀诨藭r光的隔離拉進(jìn)遙遠(yuǎn)的距離。不論你來自上海、武漢、成都、重慶,還是臺灣、北京。當(dāng)匯集在報到簽字臺前的那一刻,流下的只有熱淚,余下的只有嘆息。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輕飄的蟬翼負(fù)重前行,只有展翅,就是高飛。停下,是為了給生命加油,這就是我們相聚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二、重返母校</p> <p class="ql-block"> 母校,和母親一樣,是孕育生命的搖籃。1973年,我們55位學(xué)子在這里接受高中教育,從這里走向社會。2023年,我們從天南海北歸來,接受母校的檢閱。6月24日上午,萬三中敞開大門,魏國書記和易彬彬副校長早已恭候在此,“魂牽夢縈求學(xué)地,重返母校話真情”的大幅標(biāo)語迎向我們,讓我們受寵若驚,倍感親切。母校的盛情讓我們明白:母校就是歸巢,母校就是根源,母校就是我們的家。</p> <p class="ql-block">三、長江吟唱</p> <p class="ql-block"> 長江,總是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平湖游把同學(xué)們帶進(jìn)如夢如幻的山水間。品茗中,訴不盡的同窗情,聊不完的新鮮事,歌聲、笑聲、掌聲,整條游船成了歡樂的海洋,大家徹底放飛自我,讓山水記住這難得的盛會。 </p><p class="ql-block"> 我們演繹的是青春時代,我們唱頌的是激蕩歲月。濤聲依舊,成為我們吟唱生命的伴奏,成為我們呼喚青春的和聲。</p> <p class="ql-block">四、擊鼓傳情</p> <p class="ql-block"> 6月25日上午,萬三中高73級1班畢業(yè)50周年由《光陰的故事》拉開序幕,這首歌傳遞出時光逝去的無可奈何,也表達(dá)了我們分離50年的傷感與悲情。接后綿綿細(xì)說的《老師我想你》,使我們深知為人師表的光榮與奉獻(xiàn)。隨后同學(xué)們自發(fā)的才藝表演讓聯(lián)歡會進(jìn)入高潮,特別是陳建軍同學(xué)的白話聊齋,更把我們帶回到50年前的流金歲月,一件件荒唐事,一幕幕惡作劇,仿佛就在昨天,令人忍俊不住,啼笑皆非。大量學(xué)子時的秘密和不堪都置身于光天化日之下,頑皮時候。搞笑成為如今的笑柄。通俗的擊鼓傳花不是用來娛樂,而是用來傳情,傳遞同學(xué)50年的離愁別緒。每一輪傳遞,都是每個人情緒的宣泄。聯(lián)歡會在《今夜無眠》的舞曲中收尾。當(dāng)晚,35位同學(xué)都陷入失眠狀態(tài),或許,是因?yàn)槭湃r光的回憶,是由于逝去師生的竊竊私語。</p> <p class="ql-block">小合唱《老師我想你》</p> <p class="ql-block"> 道一聲再見,同窗情是前世修來的緣!相約,展望,期待,10年,20年,30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