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足跡印墨寶 妙語映丹青</b></p><p class="ql-block">——走馬觀花北疆行</p> <p class="ql-block">2023年初夏,</p><p class="ql-block">來了一場久違的北疆快閃。</p><p class="ql-block">——“久違”,因三年新冠延誤了行程;</p><p class="ql-block">——“快閃”,走馬觀花將足跡變成字跡、將語言轉成相冊......</p> 看新疆版圖,所謂“<b>三山夾兩盆</b>”,由北向南,依次是阿爾泰山山脈、天山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一道橫亙的天山山脈,讓兄弟般的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俯仰之間,世代遙望。<br> 故此,天山以南為<b>南疆</b>,天山以北為<b>北疆</b>。 <p class="ql-block"> 北疆與南疆截然不同的是:<b>北疆意味著草原文化,意味著高山和草原,意味著喀納斯和喀拉峻大草原</b>;南疆則意味著農業(yè)文明,意味著塔克拉瑪干沙漠和一望無垠的茫茫戈壁。<br></p><p class="ql-block"> 正所謂“南疆風情,北疆風景”。<br></p> <b>一、伊犁 天山花海——塞外江南花為媒</b> “走馬觀花”,第一項自然就是“觀花”。<br>...... 如果錯過了杏花期的素雅、又沒趕上薰衣草的夢幻,那么就不能再無視牡丹芍藥的雍華富貴。 被譽為“塞外江南”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域,“以花為媒”,營造了以杏花、薰衣草、芍藥等為主題特色的賞花經(jīng)濟和各類花卉深加工產(chǎn)品。 <b>二、喀拉峻草原——芳草萋萋,繁花似錦</b> 在哈薩克語中,喀拉峻草原,意為“<b>山脊上的莽原</b>”。 大自然鬼斧神工,喀拉峻草原的藍天白云、皚皚雪山與起伏草原,在天地間舒展出一幅寧靜的畫卷,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心靈上的凈化。 初夏時節(jié),山野間碧草茵茵,繁花點點。 “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到了喀拉峻大草原才知道,蒲公英的花竟開得如此脫俗。 誤人子弟的小學課本上,蒲公英從來只有它隨風飄逸的形態(tài)。 草原,對于我們,是期待、是誘惑。對牧民,是平淡的幸福和安逸。 草甸子上,啤酒+擼串,同樣是美食的頭牌標配 “ 無邊綠翠憑羊牧,一馬飛歌醉碧霄?!? <b>三、賽里木湖——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b> 賽里木湖,位于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北天山山脈中,湖面海拔為2071米,湖泊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總面積約為453平方公里。<br> 賽里木湖,古稱“<b>凈海</b>”,是中國唯一一座<b>封閉型高山湖泊</b>(不與其他江、河、湖、海相連通),是新疆面積最大、海拔最高、儲水最多的湖泊。<br> 賽里木湖區(qū)域,主要是有大西洋的西風帶攜帶了大西洋的水汽,一路從歐洲西部往東,到達我國西北部的天山山脈地區(qū)。 由于受到天山山脈的地形抬升,水汽上升冷卻凝結,形成地形雨,最終降落到了賽里木湖周邊,并流進湖泊中。因此,人們把賽里木湖稱為“<b>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淚</b>”。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賽里木湖水,養(yǎng)育著周邊多個民族的牧民。 在蒙語中,賽里木意為“<b>山脊梁上的湖</b>”;<br>突厥語,賽里木為“<b>平安</b>”之意;<br>哈薩克語,賽里木是“<b>祝福</b>”的意思。 民族多,傳說就多、故事就多......<div>關于賽里木湖的傳說也有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有三個:</div> <b>第一個傳說</b>:<div> 據(jù)傳,在寬闊的草原上,有一個美麗的姑娘 <b>切丹</b>,和一個蒙古族青年 <b>雪德克</b> 兩情相悅,彼此深愛。他們每天牧馬放羊,徜徉在綠草鮮花中,生活愜意,愛意滿滿。</div><div> 沒想到,有一天,草原上一頭惡魔盯上并垂涎切丹的美色,就擄走了切丹,關進了魔宮。后來,切丹拼命逃出魔宮,在惡魔追趕的途中不幸墜入一處深潭之中。聞訊趕來的雪德克來到深潭,見到愛人逝去,悲痛欲絕,也直接跳下深潭。</div><div> 瞬間潭水波濤滾滾,迅速蔓延萬里,深不可測,湖面<b>兩只雪白的天鵝</b>游弋水中,形成的湖被稱為賽里木湖。</div><div> 傳說,賽里木湖就是這對戀人的眼淚幻化而來。</div> <b>第二個傳說</b>:<div> 很久很久以前,賽里木湖僅僅只有井口般大,雖然不大,但確是方圓百里所有牧民的水源地。</div><div> 有一年天下大旱,這口井也幾乎干涸。一天,牧民的兒子<b>賽里</b>和女兒<b>賽木</b>早上來到井邊打水,看著干涸的枯井,他們跪下祈求上神能給牧民帶來充足的水源。這時,天邊飛來兩只白色的天鵝,對他們說,如果需要充足的水源,需要他們兩個跳下深井,以身祭天,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水源出現(xiàn),他們兩個也將變成天鵝。</div><div> 兄妹兩個相互看了一眼,毫不猶豫跳了下去,這口井瞬間變成了一片巨大無比、清澈透底、深藍深藍的湖水。兄妹兩個也瞬間變成了<b>兩只美麗的白天鵝</b>,永遠陪伴著這清澈的湖水。</div><div> 當?shù)厝藗優(yōu)榱思o念塞里和賽木,就把這里叫做賽里木湖。</div> <b>第三個傳說</b>:<div> 當?shù)匾粋€美麗的哈薩克姑娘,愛上了一個家境貧窮的青年,兩人相親相愛,但是因為姑娘的父母嫌棄青年貧窮,一直不答應他們結婚,最后這對戀人私奔出走。</div><div> 私奔途中,姑娘家一直派人追趕。兩人來到一處湖泊時,已經(jīng)無路可走,最后兩人相擁跳下湖泊,殉情而死。原本不大的湖泊瞬間變大數(shù)倍,深不見底。<b>兩人也變成天鵝</b>,游弋在湖中相親相愛永不分離。</div><div> 為了紀念和祝福這對戀人不離不棄,這座湖就被稱為賽里木湖。哈薩克語,賽里木就是“祝?!敝?。</div> <b>四、喀納斯 禾木——人間仙境、神的花園</b><br> 北疆的布爾津河主要支流就是喀納斯河,河的上源就是<b>喀納斯湖</b>。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在喀納斯河流域內,有成吉思汗西征時曾經(jīng)的點將臺,有蒙古族<b>圖瓦人</b>散居湖畔的禾木木屋村落。 圖瓦人,是一個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民族,是清末準噶爾部蒙古軍隊遺留在阿爾泰地區(qū)士兵繁衍的后代。 史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軍擊潰準噶爾部蒙古軍隊后,圖瓦人歸屬滿清統(tǒng)治。 藝術家筆下的圖瓦人 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的圖瓦人 現(xiàn)在,阿爾泰山密林深處的喀納斯湖區(qū),生活著大約兩千名圖瓦人。 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音樂,信奉藏傳佛教,有原木壘起的木屋,散布在湖畔的禾木村落中。 圖瓦人的年輕一代 看炊煙裊裊、聽小橋流水、聞奶酒飄香,原始的生活方式讓古樸的村落像喀納斯湖一樣充滿神秘色彩。 那成片的木屋一直讓人納悶:為什么圖瓦人沒有將當年蒙古軍隊的蒙古包“發(fā)揚光大”,卻在這深山老林壘起小木屋來。而且現(xiàn)在即便見到的也不能叫“蒙古包”,而稱“<b>氈房</b>”——并僅僅是供游客旅居而已? 后來才明白,那叫“宣示”——“老子來這兒定居啦!”——從“游民”(游牧民族)轉型為“居民”(牧漁獵轉向農耕)的標志。 見到木屋也別以為禾木就是木?!昂棠尽笔钱?shù)卣Z言音譯,意為“黑熊后背上的一塊肥肉”。 極寒地區(qū)游牧民族,總是將“肥肉”視為上等佳品。因此我們知道,為何油潤度很高的和田玉,被稱為“羊脂玉”…… 新疆特色食品,除了擼串,還有馕(是波斯語音譯,意為面包)。來新疆不吃馕,就別說喜歡新疆美食,更別說了解新疆文化。實際上,新疆的“馕文化”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所以,別以為囊只是一種餅,實際上它的外形可做出大小各種花樣。馕,不僅可以直接吃,還可以炒制、煮食等,有多種吃法。 <b>五、五彩灘——雅丹地貌的奇葩</b> 五彩灘,位于北疆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境內,地處額爾齊斯河北岸。 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內陸河流。 河流北岸屬雅丹地貌的巖石,因含有礦物質的不同,在落日時分的陽光照射下,色彩斑斕,顯現(xiàn)以紅色為主,間以綠、紫、黃、白、黑的五種過渡色彩。 五彩灘與對岸蔥郁青翠的河谷風光遙相輝映,可謂“一河隔兩岸,自有兩重天”。 <b>六、天山天池——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chǎn)</b> 天山天池,2013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天池, 在昌吉州阜康市境內,位于被稱為北疆準噶爾盆地“守護之神”的<b>博格達峰</b>下的半山腰上。 天池湖面海拔約1910米,是古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湖水面積4.9平方公里。 天池,古稱<b>瑤池</b>。<div> 史載,唐太宗時曾在博格達峰下設立過“瑤池都護府”;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新疆都統(tǒng)(明亮)也曾到博格達山天池勘察地形,開石引水。</div> “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 <b>天山天池</b>,占有了一個神話般的名字,但與分分鐘可以驚艷到你的新疆其他山水比,這里似乎顯得平庸了許多...... <font color="#167efb"> 新疆那么大,風景風情輪番看,百看不倦;</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疆那么遠,遠到無法路過,去了就是終點。</span><div><font color="#167efb"> 去前準備行程,到了后永遠有意外在前面;</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回來準備攻略,寫著寫著發(fā)現(xiàn)不停地有故事在后面。</span></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新疆,是一個下一季永遠值得再去的地方,是一個明年還想去的地方,是一個今生必定要再去的地方 ......</font></div><div><br></div><h5><font color="#9b9b9b"><b>( 2023年 6月 · 深圳 )</b></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font color="#9b9b9b">————————————————</font></div><font color="#9b9b9b">回顧我的</font><b style=""><a href="http://www.zit.org.cn/2i1013lx?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南疆 · 印象》</a><font color="#9b9b9b"></font></b><font color="#9b9b9b">(2019-11)</font></h3>